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80014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194885.9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升民用AIS冲突报文解析率的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利用至少两幅天线同时接收多个有组织区域发出的民用AIS信号,天线之间存在一定间隔;对不同天线在同一时刻接收到的民用AIS信号进行多次移相加权合成得到多个合成信号;根据多个合成信号幅度谱的增强与衰减区域,解调出不同有组织区域的信号。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天线模块、信道模块、信号及信息处理模块和显控模块。适用于重要任务平台对大区域海域舰船目标的识别和监视,信号接收后通过多路移相加权处理,每路加权值不同,实现对不同空域信号的增强和减弱;从而使完全交织冲突的报文存在在某一路加权处理通路中被解析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94099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182916.2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成都天创微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隔离L波段收发无源环形组件及其工作方法,所述高隔离L波段收发无源环形组件包括由若干电桥、环形器和/或180°移相器构成的发射合成网络、接收合成网络和发射泄漏对消网络;其中,部分电桥、环形器和/或180°移相器在发射合成网络、接收合成网络和发射泄漏对消网络中复用。本发明能够实现在L波段通信设备发射信号的同时,可正常接收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08120964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1711174077.0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测试二次雷达本机时延数据提高测距精度的方法,利用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二次雷达系统的测距精度。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询问机和应答机将本机的射频电缆长度带来的延时存入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周期性地自动发送检测信号测试收发延时,动态测量引入现有系统测距误差的因素,将从发射通路发出经接收通路耦合回来的信号进行解码和延时测试,计算询问机和应答机本机各自的收发延时,将周期性测试的收发延时和安装时测试的射频电缆延时相加作为本机的内部延时;在询问应答机过程中各自扣除本机的内部延时,自动使用最新的内部延时数据,询问机将计算的最终延时除以2再乘以光速,对询问机与应答机之间的距离进行测距。
-
公开(公告)号:CN108120964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174077.0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测试二次雷达本机时延数据提高测距精度的方法,利用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二次雷达系统的测距精度。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询问机和应答机将本机的射频电缆长度带来的延时存入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周期性地自动发送检测信号测试收发延时,动态测量引入现有系统测距误差的因素,将从发射通路发出经接收通路耦合回来的信号进行解码和延时测试,计算询问机和应答机本机各自的收发延时,将周期性测试的收发延时和安装时测试的射频电缆延时相加作为本机的内部延时;在询问应答机过程中各自扣除本机的内部延时,自动使用最新的内部延时数据,询问机将计算的最终延时除以2再乘以光速,对询问机与应答机之间的距离进行测距。
-
公开(公告)号:CN11951126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081613.0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IPC: G01S13/7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超视距目标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雷达系统目标识别领域,所述方法应用于雷达系统的询问端和应答端,包括:所述询问端基于外界传输来的询问信息生成询问信号,并将所述询问信号传输至对流层散射信道;所述应答端从对流层散射信道处接收所述询问信号,并基于所述询问信号得到所述询问信息;所述应答端基于所述询问信息生成应答信息,以及基于所述应答信息生成应答信号,并将所述应答信号传输至所述对流层散射信道;所述询问端接收从所述对流层散射信道处传输来的信号,并基于接收到的信号得到所述应答信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超视距目标识别,识别过程高效、识别结果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5112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510081613.0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IPC: G01S13/7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超视距目标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雷达系统目标识别领域,所述方法应用于雷达系统的询问端和应答端,包括:所述询问端基于外界传输来的询问信息生成询问信号,并将所述询问信号传输至对流层散射信道;所述应答端从对流层散射信道处接收所述询问信号,并基于所述询问信号得到所述询问信息;所述应答端基于所述询问信息生成应答信息,以及基于所述应答信息生成应答信号,并将所述应答信号传输至所述对流层散射信道;所述询问端接收从所述对流层散射信道处传输来的信号,并基于接收到的信号得到所述应答信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超视距目标识别,识别过程高效、识别结果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818449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311740.7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IPC: G01S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雷达询问天线电轴与光电平台光轴的自动校准方法,涉及雷达校准领域,用以解决人工校准效率低、精度和使用场景受限的问题。本发明在光电平台光轴对准应答机基础上,触发询问机转台旋转以搜寻应答机能应答询问机的角度范围,据此来确定询问天线电轴较光电平台光轴偏离的角度和方向;询问机转台依据指示消除该偏离的角度和方向的旋转信号,自动对该偏离的角度和方向进行旋转消除以修正零位。本发明在触发后自动执行,校准过程无需人工干预,避免了人工校准引入的误差,提高了校准精度、效率和使用灵活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1844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311740.7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IPC: G01S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雷达询问天线电轴与光电平台光轴的自动校准方法,涉及雷达校准领域,用以解决人工校准效率低、精度和使用场景受限的问题。本发明在光电平台光轴对准应答机基础上,触发询问机转台旋转以搜寻应答机能应答询问机的角度范围,据此来确定询问天线电轴较光电平台光轴偏离的角度和方向;询问机转台依据指示消除该偏离的角度和方向的旋转信号,自动对该偏离的角度和方向进行旋转消除以修正零位。本发明在触发后自动执行,校准过程无需人工干预,避免了人工校准引入的误差,提高了校准精度、效率和使用灵活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40991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182916.2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成都天创微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隔离L波段收发无源环形组件及其工作方法,所述高隔离L波段收发无源环形组件包括由若干电桥、环形器和/或180°移相器构成的发射合成网络、接收合成网络和发射泄漏对消网络;其中,部分电桥、环形器和/或180°移相器在发射合成网络、接收合成网络和发射泄漏对消网络中复用。本发明能够实现在L波段通信设备发射信号的同时,可正常接收信号。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