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5755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211371111.4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00 , C02F1/463 , C02F1/78 , C02F101/3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初期雨水和城市溢流污染的电絮凝耦合臭氧催化氧化快速净化水处理装置及运行方法,该一体化装置内部多对片状电极平行放置,电极下方为催化剂层,在催化剂顶部设置格网固定催化剂,底部用承托架支撑,承托架下端配有曝气装置。基于本发明,电絮凝产生的絮体可以高效去除雨水中的悬浮物及其表面的非溶解态污染物,同时其阳极产物能够协同固相催化剂催化臭氧分解产生·OH,提高对溶解性COD和氨氮的催化臭氧氧化去除效果,具有占地面积小、设备构造简单、易于维护等优势,能够实现初期雨水中悬浮物、有机物和氨氮的同步快速去除,提供了面向初期雨水和城市溢流污染净化的一体化装置系统及运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98668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068739.1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72 , C02F10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制药尾水原位电芬顿自氧化电活性膜深度净化方法。本发明采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前驱体热解和盐酸刻蚀方法制备得到铁基单原子碳材料,通过真空负压法将单原子材料负载在陶瓷膜表面制备得到电活性膜,利用电活性层中碳基质上锚定大量分散的铁原子,形成铁‑碳‑氯不饱和配位的电子结构,避免了金属溶出的现象,克服了电芬顿中铁离子还原受限的问题,并作为催化活性位点向外提供电子强化阴极电子转移特性,促进氧气的吸附和活化,加快羟基自由基的产生,同时耦合膜分离过程提高电芬顿氧化的传质效率,实现原位电芬顿自氧化制药尾水的高效去除,减缓膜污染因子产生,在制药废水深度处理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215492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10921579.X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9/00 , C02F1/72 , C02F1/78 , B01J23/34 , B01J23/745 , B01J23/75 , B01J23/755 , B01J23/83 , B01J23/889 , C02F101/30 , C02F103/34 , C02F1/46 , C02F1/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制药废水残留药物去除的电絮凝‑臭氧催化氧化‑陶瓷膜耦合水处理技术。本发明阳极采用铁片,阴极采用铁电极、不锈钢电极、碳基气体扩散电极铁、磷掺杂石墨烯电极,以CuMn2O4、CuFe2O4、MnFe2O4等粉体催化剂和赤泥负载铈、CuMn2O4负载型催化剂、MnO2‑Co3O4负载型催化剂等负载型催化剂作为高效催化臭氧分解催化剂,用于促进臭氧分解成·OH,提高臭氧利用率,强化制药废水残留药物的降解、脱毒与矿化;采用陶瓷膜完成泥水分离;电絮凝与臭氧催化氧化工艺能够通过絮凝、臭氧氧化和臭氧催化氧化等作用显著缓解膜污染,维持系统长效运行,实现制药废水尾水中残留药物高效去除,达到水质净化和再生回用的目的,在制药废水深度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420568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1910825814.1
申请日:2019-09-0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提升陶瓷膜产水通量改善过滤性能的方法,属于陶瓷膜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1)改性溶液的制备;(2)采用气压法将N‑rGO负载到陶瓷膜表面。(3)将负载好的陶瓷膜置于60℃真空干燥箱内干燥24h;(4)煅烧,得到N‑rGO活性过滤层表面组装的陶瓷膜。本发明最大的优点在于通过负载N‑rGO提升陶瓷膜的产水通量、改善陶瓷膜的过滤和抗膜污染性能。N‑rGO活性过滤层表面组装的陶瓷膜的较普通陶瓷膜的产水通量提升31.43%,过滤性能提升42.86%,抗膜污染性能提升40.34%。这对于提升陶瓷膜水处理效率,延长膜运行周期,节约成本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是一项具有广阔前景的水处理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1302482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0141096.9
申请日:2020-03-0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3/04 , C02F3/32 , C02F3/34 , C02F101/1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降雨径流中氮磷及农药污染物浓度高且去除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雨水径流中氮磷及农药同步去除的生物滞留材料制备及其应用方法,属于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技术领域。采用高温低氧热解法实现FeS、Fe3O4与杨树废弃物衍生生物炭的原位耦合。本发明提出的生物滞留材料与土壤混合后作为种植土层。在应用过程中,通过生物滞留材料表面FeS中二价铁提供电子,将NO2‑‑N和NO3‑‑N还原为N2,实现水体中NO2‑‑N和NO3‑‑N的还原净化;同时,二价铁失电子被氧化为Fe3+,Fe3+和雨水中的磷酸盐结合生成磷酸铁沉淀,完成无机磷的去除;材料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和持久性自由基,可有效活化氧化剂,降解雨水径流中残留的农药,从而完成径流雨水中氮磷及农药同步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08675431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810474462.5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72 , C02F1/7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热解金属‑有机框架(MOF)制备多孔碳包覆磁性纳米铁水处理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方法。本发明先利用尿素制备出石墨相氮化碳(g‑C3N4),随后与含铁MOF原位耦合,最后在惰性氛围中低温热解制得多孔碳包覆磁性纳米铁水处理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得的复合材料中铁元素主要以零价铁和γ‑Fe2O3的形式存在于多孔碳内部,磁学性能优良,易于磁性分离。多孔碳层不仅可以实现活性铁的缓释,避免铁泥的产生;而且有益于界面吸附、催化氧化和还原反应的发生。该复合材料既可高效活化过氧化物氧化剂实现城市生活污水中药物及个人护理品等微量有机污染物的高效降解,又可通过界面高效还原作用完成多种含氧酸盐废水的净化和脱毒。
-
公开(公告)号:CN108745396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810349494.2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B01J27/24 , B01J35/02 , B01J37/08 , C02F1/72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限域零价铁@纺锤型多孔碳催化氧化水处理方法。通过将石墨相氮化碳(g‑C3N4)与金属有机框架原位耦合,在保留原有的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增强金属有机框架的限域效应。该材料可作为一种催化氧化水处理用催化剂,活化单过一硫酸盐、过二硫酸盐和过氧化氢,实现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高效降解,并且催化剂易回收,可重复利用。同时,本发明提出的催化剂用量少、反应时间短。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便捷,纳米铁颗粒均匀分散在碳框架内部,在催化氧化水处理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420568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825814.1
申请日:2019-09-0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提升陶瓷膜产水通量改善过滤性能的方法,属于陶瓷膜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1)改性溶液的制备;(2)采用气压法将N-rGO负载到陶瓷膜表面。(3)将负载好的陶瓷膜置于60℃真空干燥箱内干燥24h;(4)煅烧,得到N-rGO活性过滤层表面组装的陶瓷膜。本发明最大的优点在于通过负载N-rGO提升陶瓷膜的产水通量、改善陶瓷膜的过滤和抗膜污染性能。N-rGO活性过滤层表面组装的陶瓷膜的较普通陶瓷膜的产水通量提升31.43%,过滤性能提升42.86%,抗膜污染性能提升40.34%。这对于提升陶瓷膜水处理效率,延长膜运行周期,节约成本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是一项具有广阔前景的水处理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9721148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910126481.3
申请日:2019-02-2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78 , C02F9/14 , C02F101/30 , C02F10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质结界面电子传递诱导的具有溴酸盐削减能力的臭氧催化氧化水处理技术与应用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和环境功能材料领域。用一步法成功制备CeO2/α-Fe2O3异质结催化剂,简化了催化剂的制备步骤,利用CeO2和α-Fe2O3的均匀复合形成异质结,增加活性位点,通过Ce3+/Ce4+和Fe2+/Fe3+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促进催化臭氧氧化体系的电子传递,提高催化性能。结合Ce3+对溴自由基的捕获能力及络合物[Fe3+-H2O2]s中H2O2对溴酸盐的还原能力,实现溴酸盐的双重抑制作用。本发明针对现有常规给水或污水处理对新型污染物苯并三唑去除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CeO2/α-Fe2O3异质结催化剂,实现其在催化臭氧氧化体系中的成功应用,不仅能提高对苯并三唑的降解能力,并且能同步抑制有毒副产物溴酸盐的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05800767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510658201.5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相催化臭氧氧化除污染水深度处理技术,针对常规粉末状催化剂不利于水相中分离和易失活等缺陷,提出一种新型纳米锰酸铜尖晶石催化膜反应器的构建方法。其将多相催化臭氧氧化与陶瓷膜过滤技术相结合,利用陶瓷膜催化层上的活性组分(CuMn2O4)催化臭氧产生高氧化能力的·OH,有机物可通过直接与分子臭氧反应,或和臭氧分解产生的·OH反应,同时陶瓷膜截留作用也可以辅助强化去除水中的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此外,臭氧可以与水体中的腐殖酸和天然有机物(NOMs)反应,有效地防止膜污染形成。纳米锰酸铜尖晶石催化膜的制备工艺简单,便于操作,膜表面催化剂均匀分布,提高了传质效率,在含PPCPs的饮用水或污水处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