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07103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110357644.2
申请日:2011-11-11
Applicant: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21/60 , H01L21/768 , H01L21/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WLP封装形式的可重构算子阵列结构的规模扩展方法,所述方法即通过在晶圆级将多个可重构算子阵列结构芯片的临近IO相连,未连接IO引出,经过切割和封装,从而形成多种规模的阵列结构芯片。步骤包括:光刻,在晶圆上所有芯片的IO处形成连接通孔,在需要连接的IO之间形成通道;蒸铝,填充IO的连接通孔以及IO之间的通道,形成第一层金属层;光刻,在需要连接出的IO处形成连接通孔;蒸铝,填充IO的连接通孔,露出电性端子;在每个电性端子处生长凸点;切割,得到不同规模的可重构算子阵列结构芯片;单个独立芯片的外围覆盖一层封装材料,提供保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WLP封装形式的可重构算子阵列结构的规模扩展方法,使得同一种设计可适应不同规模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151316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110403768.X
申请日:2011-12-06
Applicant: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21/98 , H01L25/0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CP封装形式的可重构算子阵列结构的规模扩展方法,所述方法即通过将多个可重构算子阵列结构芯片的临近IO相连,未连接IO引出,经过封装,从而形成更大规模的阵列结构芯片。步骤包括:将多块可重构算子阵列结构芯片放在一块基板上,并使其固定;光刻,在所有芯片的IO处形成连接通孔,在需要连接的IO之间形成通道;蒸铝,填充IO的连接通孔以及IO之间的通道,形成第一层金属层;光刻,在需要连接出的IO处形成连接通孔;蒸铝,填充IO的连接通孔,露出电性端子;在每个电性端子处生长凸点,完成封装。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MCP封装形式的可重构算子阵列结构的规模扩展方法,使得同一种设计可适应不同规模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151316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10403768.X
申请日:2011-12-06
Applicant: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21/98 , H01L25/0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CP封装形式的可重构算子阵列结构的规模扩展方法,所述方法即通过将多个可重构算子阵列结构芯片的临近IO相连,未连接IO引出,经过封装,从而形成更大规模的阵列结构芯片。步骤包括:将多块可重构算子阵列结构芯片放在一块基板上,并使其固定;光刻,在所有芯片的IO处形成连接通孔,在需要连接的IO之间形成通道;蒸铝,填充IO的连接通孔以及IO之间的通道,形成第一层金属层;光刻,在需要连接出的IO处形成连接通孔;蒸铝,填充IO的连接通孔,露出电性端子;在每个电性端子处生长凸点,完成封装。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MCP封装形式的可重构算子阵列结构的规模扩展方法,使得同一种设计可适应不同规模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48827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111592172.9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G01V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震预测方法和装置,包括:获取待监测区域中监测点对于不同时间段的监测原始数据;对所述监测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对经过预处理后的数据使用异常检测算法进行PCA异常值提取;使用神经网络对所述异常值进行拟合训练,得到一个训练数据与地震日的神经网络模型;使用所述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地震预测。本发明不需要对被测点附近地表和建筑产生任何损害,且能通过固定监测台站对待监测地区进行长期监测,具有较好的执行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08710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110789039.6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G06N3/0464 , G06N3/063 , G06V10/82 , G06V1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加速方法、模块、系统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输入特征;获取输入特征的高位特征以及低位特征;对高位特征进行卷积以及最大值池化,得到高位池化结果;根据高位池化结果,得到对应的最大池化区域;对低位对应特征进行卷积,得到低位卷积结果;根据高位池化结果以及低位卷积结果,获得输入特征的最大池化结果。可见,采用输入特征的高位特征进行近似卷积,找到最大池化区域,再对低位特征对应的部分进行卷积,直接可以得到低位特征的低位池化结果,最终得到输入特征的最大池化结果因此可以减少输入特征进行最大池化时,减少低位特征75%的冗余卷积乘加操作,最终实现提高卷积池化计算的计算速度,降低计算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114382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111449814.X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震预报的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地震预报方法和系统,首选获取不同地震监测点的地震前兆监测数据,并依据每个地震监测点的地震前兆监测数据,获取相对应地震监测点的地震前兆特征数据;然后依据地震前兆特征数据获取每两个地震监测点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并将皮尔逊相关系数相近的地震监测点的地震前兆特征数据构建特征图矩阵;再将特征图矩阵输入地震预测模型,以获取地震预测结果。由于首先依据获取地震前兆监测数据相关性比较高的地震监测点,再对相关性比较高的地震监测点获取的地震前兆监测数据的后处理数据进行地震预测模型构建,进而可以筛选出有效的用于地震预测的监测数据,进而提高地震预报的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506343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010148579.1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G06F9/30 , G06F13/28 , G06N3/0464 , G06T1/20 , G06T1/6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属于深度学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脉动阵列硬件架构的深度学习卷积运算实现方法,方法包括:S1、所述控制器通过接口单元获取配置指令,并根据所述配置指令配置所述输入缓存和所述脉动阵列模块;S2、通过所述直接内存访问DMA将所述网络数据存储接口获取的帧图像数据传输到所述内部存储器;S3、逐行将存储于所述内部存储器中的帧图像数据读入到所述图像寄存器文件中,并通过广播的方式将一行图像数据输入到所述脉动阵列模块中,所述输入缓存根据控制器的配置将卷积核逐行输入所述脉动阵列模块中;S4、在所述脉动阵列模块中将一行帧图像数据与卷积核进行卷积运算,直到所述帧图像的最后一行,然后输出运算结果到所述输出缓存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190266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011124951.1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非侵入式盆底肌训练治疗系统,包括腹带式压电薄膜传感装置;所述腹带式压电薄膜传感装置包括:设于腹带上的压电薄膜传感器,用于感知人体下腹部的震动并转化为电荷量;与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耦合的电荷放大器,用于将所述电荷量转化为电压信号;与所述电荷放大器耦合的信号调理电路,用于将所述电压信号进行去噪和放大;以及信号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压信号转化为可视化信号并输出。本发明通过与电荷放大器耦合的信号调理电路,将电压信号进行去噪和放大,由信号输出模块将电压信号转化为可视化信号并输出,便于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穿着衣物的情况下对盆底肌进行测试和锻炼,避免用户对隐私的担心。
-
公开(公告)号:CN109544485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1811251668.8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一种亚谐波注入型振荡器网络,包括至少两个振荡器、至少一个耦合单元和亚谐波产生模块,振荡器通过耦合单元两两耦合。亚谐波产生模块用于产生亚谐波信号并将该亚谐波信号注入给每个振荡器,得到每个振荡器的两个相位相差180度的稳定点,该亚谐波信号的频率为振荡器固有振荡信号的二次谐波的频率;耦合单元用于根据待识别图像和存储图像分别对应的耦合系数矩阵对振荡器进行耦合并控制振荡器的相位,以使其耦合的两个振荡器的相位分别从初始值稳定至各自的两个稳定点中的一个。由于对每个振荡器注入了二次谐波,使得每个振荡器的频率跟随该二次谐波的频率的一半,从而使振荡器的频率得到统一,进而得到稳定的相位输出,获得较好的图像识别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431839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362252.3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A61B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压电式脉搏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探头和调理电路。其中,传感器探头包括凸起部、承载部和压电薄膜。凸起部设置在承载部的顶部,用于与被测对象接触;压电薄膜贴在承载部的底部;调理电路与压电薄膜电连接。在测量过程中,凸起部可以增大与皮肤接触处的压强,更容易实现测试时准确定位、施压。压电薄膜贴在承载部的底部,减少了肌电干扰,提高了脉搏测量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