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9323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413360.3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苏州南智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光纤感测技术裂缝变形监测的双向位移装置及方法,涉及技裂缝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双向位移计和数据处理单元;双向位移计包括横向位移计和竖向位移计,横向位移计和纵向位移计组合形成90度夹角并布设在待监测裂缝处,横向位移计和纵向位移计分别用于监测待监测裂缝的横向和纵向变形;在双向位移计和数据处理单元之间连接有数据采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接收自数据处理单元发出的指令后采集经过横向位移计和纵向位移计的光波波长并发出,数据处理单元接收自数据采集单元发送的数据并将波长变化量转化为位移值,该位移装置能够监测二维方向的裂缝变形,适用于各种极端环境下掌握裂缝变形的大小和方向并实现实时精准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60189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086863.6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CN)
IPC: G08B13/12 , G08B13/1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铁隧道异物侵限和周界侵入自动化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利用可调制激光信号获取后向散射光电数据;利用所述后向散射光电数据得到高铁隧道异物侵限和周界侵入自动化监测结果,通过将分布式振动感测光缆安装在隧道结构内,利用隧道异物侵限和周界侵入点输入脉冲与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延迟来判断干扰点的位置,实现了隧道运营期异物侵限和周界侵入长距离分布式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30862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11189989.4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埋式感测光缆穿越高铁隧道变形缝的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沿隧道纵向分布钢筋绑扎感测光缆;ii.隧道变形缝先浇侧结构端部架立布设弹簧状钢套管;iii.隧道变形缝先浇侧结构端部预留圆盘状凹槽;iv.感测光缆通过弹簧状钢套管与隧道变形缝后浇侧结构连接。本发明可在变形缝圆盘状凹槽中实现光缆的长度冗余,提高了光缆在变形缝开闭、错动时的协调变形能力,降低了隧道运营期变形缝两侧结构相对位移导致的感测光缆的断裂风险,并且采取的保护措施可实施性强,成本低,对隧道主体结构施工影响小。
-
公开(公告)号:CN110737057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010635.9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拱顶变形缝处抗震光缆留取余量装置,包括安装于隧道拱顶之间变形缝上的方形外壳,安装于方形外壳内的圆形壳体;在所述圆形壳体上部设有槽道,槽道下方连接支柱和轻质弹簧,所述支柱上均匀分布倒刺钢片;所述圆形壳体下部设有固定钢片,固定钢片上形成供支柱穿过的圆孔;所述固定钢片下方连接硬质弹簧。本发明可以有效地适应隧道拱顶变形缝的距离的扩大,为隧道行车安全监测解决了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455210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45553.2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京沈铁路客运专线京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埋入式光纤的高铁隧道形位感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沿隧道拱顶纵向预埋温敏光缆、沿隧道拱顶外侧水泥砂浆保护层内预埋振动感测光缆、沿隧道环向预埋光纤光栅混凝土应变计、将光纤感测元件连接至解调仪并将感测数据传输至服务器、分析隧道的渗漏、火灾、异常侵入、环向内力情况并实施报警。本发明可以实时、准确地感测并识别隧道渗漏、火灾、异常侵入等事件的发生时间和位置,可以对隧道环向内力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感测,解决了现有隧道病害监测方法依赖于人工并且具有滞后性的问题;解决了现有隧道内力监测系统可靠性差、数据精度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31666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70043.6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
Inventor: 姜博龙 , 赵斗 , 胡叙洪 , 李爱东 , 张舵 , 王然 , 杨涛 , 郑钰胜 , 罗洪春 , 胡文林 , 谭新宇 , 陈江雪 , 何宾 , 王少林 , 宋哲男 , 刘冀钊 , 齐春雨 , 谭大正 , 刘志雄 , 叶少敏 , 刘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擦发电及俘能的动力吸振器及浮置板轨道,所述动力吸振器包括:密封的壳体及安装在壳体内的吸振器,所述壳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座、圆筒壁和上盖,底座、圆筒壁和上盖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在底座和上盖的两侧靠近边缘处都各设有一个螺孔,两根螺纹杆分别穿过底座和上盖两侧的螺孔竖直安装在壳体上;在壳体内部中央竖直安装有导滑杆;所述吸振器包括上电极、下电极、中间电极、摩擦内层、摩擦外层、上弹簧、下弹簧和垫高环;所述浮置板轨道包括混凝土层、浮置板道床、钢轨、扣件以及所述的动力吸振器,动力吸振器设置在所述钢轨下面的浮置板道床内,沿铁路线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动力吸振器的底座安装在混凝土层上。
-
公开(公告)号:CN11796738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749533.5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海岩 , 白鸿国 , 马志富 , 叶少敏 , 吴小策 , 李彬 , 苏哿 , 张弛 , 曾青 , 刘海达 , 赵青 , 赵铎 , 孙一鸣 , 霍思逊 , 舒文力 , 马庆 , 王慧慧 , 白康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喷洒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施工用粉尘剂摆动式喷洒车,包括牵引车,所述牵引车上设置有罐体,所述罐体的内腔设置有混合组件,所述罐体的后侧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的顶端设置有机壳,所述机壳的内腔设置有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的顶端延伸至机壳的顶端并固定安装有旋转板。该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粉尘剂喷洒装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能对粉尘剂与清水进行混合搅拌,需要在将粉尘剂与清水在罐体外部混合搅拌之间在灌注到罐体的内部,操作复杂麻烦,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准备工作以及喷洒装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依靠人工来不断的改变喷管的角度,从而实现除尘剂喷洒的角度,增加了使用者工作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7841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650874.0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铁隧道的变形缝形变自动化监测系统及方法,涉及铁路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沿隧道变形缝安装多个传感器监测点并同时上传监测数据;光纤光栅解调仪将数据转换后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将接受的数据归类整合为两组数列上传第一预测模型;由第一预测模型得出表征变形缝横向位移量的第一预测概率和表征变形缝竖向位移量的第二预测概率;由可视化模块显示第一预测概率和第二预测概率的折线图。本发明通过多个监测点将变形缝分割为多个等距小段,每个监测点能够分别监测变形缝局部的横向位移量和竖向位移量;若有任一数值超过阈值,则证明异常数值对应的变形缝监测点处存在横向或是竖向位移量过大。
-
公开(公告)号:CN11853166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970043.6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
Inventor: 姜博龙 , 赵斗 , 胡叙洪 , 李爱东 , 张舵 , 王然 , 杨涛 , 郑钰胜 , 罗洪春 , 胡文林 , 谭新宇 , 陈江雪 , 何宾 , 王少林 , 宋哲男 , 刘冀钊 , 齐春雨 , 谭大正 , 刘志雄 , 叶少敏 , 刘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擦发电及俘能的动力吸振器及浮置板轨道,所述动力吸振器包括:密封的壳体及安装在壳体内的吸振器,所述壳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座、圆筒壁和上盖,底座、圆筒壁和上盖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在底座和上盖的两侧靠近边缘处都各设有一个螺孔,两根螺纹杆分别穿过底座和上盖两侧的螺孔竖直安装在壳体上;在壳体内部中央竖直安装有导滑杆;所述吸振器包括上电极、下电极、中间电极、摩擦内层、摩擦外层、上弹簧、下弹簧和垫高环;所述浮置板轨道包括混凝土层、浮置板道床、钢轨、扣件以及所述的动力吸振器,动力吸振器设置在所述钢轨下面的浮置板道床内,沿铁路线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动力吸振器的底座安装在混凝土层上。
-
公开(公告)号:CN11773923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49355.6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海岩 , 白鸿国 , 马志富 , 叶少敏 , 吴小策 , 李彬 , 苏哿 , 张弛 , 曾青 , 赵青 , 孙长升 , 赵铎 , 元腾飞 , 王智勇 , 舒文力 , 王慧慧 , 马庆 , 陈有聪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扫描平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体化隧道三维激光扫描平台,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顶端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顶端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端设置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内腔设置有收纳组件,所述收纳组件的顶端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顶端设置有扫描仪,所述防护箱的顶端后侧铰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前端通过锁扣可拆卸的锁紧连接在防护箱的顶端前侧。该一体化隧道三维激光扫描平台通过防护箱与防护板的共同作用,可实现对扫描仪的防护,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激光扫描平台不具备对激光扫描仪的防护结构,导致在运输的过程中扫描仪经常会受到直接撞击而出现损坏的情况,缩短了扫描仪使用寿命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