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61731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080070814.2
申请日:2010-12-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F15/134 , F16D13/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205 , F16D13/64
Abstract: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提供一种扭转振动衰减装置,能够使第一旋转部件和第二旋转部件的扭转角的范围广角化从而实现对大的扭转振动的抑制、并且能够防止第一旋转部件以及第二旋转部件朝中立位置变位时朝正侧和负侧交替扭转。扭转振动衰减装置(1)具备:轴套(5);设置在轴套(5)的外周部并与轴套(5)一体旋转的具有凸轮面(6A)的凸轮部件(6);以及设置在凸轮部件(6)与螺旋弹簧(4)之间,一端部与凸轮面(6A)接触且另一端部抵接于螺旋弹簧(4)的弹簧座(16),并以架设于盘片(7、8)的销(18)为中心摆动的臂部件(19),凸轮面(6A)的曲率构成为:相对于轴套(5)相对于盘片(7、8)朝正侧扭转时臂部件(19)的一端部所接触的凸轮面(6A)的曲率,轴套(5)相对于盘片(7、8)从中立位置朝负侧扭转时臂部件(19)的一端部所接触的凸轮面(6A)的曲率大。
-
公开(公告)号:CN103124860A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180004163.1
申请日:2011-09-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渡会真一郎
IPC: F16F1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204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增大第一旋转部件和第二旋转部件的扭转角并实现弹性部件的低刚性化,能够提高扭转振动的衰减性能。扭转振动衰减装置(1)具备从内燃机传递旋转扭矩的一对圆盘板(4、5)、旋转自如地安装于圆盘板(4、5)的输入齿轮(9、10)、相对于圆盘板(4、5)相对旋转自如地设置并与输入齿轮(9、10)啮合的输出齿轮(13),且具备花键嵌合驱动传递系的输入轴(8)的轮毂部件(7)及一端部安装于输入齿轮(9)且另一端部安装于输入齿轮(10)的螺旋弹簧(14),输入齿轮(9)具有沿半径方向从输入齿轮(9)的齿轮销(11)分开设置且支承螺旋弹簧(14)的一端部的曲轴部件(15),输入齿轮(10)具有沿半径方向从输入齿轮(10)的齿轮销(12)分开设置且支承螺旋弹簧(14)的另一端部的曲轴部件(16)。
-
公开(公告)号:CN105980737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580007552.8
申请日:2015-02-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渡会真一郎
IPC: F16F15/139 , F16D13/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292 , F16D13/68 , F16D230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达成正负可变滞后的车辆用减震器装置的滞后机构中产生目标滞后转矩的滞后机构的结构。在滞后机构(30)中,由于控制板由第一控制板(34)以及第二控制板(38)构成,并且在第一控制板(34)与第二控制板(38)之间插装有锥形弹簧(36),因此,锥形弹簧(36)变得不会与摩擦部件直接接触,从而不需要像以往的结构那样,为了消除与弹簧的相对旋转而将摩擦部件贯穿于圆盘板从而使摩擦部件停止旋转。因此,由于在设置止转件时所形成的松动也被消除,因此,能够产生目标滞后转矩。
-
公开(公告)号:CN101688572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880019676.8
申请日:2008-06-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48/02 , F16D2048/0254 , F16D2500/1026 , F16D2500/10412 , F16D2500/3026 , F16D2500/30415 , F16D2500/3061 , F16D2500/30802 , F16D2500/30807 , F16D2500/31413 , F16D2500/51 , F16D2500/5126 , F16D2500/70406 , F16D2500/70412 , Y10T477/6414 , Y10T477/753
Abstract: 本装置设置有离合器机构(14)。离合器机构(14)插置在发动机(11)与变速器(15)之间,并且连结到离合器踏板(28)。离合器机构(14)的操作模式与离合器踏板(28)的操作位置的变化相关联地变化。在满足执行条件的情况下,与不满足执行条件的状态相比,该装置降低离合器机构(14)的最大操作速度。该执行条件包括以下的执行开始条件:“离合器踏板(28)的操作位置是将离合器机构(14)设定成分离状态的位置,并且在将离合器机构(14)从分离状态设定到接合状态时在接合方向上离合器踏板(28)的操作位置的变化速度等于或者高于预定的开始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980737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580007552.8
申请日:2015-02-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渡会真一郎
IPC: F16F15/139 , F16D13/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292 , F16D13/68 , F16D230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达成正负可变滞后的车辆用减震器装置的滞后机构中产生目标滞后转矩的滞后机构的结构。在滞后机构(30)中,由于控制板由第一控制板(34)以及第二控制板(38)构成,并且在第一控制板(34)与第二控制板(38)之间插装有锥形弹簧(36),因此,锥形弹簧(36)变得不会与摩擦部件直接接触,从而不需要像以往的结构那样,为了消除与弹簧的相对旋转而将摩擦部件贯穿于圆盘板从而使摩擦部件停止旋转。因此,由于在设置止转件时所形成的松动也被消除,因此,能够产生目标滞后转矩。
-
公开(公告)号:CN103238008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080070456.5
申请日:2010-12-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F15/134 , F16D13/64 , F16F15/13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205
Abstract: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提供一种扭转振动衰减装置,能够使第一旋转部件和第二旋转部件的扭转角的范围广角化从而实现对大的扭转振动的抑制、并且能够防止第一旋转部件以及第二旋转部件朝中立位置变位时朝正侧和负侧交替扭转。扭转振动衰减装置(1)具备:轴套(5);设置在轴套(5)的外周部并与轴套(5)一体旋转的具有凸轮面(6A)的凸轮部件(6);以及设置在凸轮部件(6)与螺旋弹簧(4)之间,一端部与凸轮面(6A)接触且另一端部抵接于螺旋弹簧(4)的弹簧座(16),并以架设于盘片(7、8)的销(18)为中心摆动的臂部件(19),凸轮面(6A)的曲率构成为:相对于轴套(5)相对于盘片(7、8)朝正侧扭转时臂部件(19)的一端部所接触的凸轮面(6A)的曲率,轴套(5)相对于盘片(7、8)从中立位置朝负侧扭转时臂部件(19)的一端部所接触的凸轮面(6A)的曲率大。
-
公开(公告)号:CN104204604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280071665.0
申请日:2012-03-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渡会真一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213 , F16D3/12 , F16D13/64 , F16F15/1205 , F16F15/30 , F16F2230/0064 , Y10T74/2131
Abstract: 提供能够不在半径方向上增大弹性构件地增大扭转刚性的扭转振动衰减装置。扭转振动衰减装置(1)具备:设置于同一轴线上的凸起构件(5)以及圆盘板(7,8);弹性构件(4),其设置于凸起构件(5)与圆盘板(7,8)之间,能够在凸起构件(5)的旋转方向上弹性变形;凸轮构件(6),其与凸起构件(5)设置于同一轴线上,与凸起构件(5)一体旋转;转矩传递构件(19),其与凸轮构件(6)的凸轮面(6a)接触,并在凸起构件(5)与圆盘板(7,8)之间传递旋转转矩;和撑托构件(16),其设置于转矩传递构件(19)与弹性构件(4)之间,保持弹性构件(4)的一端部(4a),具有与转矩传递构件(19)接触的接触面(16a)。转矩传递构件(19)设置为,其整体伴随着凸轮构件(6)的旋转而在凸起构件(5)的径向上往复移动自如,在向凸起构件(5)的径向外方移动时在旋转方向上弹性地压缩弹性构件(4)。
-
公开(公告)号:CN103261731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080070814.2
申请日:2010-12-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F15/134 , F16D13/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205 , F16D13/64
Abstract: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提供一种扭转振动衰减装置,能够使第一旋转部件和第二旋转部件的扭转角的范围广角化从而实现对大的扭转振动的抑制、并且能够防止第一旋转部件以及第二旋转部件朝中立位置变位时朝正侧和负侧交替扭转。扭转振动衰减装置(1)具备:轴套(5);设置在轴套(5)的外周部并与轴套(5)一体旋转的具有凸轮面(6A)的凸轮部件(6);以及设置在凸轮部件(6)与螺旋弹簧(4)之间,一端部与凸轮面(6A)接触且另一端部抵接于螺旋弹簧(4)的弹簧座(16),并以架设于盘片(7、8)的销(18)为中心摆动的臂部件(19),凸轮面(6A)的曲率构成为:相对于轴套(5)相对于盘片(7、8)朝正侧扭转时臂部件(19)的一端部所接触的凸轮面(6A)的曲率,轴套(5)相对于盘片(7、8)从中立位置朝负侧扭转时臂部件(19)的一端部所接触的凸轮面(6A)的曲率大。
-
公开(公告)号:CN104204604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80071665.0
申请日:2012-03-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渡会真一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213 , F16D3/12 , F16D13/64 , F16F15/1205 , F16F15/30 , F16F2230/0064 , Y10T74/2131
Abstract: 提供能够不在半径方向上增大弹性构件地增大扭转刚性的扭转振动衰减装置。扭转振动衰减装置(1)具备:设置于同一轴线上的凸起构件(5)以及圆盘板(7,8);弹性构件(4),其设置于凸起构件(5)与圆盘板(7,8)之间,能够在凸起构件(5)的旋转方向上弹性变形;凸轮构件(6),其与凸起构件(5)设置于同一轴线上,与凸起构件(5)一体旋转;转矩传递构件(19),其与凸轮构件(6)的凸轮面(6a)接触,并在凸起构件(5)与圆盘板(7,8)之间传递旋转转矩;和撑托构件(16),其设置于转矩传递构件(19)与弹性构件(4)之间,保持弹性构件(4)的一端部(4a),具有与转矩传递构件(19)接触的接触面(16a)。转矩传递构件(19)设置为,其整体伴随着凸轮构件(6)的旋转而在凸起构件(5)的径向上往复移动自如,在向凸起构件(5)的径向外方移动时在旋转方向上弹性地压缩弹性构件(4)。
-
公开(公告)号:CN103998806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180075606.6
申请日:2011-12-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D13/64 , F16F15/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3/12 , F16F15/1205 , F16F15/12333 , F16F2230/0064
Abstract: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提供一种扭转振动衰减装置,所述扭转振动衰减装置可以在半径方向上不增大弹性构件,而增大扭转刚性,扭转振动衰减装置(1),在臂构件(19)的另一个端部(19b)与螺旋弹簧(4)之间,设置保持螺旋弹簧(4)的一个端部(4a)的弹簧座(16),由锥面(16a)构成与臂构件(19)的另一个端部(19b)接触的弹簧座(16)。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