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大直径复合结构桩加固地基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07227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888445.2

    申请日:2015-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00 E02D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大直径复合结构桩加固地基施工方法,它适用于“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尤其在缺乏持力层或持力夹层”的深厚软弱地基加固,它先对待施工区域的地基条件进行分析,确定该区域的软弱土层的层组划分和各层物理力学性质;随后随后进行针对性的施工方案设计,然后在待施工区域打设由内层桩体、中层网筒和外层透水土工膜构成的加固桩,加固桩底端伸入到软弱地基中不少于10m,加固桩施工完毕后,在加固桩顶端浇筑桩帽,铺设复合垫层并进行路基填筑,最后进行上部结构层施工。本施工方法适合于解决各种复杂困难条件下尤其是严重缺乏持力层的深厚软土地基的加固难题,而且可使桩体根数更少,固结周期更短,施工进度更快,造价更低。

    一种新型侧阻式复合加固地基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07230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891756.4

    申请日:2015-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10 E02D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侧阻型复合加固地基施工方法,它适用于“在15m左右深度范围内缺乏良好桩端持力层,但在20m深度范围内存在侧阻叠加效应足以满足承载力和沉降控制要求的多层良好持力夹层”的深厚软土地基加固,它先对待施工区域的地基条件进行分析,确定该区域的软弱土地基是否符合该工法的上述施工条件;随后进行针对性的施工方案设计,然后在待施工区域打设由内层桩体、中层网筒和外层透水土工膜构成的加固桩,加固桩底端伸入到软弱地基中不少于20m,且在此深度范围内穿越多层良好持力夹层,加固桩顶端伸出地层面外,加固桩施工完毕后,在加固桩顶端铺设复合垫层并进行路基或场坪填筑,最后进行上部结构层施工。

    一种新型悬浮式复合加固地基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07228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888620.8

    申请日:2015-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00 E02D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悬浮型复合加固地基施工方法,它是一种适用于“在20m甚至更深深度范围内严重缺乏良好持力端层或持力夹层”的深厚软土地基的加固工法,它先对待施工区域的地基条件进行分析,确定该区域的软弱土地基是否复合上述施工条件;随后进行针对性的施工方案设计,然后在待施工区域打设由内层桩体、中层网筒和外层透水土工膜构成的加固桩,加固桩底端伸入到软弱地基中不少于10m,加固桩施工完毕后,在加固桩顶端铺设复合垫层并进行路基填筑,最后进行上部结构层施工。本新型施工方法适合于解决“在20m甚至更深深度范围内严重缺乏良好持力端层或持力夹层”的深厚软土地基的加固难题。

    地铁换乘车站连接节点结构以及连接节点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13253B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610338073.0

    申请日:2016-05-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铁施工,提供一种地铁换乘车站连接节点结构,包括竖立的连续墙以及设置于连接墙其中一侧的先期施做底板,还包括后期施做第一底板以及后期施做第二底板,后期施做第一底板与后期施做第二底板均设置于连续墙的另一侧,后期施做第一底板靠近连续墙处具有低于先期施做底板的弯折支撑部,后期施做第二底板安设于弯折支撑部上且穿过连续墙的上端部与先期施做底板连接;还提供一种施工方法。本发明的后期施做第二底板安设于后期施做第一底板的弯折支撑部上,通过弯折支撑部对其的支撑作用可以消除后期施做第二底板与先期施做底板之间的沉降差,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结构与受力均非常均衡,另外这种结构方式可以大大降低两者之间渗漏水的产生。

    地铁换乘车站连接节点结构以及连接节点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13253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38073.0

    申请日:2016-05-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铁施工,提供一种地铁换乘车站连接节点结构,包括竖立的连续墙以及设置于连接墙其中一侧的先期施做底板,还包括后期施做第一底板以及后期施做第二底板,后期施做第一底板与后期施做第二底板均设置于连续墙的另一侧,后期施做第一底板靠近连续墙处具有低于先期施做底板的弯折支撑部,后期施做第二底板安设于弯折支撑部上且穿过连续墙的上端部与先期施做底板连接;还提供一种施工方法。本发明的后期施做第二底板安设于后期施做第一底板的弯折支撑部上,通过弯折支撑部对其的支撑作用可以消除后期施做第二底板与先期施做底板之间的沉降差,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结构与受力均非常均衡,另外这种结构方式可以大大降低两者之间渗漏水的产生。

    一种新型端承型复合加固地基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50513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88316.3

    申请日:2015-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端承型复合加固地基施工方法,它适用于对“15m深度左右具有稳定可靠持力端层,而持力端层以上以深厚软土层为主”的深厚软土地基加固,它先对待施工区域的地基条件进行分析,确定该区域的软弱土地基是否满足该工法的上述施工条件;随后进行针对性的施工方案设计,然后在待施工区域打设由内层桩体、中层网筒和外层透水土工膜构成的加固桩,加固桩底端嵌入到稳定持力端层中,加固桩顶端伸出地层面外,加固桩施工完毕后,在加固桩顶端铺设复合垫层并进行路基坪填筑,最后进行上部结构层施工。本施工方法适合于解决“只在15m左右深度附近找到一层可靠稳定的桩端持力端层,而持力端层以上以深厚软土层为主”的深厚软土地基加固难题。

    一种管线悬吊托架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159649U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20896343.5

    申请日:2016-08-18

    Inventor: 熊竺 杨燕伟 叶丹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线悬吊托架,包括托架立杆、托架横杆、吊篮和悬挂吊杆,所述托架立杆的底部与冠梁顶设置的钢板固定连接,托架立杆的顶部与托架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托架横杆的另一端通过悬挂吊杆与吊篮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吊篮内放置管线。本实用新型通过简易钢结构进行焊接拼装,利用吊篮法进行管线的悬吊,可根据管线的走向对每一个管线悬吊托架的宽度和高度进行合理配置,制作简单,可保证基坑施工及管线回迁挖掘时原位管线的安全。

    一种旋挖钻辅助卸渣简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246064U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20908184.6

    申请日:2016-08-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挖钻辅助卸渣简易装置,包括切削锥头、刀盘、支撑体、底座,所述刀盘的一面与切削锥头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面与支撑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体的另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简易钢结构进行焊接拼装而成,通过钻头与旋挖钻机辅助卸渣装置的相互作用使得钻头内壁挤压密实后附着的泥岩或粉砂岩被刀盘切削,从而产生松动,再通过钻头的竖向机械运动,可将内壁附着的土体全部卸除,施工效率高,噪音低,实施效果良好。

    一种旋挖钻机辅助卸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936414U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20902304.1

    申请日:2016-08-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挖钻机辅助卸渣装置,包括刀盘、支撑体、底座,所述支撑体一端与刀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简易钢结构进行焊接拼装,通过钻头与该装置的相互作用使得钻头内壁挤压密实后附着的老硬粘土被刀盘切削,从而产生松动,再通过钻头的竖向机械运动,可将内壁附着的土体全部卸除,施工效率高,噪音低,实施效果良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