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9762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810747015.2
申请日:2018-07-09
Applicant: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Abstract: 基于中医理论的健康状态监控装置、系统及方法,通过摄像头获取监控用户的面部图像数据和舌质图像数据;通过气味扫描仪获取监控用户的气味信息;通过电声学仪获取监控用户的声音信息;调用显示模块对监控用户通过触控显示屏进行健康问卷调查;通过脉诊仪获取监控用户的脉搏波数据;调用数据编码模块,通过神经网络数据编码算法进行数据特征编码;根据中医健康及诊疗决策知识库对监控用户进行疾病诊断和处方推荐;调用结果鉴别模块通过对抗强化学习算法对健康状态监控结果进行鉴别;调用结果评价模块根据专家预设规则对健康状态监控结果进行评价。本发明实现对用户的健康状态监控,无需中医人员全程参与,成本低,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中医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704520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63425.2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中医脉诊采集装置,底板设置在支架组件的下端,电动推杆的固定端设置在支架组件的上端,电动推杆的伸缩端朝下延伸且安装有传感器座,传感器座的下表面间隔设置有三个压力传感器;传感器座的正下方设置有腕托,腕托的后侧设置有臂托组件,腕托的前方间隔设置有把手;电动推杆及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达到的技术效果为:本方案中采用自动升降结构、自动控制等技术,模拟中医三指在“寸”、“关”、“尺”位置的脉象数据采集,并基于压力传感器和高精度的运动控制实现“浮”、“中”、“沉”不同力度,提高脉象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和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660000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0780981.0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IPC: G06F40/58 , G06F40/284 , G06F18/24 , G06N3/096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医药垂直领域中英机器翻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中医药平行语料库建设;2.利用迁移学习的方式搭建神经机器翻译模型;3.中医药领域术语库加工;4.远程监督知识库构建;5.综合利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更好的利用了迁移学习的策略,并优化了模型参数和改进了模型结构,使其在充分继承原预训练模型优点和海量参数的同时极大的改进了模型训练的精度和效率,形成了具有中医药语言学特色的中英领域翻译模型,利用了远程监督的方式,把高质量中医药中英平行语料资源、专业中英术语词汇资源、正异名资源进行整合为知识库,仅通过知识库就可以译出目标语言,并且准确率极高,同时对正异名词汇也有很好的合并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98678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681395.1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Inventor: 李敬华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集成多平台的中医诊疗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安装在智能移动手持终端上的云医案APP、中医临床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和中医辅助诊断系统。将三种平台进行集成设置,使得其功能较为全面,可以满足中医医师和科研人员的大部分使用需求;同时该系统安置在智能移动手持终端内,操作更加便利,并且方便携带,使医生可随时随地记录病人的病症信息,通过系统给出诊疗建议,为病人提供合理的用药和调理方法,同时在医院中也可进行推广,在医生进行查房时方便携带,随时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为病人提出饮食方面的改善建议,并且基于远程医患的线上沟通,可以使患者在家就接受到专业的中医诊断,为医生和患者共同提供了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604922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0615721.8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IPC: G06F16/2455 , G06F16/242 , G16H20/10 , G16H7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规则引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符合中医临床用药禁忌特点的规则引擎决策系统,包括:规则集构建管理模块、规则库构建管理模块、通讯模块、循环匹配模块、执行模块和存储模块。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符合中医临床用药禁忌特点的规则引擎决策系统的决策方法。本发明支持规则引擎缓存技术,可以动态循环把已发布规则库实例对象,自动加入到第三方缓存库和本地缓存中,极大提高执行效率;且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并动态生成规则集导入模板,用户可利用规则集导入模板批量构建规则表达式及定义规则名称、描述、权重、输入/输出等内容,并可执行规则大批量导入。
-
公开(公告)号:CN111243728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11378584.5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中医四诊信息融合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该系统包括:语音采集器,用于采集并识别用户发出的语音信息;处理器,用于将语音信息转换为文本信息;从预构建的医疗数据库中匹配与文本信息中的患病特征对应的病情分析结果以及救治措施;语音播放器,用于向用户播放患者的病情分析结果以及救治措施。通过该种方式,即使患者当前不能够及时和医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也可以通过智能中医四诊信息融合系统自助分析病情,同时还可以获取一定的救治措施,用以缓解患者的病情。此外,该系统不仅仅适用于患者本身,也适用于医生。如果医生不确定该如何诊断自己之前并没有了解过的病情,也可以通过智能中医四诊信息融合系统寻求一定的解决办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199796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11415440.2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疾病辅助决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医疗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疾病辅助决策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刻下症;将所述刻下症输入到疾病辅助决策模型,得到目标决策结果;显示所述目标决策结果。通过将用户输入的刻下症输入到疾病辅助决策模型得到辅助决策结果,提高了疾病辅助决策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465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42357.2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中医知识图谱生成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模型;S2、录入数据;S3、获取条件;S4、数据输出;S5、获取反馈;S6、案例记录;S7、模型更新;本发明通过将已有数据和实时数据投喂至学习训练模型进行深度学习演算,便于在治疗时,根据患者信息为医者提供辅助治疗方案,并将治疗方案和关联数据一同可视化展示,便于医者根据需求获取数据,通过反馈评级的方式对治疗方案进行反复优化,从而提高治疗有效率,提高治疗方案的质量;本发明通过数据输入单元对患者的各项关键信息进行录入,从而提高治疗方案的有效率,并在录入深度学习单元时,通过在线数据模块对已有案例进行比对。
-
公开(公告)号:CN111199797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11415468.6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IPC: G16H50/20 , G06F40/289 , G06F16/35 , G06N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诊断模型建立和辅助诊断方法及装置,涉及医疗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其中辅助诊断模型建立方法,包括:获取训练数据;将所述训练数据输入到神经网络模型,对所述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直至所述神经网络模型的准确率满足识别要求,得到辅助诊断模型。通过构建的辅助诊断模型对用户的刻下症进行辅助诊断,提高了疾病辅助诊断的效率和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20817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623993.6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IPC: A61B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枕脉诊仪,包括内部带有空腔的脉枕本体,所述脉枕本体内部设有智能芯片;所述脉枕本体一端开有通向其内部的通槽;所述芯片通过导线连接有脉搏传感器,所述导线穿过所述通槽;所述脉枕本体另一端通过数据传输线连接计算机,所述数据传输线与所述智能芯片电连接;能够将脉枕和脉诊仪合二为一,提高诊脉时操作的便携性,同时枕面的能够根据不同的患者身高进行升降,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