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吲哚系纤维及苯撑吡啶并二咪唑纤维

    公开(公告)号:CN101506412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780031307.6

    申请日:2007-08-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24/0002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仍然可以维持聚吲哚系纤维及苯撑吡啶并二咪唑纤维的出色的耐热性、阻燃性并同时提高后加工性、进而不必大幅度地变更制造过程条件、也不需要高温下的长时间热处理等的聚吲哚系纤维及苯撑吡啶并二咪唑纤维。聚吲哚系纤维的特征在于,在从聚吲哚系纤维的表层部(表面~1μm)得到的电子衍射图中,在将赤道方向轮廓(profile)上的来源于结晶(200)面的衍射峰面积设为S1、将来源于结晶(010)面及(-210)面的衍射峰面积设为S2时,聚吲哚系结晶的存在状态满足S2/S1为0.1~0.8。苯撑吡啶并二咪唑纤维的特征在于,在从苯撑吡啶并二咪唑纤维的表层部(表面~1μm)得到的电子衍射图中,在将赤道方向轮廓上的来源于结晶(200)面的衍射峰面积设为S1、将来源于结晶(110)面、(210)及(400)面的衍射峰面积设为S2时,苯撑吡啶并二咪唑结晶的存在状态满足S2/S1为0.1~1.5。

    聚吲哚系纤维及苯撑吡啶并二咪唑纤维

    公开(公告)号:CN101506412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780031307.6

    申请日:2007-08-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24/0002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仍然可以维持聚吲哚系纤维及苯撑吡啶并二咪唑纤维的出色的耐热性、阻燃性并同时提高后加工性、进而不必大幅度地变更制造过程条件、也不需要高温下的长时间热处理等的聚吲哚系纤维及苯撑吡啶并二咪唑纤维。聚吲哚系纤维的特征在于,在从聚吲哚系纤维的表层部(表面~1μm)得到的电子衍射图中,在将赤道方向轮廓(profile)上的来源于结晶(200)面的衍射峰面积设为S1、将来源于结晶(010)面及(-210)面的衍射峰面积设为S2时,聚吲哚系结晶的存在状态满足S2/S1为0.1~0.8。苯撑吡啶并二咪唑纤维的特征在于,在从苯撑吡啶并二咪唑纤维的表层部(表面~1μm)得到的电子衍射图中,在将赤道方向轮廓上的来源于结晶(200)面的衍射峰面积设为S1、将来源于结晶(110)面、(210)及(400)面的衍射峰面积设为S2时,苯撑吡啶并二咪唑结晶的存在状态满足S2/S1为0.1~1.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