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开放世界目标检测的障碍识别与避障方法及小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923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161444.9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开放世界目标检测的障碍识别与避障方法及小车系统,首先预训练具有开放世界目标检测能力的目标检测器,利用预训练的Omnidata模型提取RGB图像中物体的几何特征,每一张RGB图像分别生成一张基于深度信息的图像和基于法线信息的图像;利用已知类的Bounding Box作为监督信号,指导深度图像和法线图像,生成类别无关的伪框;再对所有伪框,使用开放词汇目标检测模型Detic,通过提供检测词汇表完成对已知类别和未知新类别的分类,完成具有开放世界目标检测能力的目标检测器的训练;完成行径设备运行路径Route的预设后,得到障碍物位置标签Obstaclei和Bboxi,根据物体标签classi的类别执行不同操作,完成障碍识别及避障,具有较好的可应用性和拓展性,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一种基于自步学习的开放集图像分类领域自适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3398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27403.3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周毅 刘星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步学习的开放集图像分类领域自适应方法,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得图像集合,然后构建和训练特征提取模块和双重多类分类器模块用于对齐源域图像和目标域图像的共享类别特征且分离目标域私有类别特征,再构建和训练多准则跨域混合模块,利用源域图像和目标域图像生成跨域混合图像并自步学习所述共享类别特征,最后输出目标域图像的分类结果。本发明相较于已有开放集图像分类领域自适应方法,覆盖了平滑和非平滑类分布,且无需在推理阶段中对于区分共有类图像和私有类图像的阈值进行经验性调参,从而使得模型在不同超参数及实验设定下拥有良好的鲁棒性。

    一种湍流火焰动态三维结构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4530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15484.6

    申请日:2023-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湍流火焰动态三维结构测量装置及方法。测量装置包括:多紫外相机成像系统,用于捕获湍流火焰OH*自由基辐射发光在不同方向上的投影图像;光学固定系统,用于固定相机并调整视角的高度和角度;一台同步控制器,用于实现瞬态火焰图像同步采集;一台计算机,用于储存图像和计算分析。测量方法包括:多紫外相机成像系统标定;拍摄并校正湍流火焰瞬态图像;根据校正后的火焰图像,采用体素预处理技术计算目标空间离散体素的权重系数;最后采用层析重建算法,反演重建目标空间的湍流火焰三维结构分布。本发明构建了基于多紫外相机的化学发光层析成像系统,实现了低成本、高准确度的湍流火焰瞬态锋面化学发光信息获取;在重建过程中采用体素预处理技术减小了权重系数的计算量,提高了测量精度。

    基于压电材料的智能预应力隧道混凝土衬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483127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011277605.7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材料的智能预应力隧道混凝土衬砌系统,包括压电预应力构件、压电发电装置、储能电路、B组应力传感器、预应力监控系统和控制中心,该控制中心与压电预应力构件、压电发电装置、储能电路、B组应力传感器和预应力监控系统相连;压电发电装置将隧道路面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于储能电路,储能电路储存电能并将其储电量传输至控制中心;B组应力传感器将检测的压电预应力构件预应力大小传输至预应力监控系统和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检测的预应力大小和储电量通过储能电路供电控制压电预应力构件两端电压调整压电预应力构件的预应力大小。本发明通过对压电预应力构件两端电压的控制,实现对预应力大小的智能化调节。

    基于图像文本多模态的眼底图像基础模型预训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9739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98479.X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图像文本多模态的眼底图像基础模型预训练方法,获取前置原始眼底图像集和原始文本注释集;对前置原始文本注释集中的元素进行正则匹配和切分子注释,与原始眼底图像集中的眼底图像进行配对,辅以人工校对后得到高质量多模态视觉‑语言眼底数据集;构建特征提取模块和包含了图文匹配标签的视觉‑语言预训练模型;通过基于相似度引导的文本修正方法实现专家知识EK的融入;最后采取混合训练策略,将高质量多模态视觉‑语言眼底数据集和公共数据集中的图片和文本样本输入进行预训练得到合适的参数配置。本发明克服了现有预训练模型中无法有效地将文本中的专家先验知识融入模型的缺点,得到数据集上迁移性更好有效性更佳的训练模型。

    面向开放世界目标检测的障碍识别与避障方法及小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92352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1161444.9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开放世界目标检测的障碍识别与避障方法及小车系统,首先预训练具有开放世界目标检测能力的目标检测器,利用预训练的Omnidata模型提取RGB图像中物体的几何特征,每一张RGB图像分别生成一张基于深度信息的图像和基于法线信息的图像;利用已知类的Bounding Box作为监督信号,指导深度图像和法线图像,生成类别无关的伪框;再对所有伪框,使用开放词汇目标检测模型Detic,通过提供检测词汇表完成对已知类别和未知新类别的分类,完成具有开放世界目标检测能力的目标检测器的训练;完成行径设备运行路径Route的预设后,得到障碍物位置标签Obstaclei和Bboxi,根据物体标签classi的类别执行不同操作,完成障碍识别及避障,具有较好的可应用性和拓展性,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基于压电材料的智能预应力隧道混凝土衬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48312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77605.7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材料的智能预应力隧道混凝土衬砌系统,包括压电预应力构件、压电发电装置、储能电路、B组应力传感器、预应力监控系统和控制中心,该控制中心与压电预应力构件、压电发电装置、储能电路、B组应力传感器和预应力监控系统相连;压电发电装置将隧道路面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于储能电路,储能电路储存电能并将其储电量传输至控制中心;B组应力传感器将检测的压电预应力构件预应力大小传输至预应力监控系统和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检测的预应力大小和储电量通过储能电路供电控制压电预应力构件两端电压调整压电预应力构件的预应力大小。本发明通过对压电预应力构件两端电压的控制,实现对预应力大小的智能化调节。

    一种密相区传热系数测量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20011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01761.4

    申请日:2011-12-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密相区传热系数测量装置,包括外管、内管、热电偶和出流管,所述外管一端封闭,另一端设置有端盖,所述内管穿过端盖设置于外管中间,内管置于外管内的一端靠近外管的封闭一端;所述出流管穿过端盖与外管的管内连通,出流管至少为两个,绕内管周边等距均匀排列;所述外管的外侧管壁上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槽,所述槽中敷设热电偶。本发明根据要求通过旋转换热管调整热电偶方位,计算床层不同进深、换热管周向不同角度的换热系数。

    一种基于石墨烯混凝土的加热道路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9246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24360.9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王新定 周毅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石墨烯混凝土的加热道路及其使用方法,从下到上依次为垫层、基层、隔热层、下面层、防水层、上面层。上面层的材质为碳纤维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的材质为石墨烯混凝土、所述隔热层为聚酯玻纤布铺设而成;所述防水层由AMP二阶反应型防水涂料涂设而成;石墨烯混凝土中埋有电极与变压器相连;变压器与外部电网相连,为电极提供交流电压。工作时通过埋入石墨烯混凝土中的电极持续给石墨烯混凝土通电,利用电热效应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再通过碳纤维沥青混凝土将热能传递至路面,从而快速融化冰雪,有效提升道路的清除冰雪的能力,有效保障关键运输路线如机场道路、桥面等的运输能力和道路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