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井下透水巷道管状水域中航行避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63512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210470323.8

    申请日:2012-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井下透水巷道管状水域中航行避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航行装置,所述航行装置包括水密舱、非水密舱、可伸缩折倒的导向机构、水下推进机构、调整水舱系统,航行装置驶入水中后,启动水下推进机构,通过调整水舱系统调节航行装置以适当的正浮力使导向机构接触巷道顶部,保持在巷道内贴顶航行。本发明选择了障碍物相对较少的航区,降低了驾驶操纵难度,在管道状水域行驶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同时由于顶部区域障碍物相对较少,安全性可靠性较高。

    一种在井下透水巷道管状水域中航行避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63512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470323.8

    申请日:2012-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井下透水巷道管状水域中航行避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航行装置,所述航行装置包括水密舱、非水密舱、可伸缩折倒的导向机构、水下推进机构、调整水舱系统,航行装置驶入水中后,启动水下推进机构,通过调整水舱系统调节航行装置以适当的正浮力使导向机构接触巷道顶部,保持在巷道内贴顶航行。本发明选择了障碍物相对较少的航区,降低了驾驶操纵难度,在管道状水域行驶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同时由于顶部区域障碍物相对较少,安全性可靠性较高。

    矿用两栖自主救生装置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991115U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220614373.4

    申请日:2012-1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两栖自主救生装置,它包括有水密舱、非水密舱、压载水舱、水下推进机构、陆地行进机构和顶部导向机构,所述的水密舱内设有控制矿用两栖自主救生装置行驶的驾驶室;所述的非水密舱有两个,分别位于水密舱的前、后部;所述的压载水舱位于水密舱左右两侧的上部;所述的水下推进机构有两个,分别位于水密舱左右两侧的中下部,所述的陆地行进机构位于水密舱下方;所述的水下推进机构和陆地行进机构由驾驶室的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的顶部导向机构位于水密舱的顶部的中纵线上。该装置具备水中行驶和陆地行进的功能,操作简单方便,避障能力强,能在狭小、黑暗及环境复杂的透水巷道中由单人驾驶行进,进行物品输送和人员救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