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5763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64453.4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医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VEGFR1拮抗肽显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显像剂为以68Ga标记的DOTA‑F56缀合物;其中,DOTA为双功能螯合剂,F56为VEGFR1拮抗肽。本发明的显像剂对肿瘤具有良好的靶向性,从而提高肿瘤显像的效果,为肿瘤鉴别诊断、分期、病灶的精确定位和疗效监测提供了一种可视化工具。且其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耗时短,标记率高,标记物稳定,便于临床、科研及药物开发的进一步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92503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80071.3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7D319/20 , C07D405/06 , C07D409/06 , A61P35/00 , A61K31/517 , A61K31/357 , A61K31/381 , A61K31/4709 , A61K31/506 , A61K31/44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4‑苯并二氧六环芪木脂体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肿瘤中的应用。所述的1,4‑苯并二氧六环芪木脂体类化合物是基于天然产物aiphanol的结构进行改造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其中,R1为五元、六元杂环或含有取代基的芳环,XR2为羟基、胺、氧酰基、氨酰基或氨磺酰基,R3为氢、卤素或甲氧基,R4为氢或乙酰基,2个手性碳的绝对构型为R型或S型。与现有的抗肿瘤药物及类似结构的化合物相比,本发明提供的1,4‑苯并二氧六环芪木脂体类化合物结构新颖且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细胞水平活性测试显示,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的1,4‑苯并二氧六环芪木脂体类化合物的IC50值比改造前的天然产物aiphanol低,抗肿瘤活性提高了2‑80多倍,抗肿瘤活性更强。#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02838671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214451.6
申请日:2012-06-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7K14/61 , C07K17/08 , C07K17/10 , C12N15/18 , C12N15/63 , C12N1/21 , C07K1/107 , A61K38/27 , A61K47/48 , A61P5/06 , A61P13/12 , A61P31/18 , A61P3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经过定点突变的生长激素、定点修饰的生长激素,所述生长激素可以是人源的,也可以是其它动物的。本发明还涉及定点突变和定点修饰生长激素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基因密码子扩展技术将非天然氨基酸定点引入生长激素基因中,借助非天然氨基酸与修饰剂,如聚乙二醇与生长激素定点连接。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定点突变或修饰的生长激素的应用,如作为稳定、长效生长激素等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2838663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214038.X
申请日:2012-06-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005 , C12N2760/20222
Abstract: 本发明在水泡性口炎病毒的包膜蛋白G(VSV?G)基因的特定位点引入琥珀密码子TAG,利用正交的氨酰tRNA合成酶-tRNA将具有光交联性质的非天然氨基酸DiZPK定点突变到VSV?G的特定位点。在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用365nm紫外光引发DiZPK的光交联反应,在VSV?G与相互作用蛋白间形成共价键,避免了相互作用的解离,为病毒与宿主间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2838671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214451.6
申请日:2012-06-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7K14/61 , C07K17/08 , C07K17/10 , C12N15/18 , C12N15/63 , C12N1/21 , C07K1/107 , A61K38/27 , A61K47/48 , A61P5/06 , A61P13/12 , A61P31/18 , A61P3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经过定点突变的生长激素、定点修饰的生长激素,所述生长激素可以是人源的,也可以是其它动物的。本发明还涉及定点突变和定点修饰生长激素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基因密码子扩展技术将非天然氨基酸定点引入生长激素基因中,借助非天然氨基酸与修饰剂,如聚乙二醇与生长激素定点连接。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定点突变或修饰的生长激素的应用,如作为稳定、长效生长激素等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2838663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214038.X
申请日:2012-06-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005 , C12N2760/20222
Abstract: 本发明在水泡性口炎病毒的包膜蛋白G(VSV G)基因的特定位点引入琥珀密码子TAG,利用正交的氨酰tRNA合成酶-tRNA将具有光交联性质的非天然氨基酸DiZPK定点突变到VSV G的特定位点。在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用365nm紫外光引发DiZPK的光交联反应,在VSV G与相互作用蛋白间形成共价键,避免了相互作用的解离,为病毒与宿主间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手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