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遮阳板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335348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610512138.9

    申请日:2016-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遮阳板,该车辆用遮阳板包括借助支承臂支承于车辆顶部的遮阳板主体和安装于遮阳板主体的表面侧的化妆镜部件。并且,该车辆用遮阳板包括连结构件,该连结构件呈带状或绳状,在化妆镜部件自遮阳板主体脱落时将遮阳板主体和化妆镜部件连结成保持规定的分开状态。

    车辆用遮阳板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335348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512138.9

    申请日:2016-06-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3/02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遮阳板,该车辆用遮阳板包括借助支承臂支承于车辆顶部的遮阳板主体和安装于遮阳板主体的表面侧的化妆镜部件。并且,该车辆用遮阳板包括连结构件,该连结构件呈带状或绳状,在化妆镜部件自遮阳板主体脱落时将遮阳板主体和化妆镜部件连结成保持规定的分开状态。

    车辆内装部件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297655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710751492.1

    申请日:2017-08-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78 B60J5/0468 B60N2/793 B60R21/0428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侧面碰撞的情况下能够确实地保护车辆乘员的车辆内装部件。车辆内装部件(1)包括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扶手(70)以及内装部组成部件(60),该扶手(70)包括车辆内侧边缘部(70N)和车辆外侧边缘部(70T),扶手(70)在至少车辆内侧边缘部(70N)和车辆外侧边缘部(70T)处从上侧安装于内装部组成部件(60)。车辆内侧边缘部(70N)和车辆外侧边缘部(70T)中的一者以比车辆内侧边缘部(70N)和车辆外侧边缘部(70T)中的另一者相对更容易的方式安装于内装部组成部件(60)。

    车辆用遮阳板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335347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507038.7

    申请日:2016-06-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3/0213 B60J3/0226 B60J3/02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遮阳板,其包括遮阳板主体和支承臂,遮阳板主体包括用于将支承臂支承为能够绕沿着遮阳板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的轴承部。并且,在轴承部形成有沿与遮阳板主体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长孔,且在长孔的一端侧设有用于将支承臂支承为能够转动的保持部。而且,在规定值以上的力沿遮阳板主体的纵向宽度方向作用时,保持部进行塑性变形和/或弹性变形,支承臂自长孔的一端侧沿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使遮阳板主体相对于支承臂位移。

    车辆内装部件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297655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710751492.1

    申请日:2017-08-28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侧面碰撞的情况下能够确实地保护车辆乘员的车辆内装部件。车辆内装部件(1)包括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扶手(70)以及内装部组成部件(60),该扶手(70)包括车辆内侧边缘部(70N)和车辆外侧边缘部(70T),扶手(70)在至少车辆内侧边缘部(70N)和车辆外侧边缘部(70T)处从上侧安装于内装部组成部件(60)。车辆内侧边缘部(70N)和车辆外侧边缘部(70T)中的一者以比车辆内侧边缘部(70N)和车辆外侧边缘部(70T)中的另一者相对更容易的方式安装于内装部组成部件(60)。

    车辆用遮阳板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335347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610507038.7

    申请日:2016-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遮阳板,其包括遮阳板主体和支承臂,遮阳板主体包括用于将支承臂支承为能够绕沿着遮阳板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的轴承部。并且,在轴承部形成有沿与遮阳板主体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长孔,且在长孔的一端侧设有用于将支承臂支承为能够转动的保持部。而且,在规定值以上的力沿遮阳板主体的纵向宽度方向作用时,保持部进行塑性变形和/或弹性变形,支承臂自长孔的一端侧沿其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使遮阳板主体相对于支承臂位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