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83527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810038450.8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该无线充电系统包括高频逆变电源、能量发射装置、能量接收装置及能量变换电路;控制装置包括充电控制器、光电开关传感器,光电开关传感器安装在能量发射装置的四个角;光电开关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充电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充电控制器用于控制高频逆变电源是否工作;能量发射装置、充电控制器、高频逆变电源均安装在地面充电站。本发明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智能技术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巡检机器人能够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长期工作;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自动充电还是手动充电;投入成本较低,控制方法灵活方便、可靠性较强,有很强的实用性。

    一种便捷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多自由度实验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37428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510790335.2

    申请日:2015-11-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捷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多自由度实验工装,包括: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用线圈模具、多尺寸线圈模具夹具、分离式可旋转实验台以及可移动伸缩式实验支架。所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用线圈模具用于绕制不同频段的无线电能传输谐振器,所述多尺寸线圈模具夹具可适用于装夹不同厚度的线圈模具,所述分离式可旋转实验台可用于固定线圈模具夹具,并可带动无线电能传输谐振器做360°偏转夹角实验,所述可移动伸缩式实验支架用于支撑固定旋转实验台,并可根据实验要求自由调整线圈间传输距离及平行偏移距离。整套工装可自由拆卸、组装、扩展,可满足不同频段、谐振Q值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多自由度实验的需求。

    基于多线圈仿中继结构定位的分段发射线圈切换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53456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574609.3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线圈仿中继结构定位的分段发射线圈切换控制方法,适用于为移动型负载动态无线供电或充电的系统,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包括基于多线圈仿中继结构定位的分段发射线圈切换控制系统基本结构以及系统工作原理,还包括采用多线圈仿中继结构定位方案,基于以上特征最终形成适用于移动型负载动态无线充电或者供电的能量发射端分段发射线圈切换控制方法。本发明可有效解决在移动式动态无线充电或供电系统中,移动型负载自适应定位以及能量无线发射端的分段发射线圈切换控制面临的问题。

    一种基于最大功率匹配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功率效率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5866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75637.8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5/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大功率匹配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功率效率优化方法,具备在实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功率匹配状态下的功率和效率的联合优化。针对要求中等传输距离而发射侧和接收侧参数都不可变动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本方法实现了系统在接入某一固定大小负载时产生多个匹配功率点以及匹配功率点所对应的效率点;其次根据负载需求,在所产生的多个匹配功率点及其对应的效率点中选取合适的功率和效率点作为系统的工作点。本法满足负载对于功率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对效率及功率进行优化。

    一种用电设备智能充电接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75550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711391785.X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电设备智能充电接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智能插座、高频电源、高频电能发射端、高频电能接收端、车载充电机和服务器。智能插座用于测量交流输入侧的电参数,并上传至服务器,对系统进行一级保护;高频电源用于将工频电转换成高频电至发射端,并监测电流和红外传感器信息,对系统进行二级保护;发射端用于产生高频电磁波传送至接收端;接收端用于接收高频电磁波,并将高频能量输送至车载充电机;车载充电机用于将高频能量转换为电池充电电压;服务器用于对用电设备进行充电调度、状态监控以及对异常状态的应答。本发明在智能插座和高频电源形成了两级保护机制,为系统的智能、自动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电动汽车负载随机接入无线充电的稳定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84258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710436314.X

    申请日:2017-06-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负载随机接入无线充电的稳定控制系统及其方法,适用于电动汽车负载数量不确定的路口无线充电情形,属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包括监测负载个数,根据负载个数得到稳态电压调控方案,进而基于动态功率有界波动域的监测点选取方法,分析得到最优监测点的位置,最终实现各负载充电功率稳定,解决单一发射区域多接收电动汽车负载系统中新增负载带来的电动汽车单体接收功率跌落问题。采用本发明的电动汽车负载随机接入无线充电的稳定控制方法,随着新负载的接入仍能保证各负载接收功率稳定,且接入过程中不对其他负载接收功率产生较大冲击。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83527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810038450.8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该无线充电系统包括高频逆变电源、能量发射装置、能量接收装置及能量变换电路;控制装置包括充电控制器、光电开关传感器,光电开关传感器安装在能量发射装置的四个角;光电开关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充电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充电控制器用于控制高频逆变电源是否工作;能量发射装置、充电控制器、高频逆变电源均安装在地面充电站。本发明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智能技术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巡检机器人能够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长期工作;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自动充电还是手动充电;投入成本较低,控制方法灵活方便、可靠性较强,有很强的实用性。

    一种用电设备智能充电接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75550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11391785.X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电设备智能充电接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智能插座、高频电源、高频电能发射端、高频电能接收端、车载充电机和服务器。智能插座用于测量交流输入侧的电参数,并上传至服务器,对系统进行一级保护;高频电源用于将工频电转换成高频电至发射端,并监测电流和红外传感器信息,对系统进行二级保护;发射端用于产生高频电磁波传送至接收端;接收端用于接收高频电磁波,并将高频能量输送至车载充电机;车载充电机用于将高频能量转换为电池充电电压;服务器用于对用电设备进行充电调度、状态监控以及对异常状态的应答。本发明在智能插座和高频电源形成了两级保护机制,为系统的智能、自动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一种关于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负载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32987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202089.5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于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负载识别方法,其步骤包括:搭建电路系统、确定系统参数、测量初级侧补偿电容两端电压值和相角,根据补偿电容两端电压值和相角,确定负载个数和负载大小。整个系统包括直流源、高频逆变电路、初级侧补偿电路、次级侧补偿电路和负载。初级侧补偿电路为补偿电容并联发射线圈再串联补偿电感组成,次级侧补偿电路为并联谐振电路;电路系统参数包括US,LS,Cp,Lp,Rp,Lr,Cr,Ri,M1和ω。其显著效果是:系统的设计成本低,检测误差小,在系统初级侧与次级侧之间没有通信模块的基础上,实现了系统能在初级侧识别出次级侧负载个数n和负载大小RL,方面了系统在初级侧对整个系统运行状态的管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