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30764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286722.9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方法,所述评价方法先通过水质评价指标的实测数据和生态评价指标的实测数据判断采样点所在区域的水质情况,根据采样点周围环境情况确定出参考点和受损点,之后根据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以及底栖动物的各项指标计算出每个采样点的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得分,并依此划分出采样点的水生生物完整性等级。本发明所述评价方法可以更全面客观的反映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情况,提高了河流健康评价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47422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86765.7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沉积物污染水平的综合评价方法,所述综合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监测断面,获取沉积物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实测数据;(2)基于重金属的实测数据,计算重金属污染指数并进行分级,进而计算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3)结合多环芳烃沉积物质量标准法和多环芳烃的实测数据,对多环芳烃单体化合物进行评价并分级,进而计算多环芳烃综合污染指数;(4)结合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和多环芳烃综合污染指数,计算得到沉积物综合污染指数,即实现对沉积物污染水平的综合评价。本发明提供的综合评价方法将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指标统一起来,明确了各指标污染物的权重和标准化数值,保证了沉积物质量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0887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54585.X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湖泊/水库水体与沉积物污染叠加风险区识别方法,方法包括:确定监测点位,获取水体和沉积物中水质指标实测数据;计算水体水质指数及沉积物综合污染指数;获得水质指数和沉积物污染指数的空间分布栅格数据;将研究区划分成若干个子区域得到子区域网格属性表,将空间分布栅格数据值赋值子区域网格属性表上,进而获得具有水质指数和沉积物综合污染指数数据的子数据集;进行空间自相关计算,进而获得水质指数和沉积物综合污染指数空间相关性数据;得水体与沉积物污染叠加风险区,即实现对水体与沉积物污染叠加风险区的识别。本发明实现湖泊/水库环境污染风险的综合评价,保证了湖泊环境质量评价的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0599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37046.4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高通量定性分析方法,所述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测样品过滤,进行在线固相萃取,得到富集后样品,之后进行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数据库对比,分析判断得知待测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本发明提供的分析方法能够简单快速富集样本中微量有机污染物,无需购买标准品即可实现对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高通量分析,具有准确度高、经济性好、便捷性好、花费时间短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60081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86570.2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CN) , 清华大学(CN)
IPC: G06Q10/06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随机森林优选水质指标的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包括:确定河流断面和水质指标,获取实测数据集,并计算水质指数数据集;将水质指数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预测集;基于训练集构建训练模型;基于预测集构建预测模型,预测水质指数并评价训练模型性能;基于训练结果和评价结果,依据贡献度的排序,确定优选水质指标;基于优选水质指标计算水质指数数据集;逐步减少优选水质指标的个数,计算水质指标数据集;逐一评价不同个数优选水质指标的预测结果,确定最优水质指标;利用最优水质指标计算河流的水质指数,即实现水质综合评价。所述方法兼顾了水质评价的准确性和经济性,尽可能减少了对非关键指标的观测,降低了评价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86991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211576590.3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01J20/22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0 , C02F101/22 , C02F101/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阴离子粘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阴离子粘土材料的化学通式为[M(II)1‑xM(III)x(OH)2]x+(An‑)x/n·mD,其中,M(II)为二价金属阳离子,M(III)为三价金属阳离子,0<x<1,An‑为阴离子,D为封端剂,所述封端剂选自三乙胺、三乙醇胺以及次氮基三乙酸中的一种;所述阴离子粘土材料的具体结构包括:具有层状结构的双金属氢氧化物骨架;和结合在所述双金属氢氧化物骨架层间的封端剂半亲水性膜;和通过静电作用游离在所述双金属氢氧化物骨架层间的可交换态阴离子。该阴离子粘土材料对不同种类的阴离子具有选择吸附作用,且吸附后阴离子粘土材料的易于脱附可进行多次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02041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1650001.1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01J20/22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贵金属回收的改性金属有机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锆盐、芳香酸类有机化合物与溶剂混合,进行反应,得到金属有机层前驱体;将金属有机层前驱体、卟吩化合物与溶剂混合,进行反应,得到所述改性金属有机吸附剂。该制备方法将锆盐、芳香酸类有机化合物在溶剂中原位聚合,采用后修饰的方法负载卟啉环,制得的改性金属有机吸附剂具有负载稳定性强,吸附速率快,选择性强,吸附容量大的优异性能。并且,生产原料成本低,工艺简便,便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34506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04315.3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12N11/14 , C12N9/06 , C12P3/00 , C02F3/34 , C02F101/16
Abstract: 一种用于还原硝酸盐产氨的固定化酶复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其在光‑生物协同催化NO3‑还原产NH3的方法应用,所述应用包括将生物催化剂固定在光催化剂上得到的固定化酶复合物、电子供体与含有NO3‑的反应液混合,在厌氧环境以及光照条件下进行光‑生物协同催化还原NO3‑产NH3的反应。所述应用将光催化与生物催化相结合,将太阳能高效转化为化学能,协同催化还原污水中的NO3‑生成具有高价值的NH3,是一种新的生物储能方式;本发明的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固定化后的氮还原酶,在多次循环后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性能,具有较大的应用潜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44592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31580.4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IPC: C25B1/02 , C25B3/07 , C25B3/26 , C25B1/50 , C25B9/19 , C25B15/02 , C25B15/027 , C25B15/08 , C12M1/107 , C12M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高压电化学技术的CO2气体高值转化设备,该设备包括加热装置、密封壳体、工作电极、对电极、参比电极和搅拌装置,加热装置被设置成包围密封壳体,密封壳体设置有阴极腔室和阳极腔室,在阴极腔室中包含同型产乙酸菌或产甲烷菌,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由密封壳体的顶盖外部延伸到阴极腔室内,对电极由密封壳体的顶盖外部延伸到阳极腔室内,搅拌装置分别由密封壳体的顶盖外部延伸到阴极腔室和阳极腔室内,在密封壳体的顶盖上设置有进出液口和进出气口,进出液口和进出气口与阴极腔室和阳极腔室连通。该设备例如以水和CO2/CO作为原料,通过微生物电合成制备高价值的化学品。
-
公开(公告)号:CN116173965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039511.3
申请日:2023-01-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01J23/78 , B09B3/38 , C02F1/72 , C02F101/3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固体废弃物的多反应中心类芬顿催化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氧化钙含量大于50wt.%的高钙高炉矿渣与钢铁冶炼残渣混合得到混合粉体;将所述混合粉体与零价铁和氧化亚铜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物1;将水合硅酸盐溶液、激活剂和水混合均匀,制得澄清透明的混合物2;将所述混合物1和所述混合物2混合均匀,固化后即得所述类芬顿催化材料。本申请通过首次提出的限温、限时的限制性养护过程干预材料冗余物化稳定性,通过长程无序聚合同步负载过渡金属元素实现铁铜双金属反应中心活性位点。在提升碱激发无机胶凝材料催化性能的同时,实现多种固体废弃物材料的同步消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