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00176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0091276.5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填方的土石路堤的填筑方法,从基底向上进行分层填筑,每层为一个填筑单元层;每个填筑单元层的厚度为4m~4.5m,每个填筑单元层包括第一填筑区、第二填筑区和第三填筑区;每个填筑单元层的填筑过程中,第三填筑区采用土石填料一次松铺后夯实的方法进行填筑,第一填筑区和第二填筑区采用分层填筑、逐层碾压的方法进行填筑。首先从基底至路堤顶面进行第一次分层填筑,然后三个填筑区不同的填筑方法相互配合,使得对于高填方的土石路堤的填筑不仅能保证路堤的压实质量和稳定性,而且还能大幅度提高填筑施工的效率,缩减施工周期,经济效益好,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4662192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279954.5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7/18 , G06V10/4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化过程中软岩填料颗粒形状轮廓演化特征识别方法,通过对风化过程中软岩填料颗粒的形状轮廓进行提取及定量分析,揭示风化过程中软岩填料颗粒形状的演化特征,本次发明采用Image‑Pro Plus软件,可对风化前后样本中各个粒径大小进行测量,对其特征参数进行分析。可以有效的定量化分析软岩填料颗粒的崩解破碎行为,可加深对软岩填料颗粒的破碎机理的理解,并能够促进对软岩填料路用性能的认知。
-
公开(公告)号:CN107805987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0826281.X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珠三角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厚软基路段的厚垫层泡沫轻质土路基结构即施工方法,自下向上包括厚垫层、泡沫轻质土路基和路面层;厚垫层沿道路纵向铺筑于深厚软土地基之上;泡沫轻质土路基分层浇筑于厚垫层之上,每两层分层浇筑的泡沫轻质土路基之间设有镀锌铁丝网;泡沫轻质土路基的顶面设置有路面层;沿泡沫轻质土路基纵向设有变形缝;泡沫轻质土路基两侧植土包边形成保护层。本发明具有适应不均匀沉降能力强、施工方便、节省投资等特点,用于深厚软土地基,特别是宽路基效果显著,成功地解决了深厚软基路段路基不均匀沉降过大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065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69625.3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型抗滑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公路边坡用预制微型抗滑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固定于潜在滑坡体上的预制微型抗滑桩及钢筋混凝土连系梁,该抗滑桩分为倾斜微型桩和竖向微型桩;所述的竖直布设的竖向微型桩位于连系梁外侧,包括多排,均沿路堤填方坡面纵向等间距布置,相邻两排竖向微型桩呈梅花型布设;倾斜布设的预应力倾斜微型桩位于连系梁内侧,包括多个,且多个倾斜微型桩也沿路堤填方坡面纵向等间距布置,倾斜微型桩与其相邻竖向微型桩呈梅花形布设。本发明能大幅提高抗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能快速形成有具有抵抗弯剪能力的抗滑桩;有效减少其他成桩方式对潜在滑体的施工扰动,确保了施工质量,同时满足施工环保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28312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90863.1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IPC: C04B28/04 , G16C60/00 , G06F30/20 , B28C5/00 , C04B14/08 , C04B18/167 , G06F113/26 , C04B11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缩抗裂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材料制备而成:697‑834.3份的水泥,72.3‑142份的再生微粉、209.1‑245.8份的硅灰、1028.9‑1045.9份的石英砂、21.2‑21.9份的减水剂和191.1‑197份的水;所述水泥、再生微粉、硅灰和石英砂的重量份之比根据紧密堆积理论计算得到;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为0.1‑0.2;该超高性能混凝土利用优化后的安德森颗粒紧密堆积模型对超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各原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使各原材料之间能达到优异的协同效果,从而使超高性能混凝土在加入再生微粉来替代部分水泥来实现抑缩抗裂效果的同时,也不会降低超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利于再生微粉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大规模推广应用,能够更好的降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90017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91276.5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填方的土石路堤的填筑方法,从基底向上进行分层填筑,每层为一个填筑单元层;每个填筑单元层的厚度为4m~4.5m,每个填筑单元层包括第一填筑区、第二填筑区和第三填筑区;每个填筑单元层的填筑过程中,第三填筑区采用土石填料一次松铺后夯实的方法进行填筑,第一填筑区和第二填筑区采用分层填筑、逐层碾压的方法进行填筑。首先从基底至路堤顶面进行第一次分层填筑,然后三个填筑区不同的填筑方法相互配合,使得对于高填方的土石路堤的填筑不仅能保证路堤的压实质量和稳定性,而且还能大幅度提高填筑施工的效率,缩减施工周期,经济效益好,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218991634U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20277379.5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寒区防冻保温隧道,包括隧道本体以及岩石层;还包括:所述隧道本体的内壁位置贴合设置有复合保温板,且所述复合保温板的两端位置均固定有固定螺栓,并且所述路面本体的底部位置设置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位置与通水管的一侧相连接。该寒区防冻保温隧道,设置有复合保温板,通过将复合保温板的两端位置通过固定螺栓与岩石层相固定连接,通过固定螺栓对隧道本体的进行保温处理,通过复合保温板对隧道本体的内部进行稳定的保温处理,首先可以对电缆进行防护,并且也可以隧道内部的雨水通过输水管流通到通水管的内部,进而可以对水源进行输送处理,防止隧道本体的内部有过多的积水。
-
公开(公告)号:CN207452609U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21176175.3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珠三角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厚软基路段的厚垫层泡沫轻质土路基结构,自下向上包括厚垫层、泡沫轻质土路基和路面层;厚垫层沿道路纵向铺筑于深厚软土地基之上;泡沫轻质土路基分层浇筑于厚垫层之上,每两层分层浇筑的泡沫轻质土路基之间设有镀锌铁丝网;泡沫轻质土路基的顶面设置有路面层;沿泡沫轻质土路基纵向设有变形缝;泡沫轻质土路基两侧植土包边形成保护层。本实用新型具有适应不均匀沉降能力强、施工方便、节省投资等特点,用于深厚软土地基,特别是宽路基效果显著,成功地解决了深厚软基路段路基不均匀沉降过大的技术难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9178247U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20676540.6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废旧耐火材料再生颗粒料加热干燥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设备技术领域,储水箱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部左右侧,储水箱上方悬设有右侧向下倾斜的滤水板,滤水板和储水箱前后侧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块,上下相邻两个固定块之间通过支撑弹片连接,一号电机固定设置在储水箱上部左侧,一号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摇柄,滤水板下部右侧固定设置有驱动块,驱动杆通过轴承和轴承旋接设置在驱动块的前侧,驱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轴和轴承与摇柄旋接,可将废旧耐火材料再生颗粒料中含有的大量水分筛滤出,降低其含水量,从而提高加热干燥过程中的干燥效果与干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8991633U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20237138.8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冻隧道,包括安装在隧道内部的隧道衬砌层,所述隧道衬砌层呈弧形状设置,且隧道衬砌层的外侧安装有保温层,并且所述隧道衬砌层和保温层之间连接有防水布层;还包括:所述保温层的外侧连接有第一隔水基层,且第一隔水基层的外侧套设安装有支撑组件,并且所述支撑组件的外侧固定有第二隔水基层;两个第一排水槽、两个第二排水槽和第三排水槽,其分别开设于所述支撑组件两端的下方、隧道衬砌层两端的下方和隧道中间底部。该防冻隧道,通过保温层与隧道衬砌层和第一隔水基层的贴合作用,提高防水性能,并利用第一排水槽、第二排水槽和第三排水槽,对岩壁的渗水进行排除,实现隧道的防冻作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