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艉登标平台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56212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110903449.9

    申请日:2021-0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艉登标平台结构,设于船舶艉封板外侧,其底部沿主船体底部线型,顶部为平台,宽度延伸到舷边,尾端中部为圆弧结构,以便靠标;结构型式包括顶板结构、底板结构和端壁结构,端壁结构设置于尾端,上下分别与顶板结构和底板结构连接;顶板结构包括顶板和设置于顶板下表面的顶板加强结构;底板结构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上表面的底板加强结构,其中,底板沿主船体底部型线延伸;端壁结构包括端壁和端壁加强结构。本发明作为浮标作业时的登标通道,实现浮标的定期维护、应急抢修时的快速登标功能,同时能够避免浮标在作业时直接碰撞主船体;平台结构在尾端中部为圆弧结构,其半径与浮标半径一致,以便靠标,实现快速登标。

    提高船舶强力甲板下舷侧大开口区域总纵强度的结构型式

    公开(公告)号:CN11431309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0015259.8

    申请日:2022-0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船舶强力甲板下舷侧大开口区域总纵强度的结构型式,该结构型式用于强力甲板下舷侧外板上设有大开口的钢质海船上;所述结构型式包括强力甲板骨架、舷侧外板骨架及纵壁板骨架,所述纵壁板骨架设置于大开口区域肋位、位于舷侧外板内侧;所述强力甲板骨架、舷侧外板骨架及纵壁板骨架均为纵骨架式,各骨架之间进行有效连接形成横向强框架。本发明为提高钢质海船强力甲板下舷侧大开口区域的船体梁总纵强度,在大开口区域设置了纵壁板,纵壁板骨架与强力甲板骨架、舷侧外板骨架均设计为纵骨架式,各骨架间有效连接,形成横向强框架;通过优化设计各骨架构件尺寸,该结构型式可提高大开口区域的船体梁总纵强度。

    一种船用艉登标平台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56212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903449.9

    申请日:2021-0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艉登标平台结构,设于船舶艉封板外侧,其底部沿主船体底部线型,顶部为平台,宽度延伸到舷边,尾端中部为圆弧结构,以便靠标;结构型式包括顶板结构、底板结构和端壁结构,端壁结构设置于尾端,上下分别与顶板结构和底板结构连接;顶板结构包括顶板和设置于顶板下表面的顶板加强结构;底板结构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上表面的底板加强结构,其中,底板沿主船体底部型线延伸;端壁结构包括端壁和端壁加强结构。本发明作为浮标作业时的登标通道,实现浮标的定期维护、应急抢修时的快速登标功能,同时能够避免浮标在作业时直接碰撞主船体;平台结构在尾端中部为圆弧结构,其半径与浮标半径一致,以便靠标,实现快速登标。

    船舶双层底结构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802589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0485171.2

    申请日:2022-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双层底结构,包括船外底板、船内底板、轴隧纵壁板、轴隧纵壁板桁材和中桁材,轴隧纵壁板的底部与船外底板连接,轴隧纵壁板桁材与轴隧纵壁板连接,船内底板包括水平设置的顶板以及位于顶板两侧的两斜板,斜板的一端与船外底板内侧固定连接,斜板的另一端与顶板的底面连接,顶板的两侧端面分别与其两侧的轴隧纵壁板桁材通过圆弧过渡连接,中桁材的两端分别与顶板中部和船外底板中部连接。本发明提出的船舶双层底结构,通过对常规的双层底型式进行特别处理,确保该双层底下能正常施工,并与周边结构形成完整的框架,解决了大型公务船的艉轴出口舱段常规双层底型式无法施工的问题。

    船舶双层底结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0258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85171.2

    申请日:2022-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双层底结构,包括船外底板、船内底板、轴隧纵壁板、轴隧纵壁板桁材和中桁材,轴隧纵壁板的底部与船外底板连接,轴隧纵壁板桁材与轴隧纵壁板连接,船内底板包括水平设置的顶板以及位于顶板两侧的两斜板,斜板的一端与船外底板内侧固定连接,斜板的另一端与顶板的底面连接,顶板的两侧端面分别与其两侧的轴隧纵壁板桁材通过圆弧过渡连接,中桁材的两端分别与顶板中部和船外底板中部连接。本发明提出的船舶双层底结构,通过对常规的双层底型式进行特别处理,确保该双层底下能正常施工,并与周边结构形成完整的框架,解决了大型公务船的艉轴出口舱段常规双层底型式无法施工的问题。

    提高船舶强力甲板下舷侧大开口区域总纵强度的结构型式

    公开(公告)号:CN11431309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15259.8

    申请日:2022-0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船舶强力甲板下舷侧大开口区域总纵强度的结构型式,该结构型式用于强力甲板下舷侧外板上设有大开口的钢质海船上;所述结构型式包括强力甲板骨架、舷侧外板骨架及纵壁板骨架,所述纵壁板骨架设置于大开口区域肋位、位于舷侧外板内侧;所述强力甲板骨架、舷侧外板骨架及纵壁板骨架均为纵骨架式,各骨架之间进行有效连接形成横向强框架。本发明为提高钢质海船强力甲板下舷侧大开口区域的船体梁总纵强度,在大开口区域设置了纵壁板,纵壁板骨架与强力甲板骨架、舷侧外板骨架均设计为纵骨架式,各骨架间有效连接,形成横向强框架;通过优化设计各骨架构件尺寸,该结构型式可提高大开口区域的船体梁总纵强度。

    轻型超尖瘦铸钢艏柱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709836U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21279075.5

    申请日:2020-0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型超尖瘦铸钢艏柱,包括第一铸钢件、第二铸钢件、第一平台、第二平台、外板、中桁材、第一平台横梁、中内龙骨以及肋板,其中,第一铸钢件下端与曲线结构的第二铸钢件上方连接,第一铸钢件和第二铸钢件的边缘均与外板连接,第一平台下方设置有第一平台横梁,第一铸钢件内部上方连接有第一平台横梁和中桁材,第一铸钢件中部连接有第二平台,第一铸钢件内部下方连接有中内龙骨和肋板,第一铸钢件与第一平台横梁、中桁材、第二平台、中内龙骨和肋板的接口区域之间均设置有内凹过渡区以减轻重量。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轻型超尖瘦铸钢艏柱,可用于超尖瘦艏部,配合各结构的连接,使其质量轻且结构稳定。

    一种船的尾部结构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750470U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20458459.6

    申请日:2015-06-30

    Abstract: 一种船的尾部结构,包括艉滚筒板、艉部主甲板、艉封板,所述艉滚筒板为圆弧形式,艉滚筒板的圆弧顶部高于艉部主甲板,艉滚筒板构成艉滚筒,艉封板一端与艉部主甲板通过艉滚筒板连成一体,艉封板另一端与船底板连接成一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船体结构代替艉滚筒设备,提高了经济效益,船体结构的清洗及更换更容易,保养及维修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