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装置和具有转动装置的卷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81877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080033663.3

    申请日:2010-06-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D1/12 A61G3/062 B66D1/14

    Abstract: 在单个圆筒形转子由多个马达来转动的转动装置中,便于第一马达侧上的齿轮与转动体侧齿轮的啮合操作以及第二马达侧上的齿轮与马达侧齿轮的啮合操作,以增大将马达等安装到圆筒形转动体上的安装操作的效率。转动装置的支架设置有引导机构,该引导机构引导第一马达(M1)和第二马达(M2)绕圆筒形转动体(32)的轴线相对转动。当第一马达(M1)或第二马达(M2)绕圆筒形转动体(32)的轴线相对于支架从正确的安装位置移出时,第一齿轮(113x)和第二齿轮(123x)与转动体侧齿轮(335a)以及转动体侧齿轮(335b)分别啮合,并在啮合状态下,第一马达(M1)或第二马达(M2)可通过引导机构而引导至正确的安装位置。

    转动装置和具有转动装置的卷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81877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80033663.3

    申请日:2010-06-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D1/12 A61G3/062 B66D1/14

    Abstract: 在单个圆筒形转子由多个马达来转动的转动装置中,便于第一马达侧上的齿轮与转动体侧齿轮的啮合操作以及第二马达侧上的齿轮与马达侧齿轮的啮合操作,以增大将马达等安装到圆筒形转动体上的安装操作的效率。转动装置的支架设置有引导机构,该引导机构引导第一马达(M1)和第二马达(M2)绕圆筒形转动体(32)的轴线相对转动。当第一马达(M1)或第二马达(M2)绕圆筒形转动体(32)的轴线相对于支架从正确的安装位置移出时,第一齿轮(113x)和第二齿轮(123x)与转动体侧齿轮(335a)以及转动体侧齿轮(335b)分别啮合,并在啮合状态下,第一马达(M1)或第二马达(M2)可通过引导机构而引导至正确的安装位置。

    上弯梁架的连接结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48000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280038289.5

    申请日:2012-08-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2027 B62D21/02

    Abstract: 一种上弯梁架连接结构,其用于将一对左右上弯梁架(16)连接至一对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侧梁架(12),所述上弯梁架连接结构包括用于使得所述侧梁架(12)的后端部相互连接的横梁(15)以及一对加固部件(17)。所述左右上弯梁架(16)在就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而言相对于所述左右侧梁架(12)向内偏置的位置处分别连接至所述横梁(15)。各所述加固部件(17)将相应一个所述侧梁架(12)的后端部,所述横梁(15)的相应右端部或左端部中的一个,及相应一个所述上弯梁架(16)的前端部连接在一起。

    上弯梁架的连接结构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48000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280038289.5

    申请日:2012-08-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2027 B62D21/02

    Abstract: 一种上弯梁架连接结构,其用于将一对左右上弯梁架(16)连接至一对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侧梁架(12),所述上弯梁架连接结构包括用于使得所述侧梁架(12)的后端部相互连接的横梁(15)以及一对加固部件(17)。所述左右上弯梁架(16)在就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而言相对于所述左右侧梁架(12)向内偏置的位置处分别连接至所述横梁(15)。各所述加固部件(17)将相应一个所述侧梁架(12)的后端部,所述横梁(15)的相应右端部或左端部中的一个,及相应一个所述上弯梁架(16)的前端部连接在一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