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86367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20351.0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nventor: 阎成 , 王博文 , 黄叙辉 , 刘大伟 , 马世鹏 , 邓晓曼 , 李聪健 , 洪兴福 , 彭鑫 , 田富竟 , 李多 , 徐涛 , 方亮 , 高鹏 , 张昌荣 , 张胜 , 张文 , 桑博 , 唐小力
IPC: G06F30/28 , G01M9/02 , G01M9/0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数字化运维系统,涉及风洞气动试验技术领域,包括:通过数字化运维系统内核构建的服务层;通过设备基础信息库和运维历史数据库构建的数据层;通过运维应用桌面端、三维演示桌面端、运维应用网页端构建的交互层。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洞数字化运维系统,用来实现风洞试验准备阶段的智能匹配、分析、处理和管控等功能。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洞数字化运维系统,实现风洞试验准备阶段的智能匹配、分析、处理和管控等功能;试验运行阶段的态势监测、故障诊断业务功能,支撑风洞的数字化运维业务功能开展。
-
公开(公告)号:CN118838196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320348.9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5B17/02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风洞半柔壁喷管应力场实时仿真方法,涉及半柔壁喷管应力场仿真领域,包括:基于有限元仿真模型和Modelica联合仿真得到降阶模型,并将降价模型封装为1D Modelica模型;在MWORKS软件中打开降阶模型,将半柔壁伺服电机模型、半柔壁机械运动模型对接,得到半柔壁1D机理子系统模型;在MWORKS软件中打开降阶模型,将半柔壁1D机理子系统模型与半柔壁喷管1D Modelica模型中的*.mo文件对接,集成为半柔壁整体系统模型,以基于半柔壁整体系统模型完成仿真;在MWORKS软件中进行仿真,可实时查看应力场计算结果。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风洞半柔壁喷管应力场实时仿真方法,无需关注模型的求解原理及过程,模型求解时会自动对已有方程进行规约求解,模型具有使用简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01029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420434.0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声速进发直连风洞试验的支撑系统及设计方法,涉及高速空气动力试验设备设计领域,包括:与风洞的投放机构框架相连的支撑平台;设置在支撑平台的上方,并靠近顺气流方向上游一侧的模型支撑装置;设置在支撑平台的上方,并靠近顺气流方向下游一侧的发动机台架;所述支撑平台沿顺气流方向下游设计用于满足投放距离的转折台。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超声速进发直连风洞试验的支撑系统及设计方法,该支撑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组装出适合超声速进发直连风洞试验和前导进气道试验的试验系统,同时以投放方式进入超声速流场,减小流场建立难度和超声速速气流对模型和发动机的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15575074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575688.7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实验空气动力学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速风洞通气模型内阻测量不确定度分析方法。本发明的高速风洞通气模型内阻测量不确定度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安装通气模型;安装测压耙;连接压力测量设备;进行高速风洞试验;计算来流静压;计算内流道出口马赫数;计算高速风洞通气模型内阻测量不确定度。本发明的高速风洞通气模型内阻测量不确定度分析方法,能够提供可靠的内阻测量不确定度,进而提高高速风洞试验结果可靠性,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575074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575688.7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实验空气动力学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速风洞通气模型内阻测量不确定度分析方法。本发明的高速风洞通气模型内阻测量不确定度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安装通气模型;安装测压耙;连接压力测量设备;进行高速风洞试验;计算来流静压;计算内流道出口马赫数;计算高速风洞通气模型内阻测量不确定度。本发明的高速风洞通气模型内阻测量不确定度分析方法,能够提供可靠的内阻测量不确定度,进而提高高速风洞试验结果可靠性,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539906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011390518.2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挠性喷管型面的静态调试方法,包括:根据挠性喷管型面,计算不同喷管型面下固联于挠性板上铰链点的空间坐标,并根据空间上两点间的位置关系计算得到各执行机构的第一伸长量;根据喷管实测型面,经计算出各执行机构的第二伸长量,通过将二者进行求差后,作为实测型面时各执行机构长度的调节量,对执行机构长度进行调节;再次测量出调整后的喷管型面数据,并与理论喷管型面求差,如果满足误差要求,则该型面静态完成,反之则返回至步骤二。本发明提供一种挠性喷管型面的静态调试方法,通过静态调试使得挠性喷管实际型面数据与气动设计型面数据控制在给定的误差范围内,从而可以有效提高风洞模拟马赫数的准度和流场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83499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11427152.1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F15B13/02 , F15B1/02 , F15B21/041 , F15B21/0423 , F15B21/048 , F15B1/26 , F15B19/00 , F15B20/00 , F16M3/00 ,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风洞液压设备保障的多功能移动油源系统,包括:油箱;并联有两个油泵的恒压式变量泵回路,其与所述油箱相连;自动伺服控制与手动节流调速并联回路,其分别与所述恒压式变量泵回路相连;被测油缸,其连接有加载油缸,所述被测油缸分别与自动伺服控制回路和手动节流调速回路相连;所述加载油缸连接有试验台加载回路,所述试验台加载回路与恒压式变量泵回路相连。本发明有为风洞液压设备应急备用、油缸加载试验、提供稳定拉力多种功能,同时本多功能移动油源系统操作方便,可根据需要灵活切换,发热少、效率高,工作可靠,在风洞液压设备运行保障中发挥关键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02781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71478.4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连续变滚转机构线缆保护方法。该线缆保护方法通过反馈单元和自动收线器实现,反馈单元安装在驱动装置上,自动收线器的转轮上缠绕测试线缆。模型的滚转角为0°时,自动收线器处于自然状态,转轮上缠绕有适当长度的测试线缆,当滚转机构转动后,滚转角绝对值变大,转轮转动,自动收线器向滚转轴方向伸出测试线缆;当滚转轴滚转角绝对值变小,自动收线器在卷黄作用下收回伸出的测试线缆。该线缆保护方法简单、运行可靠,能够确保测试线缆在一定的伸缩范围内收放自如,并进一步限定了风洞连续变滚转机构的安全滚转范围,既满足了滚转试验要求,又确保了测试线缆和风洞连续变滚转机构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014625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503790.8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锦州航星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六自由度平台的风洞纹影仪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风洞观察窗外的发射端系统和接收端系统;发射端系统包括:发射端支撑单元、发射端六自由度平台、发射端主镜系统、发射端反射镜系统和发射端光源狭缝系统;接收端系统包括:接收端支撑单元、接收端六自由度平台、接收端主镜系统、接收端反射镜系统和接收端刀口成像系统;本发明依靠视觉定位模块及PSD对准模块来控制六自由度平台进行光路对准,可以实现纹影仪系统对准定位智能化,从而缩短纹影仪调节时间,节省人力资源,提高风洞试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3964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20345.5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8 , G06F30/17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流压缩机性能模型构建方法,涉及轴流压缩机的仿真模拟设计领域,包括:S1、对基元级轴流压缩机的各部件进行分体建模;S2、计算各部件的效率损失,以通过反计算的方式得到基元级轴流压缩机的实际压升系数;S3、基于实际压升系数核算基元级轴流压缩机模型的出口气体参数,以完成对基元级轴流压缩机的参数评估和性能预测;S4、基于参数评估和性能预测的结果对各部件的组合进行参数配置,完成基压级轴流压缩机模型的封装;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流压缩机性能模型构建方法,解决了传统轴流压缩机仿真模型无法进行级间分析,只能进行设备整体分析,性能预测方法粗糙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