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进气管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43252A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680030089.X

    申请日:2006-09-04

    Inventor: 宫地义博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进气管,包括:主流路(22),其允许引入内燃机的空气在其内部流过;第一分支流路(23),其从所述主流路(22)分出,并与#2气缸、#4气缸和#6气缸连通;第二分支流路(24),其从所述主流路(22)分出,并与#1气缸、#3气缸和#5气缸连通;以及分隔壁(31),其可将所述第一分支流路(23)与所述第二分支流路(24)分隔开。所述分隔壁(31)具有面向所述主流路(22)的端部(32),并且所述端部(32)被制成球形表面。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提供进气效率得到充分改善的内燃机进气管。

    内燃机的进气管结构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60105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0880127607.9

    申请日:2008-10-29

    Inventor: 宫地义博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的进气管结构,包括:由回流管部分和用于将空气引入内燃机的进气管部分构成的接合管部件。所述回流管部分具有与所述进气管部分连接的一端以使来自所述内燃机的窜缸混合气回流到所述进气管部分。所述回流管部分具有分别在从所述回流管部分的所述一端起的第一和第二长度的范围内延伸的第一表面区段和第二表面区段,所述第一表面区段平滑且连续地延伸,并且所述第二表面区段短于所述第一表面区段。所述回流管部分具有:弯曲面部分,其在所述回流管部分的下游侧朝着所述回流管部分的所述一端被扩大并弯曲;开口,其在一端通向所述进气管部分并呈非圆形形状。

    内燃机的进气管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60105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880127607.9

    申请日:2008-10-29

    Inventor: 宫地义博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的进气管结构,包括:由回流管部分和用于将空气引入内燃机的进气管部分构成的接合管部件。所述回流管部分具有与所述进气管部分连接的一端以使来自所述内燃机的窜缸混合气回流到所述进气管部分。所述回流管部分具有分别在从所述回流管部分的所述一端起的第一和第二长度的范围内延伸的第一表面区段和第二表面区段,所述第一表面区段平滑且连续地延伸,并且所述第二表面区段短于所述第一表面区段。所述回流管部分具有:弯曲面部分,其在所述回流管部分的下游侧朝着所述回流管部分的所述一端被扩大并弯曲;开口,其在一端通向所述进气管部分并呈非圆形形状。

    排气再循环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221299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263133.2

    申请日:2015-05-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6/42 F02M26/15 F02M26/20 F02M26/23 F02M26/44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包括多个气缸(13)和进气分支通道(14)的发动机的排气再循环装置。排气再循环装置包括排气室(20)和用于相应的气缸(13)的分配通道(24)。排气室(20)连接至发动机的排气通道(16),并且来自排气通道(16)的排气被引入排气室(20)中。分配通道(24)将排气室(20)连接至用于相应的气缸(13)的进气分支通道(14)以使排气再循环回到进气分支通道(14)。分配通道(24)中的每个分配通道的第一部分的流动通道面积小于分配通道(24)中的每个分配通道的第二部分的流动通道面积。第一部分连接至对应的进气分支通道(14),并且第二部分连接至排气室(20)。

    内燃机进气管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43252B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680030089.X

    申请日:2006-09-04

    Inventor: 宫地义博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进气管,包括:主流路(22),其允许引入内燃机的空气在其内部流过;第一分支流路(23),其从所述主流路(22)分出,并与#2气缸、#4气缸和#6气缸连通;第二分支流路(24),其从所述主流路(22)分出,并与#1气缸、#3气缸和#5气缸连通;以及分隔壁(31),其可将所述第一分支流路(23)与所述第二分支流路(24)分隔开。所述分隔壁(31)具有面向所述主流路(22)的端部(32),并且所述端部(32)被制成球形表面。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提供进气效率得到充分改善的内燃机进气管。

    内燃机的排气结构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515846U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20603215.3

    申请日:2013-09-27

    Inventor: 宫地义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排气结构。该结构为,与排列成一列的2×n个气缸分别连通并形成在气缸盖上的2×n个排气口中,与气缸列中的第一个至第n个气缸连通的n个列头侧的排气口相互间保持等间距地从各自连通的气缸延伸至气缸盖上的排气侧开口区域,并在该区域的上半部沿平行于气缸列的方向保持等间距地开口;与气缸列中的第n+1个至第2×n个气缸连通的n个列尾侧的排气口相互间保持等间距地从各自连通的气缸延伸至排气侧开口区域,并在该区域的下半部沿平行于气缸列的方向保持等间距地开口,且n个列头侧的排气口与n个列尾侧的排气口长度相同,n为正整数。基于该结构,能使各气缸的排气口具有相同的排气阻力和冷却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