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层厚度测量机构和利用该机构的涂层形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078613A

    公开(公告)日:2007-11-28

    申请号:CN200710103255.0

    申请日:2007-0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545 C23C14/562

    Abstract: 在用于连续测量涂层的厚度的测量机构中,该测量机构设置在用于在导电细长基底材料(1)被供给的同时在该基底材料(1)上形成涂层的设备中,用于测量涂层的电容的探测部分(4、8)布置在基底工作站之前和之后,在探测部分(4、8)施加到基底材料(1)的张力被设定成大于在基底工作站施加到基底材料(1)上的张力。从而,在基底材料(1)被连续供给的同时在细长基底材料(1)上形成涂层的过程中,供给速度的变动被抑制,在供给过程中在厚度探测部分(4、8)处沿厚度方向的测量表面的摆动被最小化,且可以高精度测量涂层的厚度。

    涂层厚度测量机构和利用该机构的涂层形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078613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710103255.0

    申请日:2007-0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545 C23C14/562

    Abstract: 在用于连续测量涂层的厚度的测量机构中,该测量机构设置在用于在导电细长基底材料(1)被供给的同时在该基底材料(1)上形成涂层的设备中,用于测量涂层的电容的探测部分(4、8)布置在基底工作站之前和之后,在探测部分(4、8)施加到基底材料(1)的张力被设定成大于在基底工作站施加到基底材料(1)上的张力。从而,在基底材料(1)被连续供给的同时在细长基底材料(1)上形成涂层的过程中,供给速度的变动被抑制,在供给过程中在厚度探测部分(4、8)处沿厚度方向的测量表面的摆动被最小化,且可以高精度测量涂层的厚度。

    薄膜锂电池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99259A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680001681.7

    申请日:2006-09-12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薄膜锂电池,通过解决由在固体电解质层中形成的针孔所导致的各种问题,所述薄膜锂电池可以实现高产率。具体而言公开了一种薄膜锂电池,其中正电极层(20)、负电极层(50)、设置于其间的固体电解质层(40)、电连接到所述正电极层(20)和负电极层(50)一个或两者的集电极(10)按层设置。当在平面上观看该电池中的层的层叠时,所述正电极层(20)和负电极层(50)布置以不相互重叠。通过这样的结构,即便在固体电解质层(40)内形成针孔时,也可以避免由所述针孔形成的电极层(20、50)之间的短路。

    薄膜锂电池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24931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680001681.7

    申请日:2006-09-12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薄膜锂电池,通过解决由在固体电解质层中形成的针孔所导致的各种问题,所述薄膜锂电池可以实现高产率。具体而言公开了一种薄膜锂电池,其中正电极层(20)、负电极层(50)、设置于其间的固体电解质层(40)、电连接到所述正电极层(20)和负电极层(50)一个或两者的集电极(10)按层设置。当在平面上观看该电池中的层的层叠时,所述正电极层(20)和负电极层(50)布置以不相互重叠。通过这样的结构,即便在固体电解质层(40)内形成针孔时,也可以避免由所述针孔形成的电极层(20、50)之间的短路。

    操作真空沉积装置的方法和真空沉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966757B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610160377.9

    申请日:2006-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30 C23C14/16 C23C14/20 C23C14/546 C23C14/562

    Abstract: 在长条状基材上沿其纵向沉积具有均匀厚度薄膜的沉积作业初步试验中,测量从沉积作业开始时的经过时间以及在该经过时间下电源的输出功率。并将所得到的经过时间和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储存在存储装置中。随后通过这样一种方法,在长条状基材上进行沉积,其中首先在沉积作业开始之前的预加热步骤中,使用晶体振荡器测厚仪,将该电源的输出功率控制稳定在期望值,然后驱动该基材输送装置,从而在获得期望的沉积速度之后,在该长条状基材上开始沉积作业。在开始该沉积作业之后,将电源的输出功率控制成与储存在该存储装置中的该经过时间下的输出功率相一致。

    操作电源系统的方法和包括蓄电池的电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491473A

    公开(公告)日:2004-04-21

    申请号:CN02804569.6

    申请日:2002-07-19

    Inventor: 江村胜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2 H02J9/0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功率产生装置的有效运行并减少运行时间的操作电源系统的方法和电源系统。在操作电源系统的方法中,在该电源系统中蓄电池连接在功率产生装置和负载之间,功率产生装置以恒定的输出运行。功率产生装置例如通过柴油发电机来工作。特别是通过功率产生装置在其额定功率下连续运行可以改善运行的效率。此外,在通过功率产生装置的运行产生过剩的功率时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而在功率不足时氧化还原流电池放电,由此根据需求输送功率。

    电池
    8.
    发明授权
    电池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01542790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780044063.5

    申请日:2007-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73 H01M6/40 H01M10/052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池具有正极层20、负极层50和电解质层40,其中离子传导经由该电解质层而在两电极层之间进行。在所述电池中,正极层20和负极层50相互层叠在一起,并且在正极层20和负极层50之间设置有绝缘层30。所述绝缘层30的面积小于正极层20和负极层50中的一者的面积并且大于另一者的面积。不存在正极层20和负极层50只隔着电解质层40而彼此相对的部位。即使当电解质层40具有穿孔时,正极层20和负极层50间存在的绝缘层30也可抑制正极层和负极层间的短路。

    电池
    9.
    发明公开
    电池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01542790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780044063.5

    申请日:2007-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73 H01M6/40 H01M10/052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池具有正极层20、负极层50和电解质层40,其中离子传导经由该电解质层而在两电极层之间进行。在所述电池中,正极层20和负极层50相互层叠在一起,并且在正极层20和负极层50之间设置有绝缘层30。所述绝缘层30的面积小于正极层20和负极层50中的一者的面积并且大于另一者的面积。不存在正极层20和负极层50只隔着电解质层40而彼此相对的部位。即使当电解质层40具有穿孔时,正极层20和负极层50间存在的绝缘层30也可抑制正极层和负极层间的短路。

    操作真空沉积装置的方法和真空沉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966757A

    公开(公告)日:2007-05-23

    申请号:CN200610160377.9

    申请日:2006-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30 C23C14/16 C23C14/20 C23C14/546 C23C14/562

    Abstract: 在长条状基材上沿其纵向沉积具有均匀厚度薄膜的沉积作业初步试验中,测量从沉积作业开始时的经过时间以及在该经过时间下电源的输出功率。并将所得到的经过时间和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储存在存储装置中。随后通过这样一种方法,在长条状基材上进行沉积,其中首先在沉积作业开始之前的预加热步骤中,使用晶体振荡器测厚仪,将该电源的输出功率控制稳定在期望值,然后驱动该基材输送装置,从而在获得期望的沉积速度之后,在该长条状基材上开始沉积作业。在开始该沉积作业之后,将电源的输出功率控制成与储存在该存储装置中的该经过时间下的输出功率相一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