-
公开(公告)号:CN11932423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337672.1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嘉兴) ,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4/66 , H01M4/80 , H01M10/052 , C25D3/38 , B23K26/382 , C23C16/455 , C23C14/35 , C23C14/14 , C23C14/16 , C23C14/24 , C23C18/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孔轻质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绝缘支撑层的两面沉积形成金属纳米活化层,以得到第一复合集流体;在第一复合集流体的两面沉积形成铝或铜的金属镀层,以得到第二复合集流体;在第二复合集流体上激光打孔,成型多个上下贯通的通孔,以得到多孔轻质复合集流体。该方法所得集流体为多孔轻质的五层的“三明治”结构,有利于提升电极材料的电导率,安全性能和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23913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352261.5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嘉兴)
IPC: H01M4/64 , H01M4/66 , H01M4/70 , H01M4/04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电池及其用电设备,包括塑料基底、位于所述塑料基底两侧的第一过渡层和第二过渡层,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渡层和所述第二过渡层一侧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塑料基底的两侧分别设置连续的锯齿结构,如此,提高塑料基底和第一过渡层及第二过渡层之间的结合力,如此,提高塑料基底和第一过渡层及第二过渡层之间的结合力,有利于保持金属镀层在电解液中的界面稳定性,适配电池实际运行工况;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远离所述塑料基底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凸起结构;如此,提高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与对应的材料的结合力,优化锂金属沉积、导电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6725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22292.0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4/66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定向结构无负极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化学装置。定向结构无负极电极包括:集流体;至少覆盖集流体一侧表面的复合界面层;复合界面层包括:含锂无机物界面层,至少设置于集流体的一侧表面;有机物界面层,设置于含锂无机物界面层背离集流体的一侧,有机物界面层分散或连续的设置多个内凹部,内凹部自有机物界面层背离含锂无机物界面层的表面延伸至含锂无机物界面层。含锂无机物界面层可加快锂离子在平行于电极表面方向的运输,改善锂形核和生长行为,促进形成规整垛状的锂沉积,改善锂沉积界面的环境。内凹部可限制锂生长的形貌,有效的保证锂在内凹部内均匀的生长,使负极电极的界面稳定性得到保障,延长无负极电池的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31287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113588.2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nventor: 廖湘标
IPC: H01M10/0587 , H01M10/0525 , H01M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负极电池、制作方法及其用电设备,包括叠层或卷绕设置的在复合集流体一侧表面的正极材料层以及隔离膜的复合结构;所述复合集流体包括绝缘塑料膜、正极导电层以及负极导电层;所述绝缘塑料靠近所述正极材料层一侧为所述正极导电层;如此,一方面采用复合集流体、无需涂覆负极,简化电池极片制作和卷绕工艺;另一方面,由于采用材料轻质复合集流体和无负极方案,大幅度提高电池体积和质量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33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86220.X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5 , G16C60/00 , H01M10/0525 , H01M10/42 , G01N3/08 , G01N3/06 , G06F111/1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研究领域,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冲击失效的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前处理软件创建锂离子电池的有限元模型,将精细的极片三明治结构简化为单层的等效极片;通过面内拉伸测试和面外堆叠压缩测试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等效极片输入了混合的拉伸‑压缩本构模型和应变基的失效模型,数值模拟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工况,并标定材料模型参数;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和负极采用FE‑SPH自适应方法建模,隔膜和铝塑膜采用有限元方法建模,通过准静态或低速挤压实验的力‑位移曲线校核该数值方法;基于此,采用FE‑SPH自适应方法构建的数值模型仿真高速冲击载荷下锂离子电池的失效行为;如此,可高保真地模拟锂离子电池冲击失效的力学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817379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02677.7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嘉兴)
IPC: H01M4/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明治结构复合集流体及其制作方法,通过对基膜物理/化学处理得到反应初始位点;将单体在所述反应初始位点进行接枝得到第一有机层和第二有机层;在所述第一有机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层上进行镀膜,得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如此,通过物理/化学改性方法得到的有机层提高了基膜与导电层之间的界面结合力,解决了层间分层的问题,导电层不易脱落,确保集流体的电性能,提高集流体的稳定性,同时具有耐电解液腐蚀特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