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场发射阴极的X射线源

    公开(公告)号:CN102301444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080006087.3

    申请日:2010-02-08

    Inventor: 胡秋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35/065 H01J35/14 H01J2235/062 H01J2235/0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x射线源,其包括场发射阴极、阳极、连接件和真空室,连接件用于允许在阴极和阳极之间施加高电压,以使能够发射x射线束,阳极和阴极布置在真空室内部,真空室具有x-射线透明窗,其中场发射阴极由具有连续的微孔结构的碳化的固态化合物泡沫组成,当施加高电压时,连续的微孔结构提供用于在阳极方向发射电子的多个发射位置。场发射阴极提供提高x射线系统的效率的可能性,因为其可以在切换时间、电流、动能和发射方向方面以非常高的程度控制由场发射阴极发射的电子。

    碳基场发射阴极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95860C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680025683.X

    申请日:2006-07-06

    Inventor: 胡秋红

    Abstract: 一种制造场发射阴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包含金属盐与金属氧化物中至少一种和液体酚醛树脂的液体化合物;配置导电阴极支撑体(2)以使所述导电阴极支撑体接近所述液体化合物(2);和加热所述液体化合物(2)。通过实施上述步骤,形成由所述液体化合物转化而来的固体化合物泡沫。所述固体化合物泡沫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导电阴极支撑体。该新化合物的优点包括其降低的功函数和最小的或不存在的训练期。因此,该新方法可提供以与现有技术使用的方法和材料相关的成本的一部分来制造场发射阴极的可能性。

    碳基场发射阴极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23622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680025683.X

    申请日:2006-07-06

    Inventor: 胡秋红

    Abstract: 一种制造场发射阴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包含金属盐与金属氧化物中至少一种和液体酚醛树脂的液体化合物;配置导电阴极支撑体(2)以使所述导电阴极支撑体接近所述液体化合物(2);和加热所述液体化合物(2)。通过实施上述步骤,形成由所述液体化合物转化而来的固体化合物泡沫。所述固体化合物泡沫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导电阴极支撑体。该新化合物的优点包括其降低的功函数和最小的或不存在的训练期。因此,该新方法可提供以与现有技术使用的方法和材料相关的成本的一部分来制造场发射阴极的可能性。

    双向交互放大电子/光子源

    公开(公告)号:CN100576426C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680025930.6

    申请日:2006-06-28

    Inventor: 胡秋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3/06 H01J63/04 H01J2893/0031

    Abstract: 一种基于场致发射、阴极发光和光增强场致发射的电子/光子源,包括壳体内的真空室,还包括配置在所述真空室内的阳极和阴极。而且,阴极被配置成当在阳极和阴极之间施加电压时发射电子,所述阳极被配置成当接收从所述阴极发射的电子时以第一波长范围发射光,波长范围转换材料被配置成接收所发射的所述第一波长范围的光并以第二波长范围发射光。本发明以新的方式使得可以通过两步将从阴极发射的电子转换成可见光。本发明已显示出是有益的,并使得可以选择新的发射材料,该新的发射材料可以以电子到可见光的转换以一步完成的早期使用的材料的成本的一小部分来制造。

    双向交互放大电子/光子源

    公开(公告)号:CN101223627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680025930.6

    申请日:2006-06-28

    Inventor: 胡秋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3/06 H01J63/04 H01J2893/0031

    Abstract: 一种基于场致发射、阴极发光和光增强场致发射的电子/光子源,包括壳体内的真空室,还包括配置在所述真空室内的阳极和阴极。而且,阴极被配置成当在阳极和阴极之间施加电压时发射电子,所述阳极被配置成当接收从所述阴极发射的电子时以第一波长范围发射光,波长范围转换材料被配置成接收所发射的所述第一波长范围的光并以第二波长范围发射光。本发明以新的方式使得可以通过两步将从阴极发射的电子转换成可见光。本发明已显示出是有益的,并使得可以选择新的发射材料,该新的发射材料可以以电子到可见光的转换以一步完成的早期使用的材料的成本的一小部分来制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