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3356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09059.7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污水管网污染物分层特征的取样装置。本发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端面设置有安装板;采样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外侧并用于采集水样;升降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能够带动所述采样组件在竖直方向升降以实现对不同层面的水样进行采样;水样收集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侧,能够随着所述采样组件高度的变化而进行间歇性转动以实现将不同层面的水样进行分类收集;驱动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能够带动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和所述水样收集组件间歇性交替工作。本发明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提高了对水样的采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77610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1911153459.4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30 , C02F101/16
Abstract: 一种利用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装置,由厌氧氨氧化菌富集培育装置和连续流PN/A自养生物脱氮装置组成。厌氧氨氧化菌富集培育装置包括配水箱、药液桶、富集培育反应器和控制系统,连续流PN/A自养生物脱氮装置包括进水泵、PN/A反应器、沉淀池、污泥回流泵和排泥泵,进水泵抽取经过除碳前处理的城市污水,PN/A反应器底部设曝气装置,其气管与鼓风机连接,PN/A反应器的进口与进水泵连接,PN/A反应器的出口与沉淀池的进口连接,所述沉淀池底部的排泥管分别与排泥泵和污泥回流泵相连,排泥管和污泥回流泵相连的管道连接到进水泵和PN/A反应器连接的管道上。该装置启动速度块、出水硝酸盐浓度低、运行稳定,适用于城市污水生物脱氮。
-
公开(公告)号:CN113149359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63816.8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 C02F101/16 , C02F101/30 , C02F101/10
Abstract: 一种氮磷有机物高标准同步去除的城镇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包括悬浮床处理单元、介质耦合处理单元及过滤保障单元三个主体部分,且各主体部分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悬浮床处理单元通过进水管引入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过滤保障单元出水进入污水处理厂下一深度处理单元。所述悬浮床处理单元依次分为配水区、脱氮区和有机物去除区,所述介质耦合处理单元依次分为配水区、混凝反应区、磁介质加载反应区、絮凝反应区和沉淀分离区。该系统可实现氮磷的极限去除以及新兴污染物等有机物的高效去除,且具有水质适应性强、出水水质优,运作操作简单灵活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453944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447647.4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分离耦合主流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处理城市污水的装置及其运行方法,所述装置由高负荷碳分离反应池、第一沉淀池、主流厌氧氨氧化反应池、第二沉淀池和污泥厌氧消化产能单元五个主体部分组成,其中主流厌氧氨氧化反应池依次分为缺氧区、主PN/A区、氮抛光区和脱气区。本发明将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在高负荷碳分离反应池中被分离回收用于产能利用,污水中氮通过缺氧区的反硝化、主PN/A区的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和氮抛光区的多模式净化得以去除。该装置及运行方法具有污水潜能回收利用、运行稳定、出水水质优、能耗物耗低等优点,是适用城市污水处理的新装置及新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0776101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153459.4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30 , C02F101/16
Abstract: 一种利用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装置,由厌氧氨氧化菌富集培育装置和连续流PN/A自养生物脱氮装置组成。厌氧氨氧化菌富集培育装置包括配水箱、药液桶、富集培育反应器和控制系统,连续流PN/A自养生物脱氮装置包括进水泵、PN/A反应器、沉淀池、污泥回流泵和排泥泵,进水泵抽取经过除碳前处理的城市污水,PN/A反应器底部设曝气装置,其气管与鼓风机连接,PN/A反应器的进口与进水泵连接,PN/A反应器的出口与沉淀池的进口连接,所述沉淀池底部的排泥管分别与排泥泵和污泥回流泵相连,排泥管和污泥回流泵相连的管道连接到进水泵和PN/A反应器连接的管道上。该装置启动速度块、出水硝酸盐浓度低、运行稳定,适用于城市污水生物脱氮。
-
公开(公告)号:CN110422928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764187.5
申请日:2019-08-19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缺氧池精细化碳源投加控制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改变传统缺氧池碳源投加控制系统设计思路,主要通过缺氧区分区设计、第一缺氧区末端设置在线硝氮仪、第二缺氧区进口设置碳源投加点等的精细化设计和碳源投加量计算公式的科学确定,可解决现有缺氧池碳源投加控制系统缺乏精细化设计导致的碳源过量投加、碳源利用率低、碳源投加成本高、挤占好氧池池容、出水超标风险大、增加曝气能耗等运行问题。与现有碳源投加控制系统相比,本发明具有建设投资低、运行控制方法简单、进水碳源利用率高、外碳源无损耗、碳源投加量精确、碳源投加成本低、出水超标风险低、不受进水水质波动影响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98123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74318.1
申请日:2025-04-1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流速分段提升的污水管网沉积控制系统及方法。所述基于流速分段提升的污水管网沉积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切割型提升泵、内部循环管道、过滤单元、外部冲刷管道、辅助清洁单元、调节联动单元和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单元的定时启停控制和对污水井内液位的实时监测,可实现小区内淤积管段低水量期间沉积物的定时冲刷分离清通和市政污水管网主要淤积管段沉积物的自动冲刷分离清通。本发明通过在主要淤积管段设置沉积控制系统,以分段提升管网流速的方式,解决从源头到末端生活污水收集转输全过程因流速过低导致的污染物沉积、收集效能偏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3093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21237.2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入流入渗管段快速判别方法,属于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判别方法如下:步骤S1.选择旱天工作日,从上游第一个检查井开始向下游,对每个检查井中生活污水进行取样,检测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和氨氮浓度;步骤S2.将相邻检查井中污水的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和氨氮浓度进行比较,快速判别非生活污水入流入渗重点管段。本发明基于入流入渗非生活污水普遍具有溶解氧高和氧化还原电位高的特性,将溶解氧和氧化还原电位作为水质特征指标,有非生活污水入流入渗污水管网,管道中污水的DO和ORP会迅速升高,DO和ORP对非生活污水入流入渗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可以更加科学、准确地判断非生活污水入流入渗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53356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1009059.7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污水管网污染物分层特征的取样装置。本发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端面设置有安装板;采样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外侧并用于采集水样;升降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能够带动所述采样组件在竖直方向升降以实现对不同层面的水样进行采样;水样收集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侧,能够随着所述采样组件高度的变化而进行间歇性转动以实现将不同层面的水样进行分类收集;驱动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能够带动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和所述水样收集组件间歇性交替工作。本发明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提高了对水样的采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6409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896361.8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00 , G05B19/418 , C02F3/02 , C02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接触稳定工艺碳捕获效率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该控制系统包括分别安装在接触稳定工艺单元进水管上的第一电磁流量计、排泥管上的变频排泥泵和第二电磁流量计、接触池和稳定池内的耗氧呼吸速率检测仪和污泥浓度检测仪、出水管上的悬浮物检测仪以及数据采集和控制模块。该方法步骤为:数据采集和控制模块根据设定控制算法,结合耗氧呼吸速率、污泥浓度、进水流量以及出水悬浮物的实时检测数据,计算接触稳定工艺单元的排泥量,再将信号输出调整排泥泵频率,保证排泥量达到计算值,最终达到动态调控生物活性和生物絮凝性能的目的。采用本方法大幅提升接触稳定工艺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捕获效率和工艺运行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