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木质素基多孔碳纤维及锡氧化物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0509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166410.2

    申请日:2019-11-25

    Abstract: 碱木质素基多孔碳纤维及锡氧化物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储能材料的技术领域。本发明降低石油资源的消耗,制得具有优异性能的碳纳米材料,同时提高木质素的高值化应用。本发明以碱木质素为主要碳源,锡的氯化物为前驱体,通过同轴静电纺丝与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多孔碳纤维及锡氧化物复合纳米材料,此类材料在储能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发明方法改变了传统碳纤维以聚丙烯腈为唯一碳源的现状,同时制备复合纳米储能材料的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制得的材料形貌可控。

    静电纺丝制备纤维素增强纳米复合纤维薄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06858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52220.8

    申请日:2016-0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4H1/4382 D01D5/0092 D04H1/425 D04H1/728

    Abstract: 静电纺丝制备纤维素增强纳米复合纤维薄膜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制备复合纤维薄膜的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PMMA纤维薄膜成膜难、热稳定性差,并且非极性PMMA和极性CNC相容性差的问题。本方法如下:一、制备CNC水悬液;二、制备电纺液;三、将电纺液装入注射器中,静电纺丝,得到纤维素增强纳米复合纤维薄膜。本发明制备的纤维表面光滑,直径均一。随着CNC添加量增加,纤维直径逐步减小,纤维直径分布变窄。而且随着CNC添加量增加,纳米复合纤维的TGA曲线向高温方向移动,纳米复合纤维的热学性能增强。制备的纤维薄膜最大拉伸强度达到0.3MPa。本发明属于复合薄膜的制备领域。

    静电纺制备纤维素基耐热纳米复合纤维薄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28849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415614.0

    申请日:2015-07-15

    Abstract: 静电纺制备纤维素基耐热纳米复合纤维薄膜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复合纤维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PVA薄膜脆性较大成膜难、孔隙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方法:一、制备CNCs溶液;二、制备电纺液;三、将电纺液装于注射器中,纺丝,得到纤维素基耐热纳米复合纤维薄膜。本发明采用环保高效的静电纺技术解决了PVA成膜难、性能不易控制的问题;制备出表面光滑、直径均匀的超细PVA/CNC纳米复合纤维,赋予了电纺PVA薄膜更优异的使用性能。本发明属于复合纤维薄膜的制备领域。

    一种RTM成型竹纤维毡增强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66264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910020253.8

    申请日:2019-01-09

    Abstract: 一种RTM成型竹纤维毡增强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增强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领域,本发明要解决传统的玻璃纤维,碳纤维生产成本高,对环境的污染大,且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发明复合材料由基体和增强体组成;其中,所述增强体为竹纤维毡。方法:一、用NaOH溶液浸泡竹纤维毡;二、除杂,再烘至绝干;三、预压;四、放入模具中,利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技术注入热固性树脂体系使其成型。本发明探索在建筑装饰材料,汽车内饰等行业的应用。

    静电纺丝制备纤维素增强纳米复合纤维薄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06858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610052220.8

    申请日:2016-01-26

    Abstract: 静电纺丝制备纤维素增强纳米复合纤维薄膜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制备复合纤维薄膜的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PMMA纤维薄膜成膜难、热稳定性差,并且非极性PMMA和极性CNC相容性差的问题。本方法如下:一、制备CNC水悬液;二、制备电纺液;三、将电纺液装入注射器中,静电纺丝,得到纤维素增强纳米复合纤维薄膜。本发明制备的纤维表面光滑,直径均一。随着CNC添加量增加,纤维直径逐步减小,纤维直径分布变窄。而且随着CNC添加量增加,纳米复合纤维的TGA曲线向高温方向移动,纳米复合纤维的热学性能增强。制备的纤维薄膜最大拉伸强度达到0.3MPa。本发明属于复合薄膜的制备领域。

    静电纺制备纤维素基耐热纳米复合纤维薄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28849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510415614.0

    申请日:2015-07-15

    Abstract: 静电纺制备纤维素基耐热纳米复合纤维薄膜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复合纤维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PVA薄膜脆性较大成膜难、孔隙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方法:一、制备CNCs溶液;二、制备电纺液;三、将电纺液装于注射器中,纺丝,得到纤维素基耐热纳米复合纤维薄膜。本发明采用环保高效的静电纺技术解决了PVA成膜难、性能不易控制的问题;制备出表面光滑、直径均匀的超细PVA/CNC纳米复合纤维,赋予了电纺PVA薄膜更优异的使用性能。本发明属于复合纤维薄膜的制备领域。

    一种红衣陶土增强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阻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61921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206236.5

    申请日:2015-04-28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红衣陶土增强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阻燃方法,属于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其中以红衣陶土作为增强阻燃性能材料,首先按照发明配方配制出红衣陶土,然后按照混料比例将红衣陶土、木纤维、聚乙烯、偶联剂和润滑剂用高速混合机进行混料,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再用热压机热压成型,最后用电锯锯材制得试样。经锥形量热仪检测试样的燃烧性能,结果表明红衣陶土的添加可以延长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点燃时间,降低热释放速率和热释放总量,抑制烟释放量,并且提高了材料燃烧后的残炭量,增强了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本发明为增强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木材高温高压过热蒸汽干燥方法及其干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148054A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710144539.4

    申请日:2007-11-01

    Abstract: 木材高温高压过热蒸汽干燥方法及其干燥装置,它涉及一种木材干燥方法及其干燥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木材干燥方法时间长、能耗高的问题,具有干燥速度快、高效节能、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本发明方法的步骤为:将材堆置入干燥装置内、以过热蒸汽为干燥介质对木材进行干燥、保持材堆加压压力500~1000kg/m2、保持介质温度120~180℃、饱和度20~80%、气流速度6~12m/s;所述装置包括介质的温度、压力控制系统(17)和高压釜总成(8);过热蒸汽发生器(3)通过过热蒸汽管路(20)与高压釜总成(8)连通,过热蒸汽发生器(3)与介质的温度、压力控制系统(17)连接。利用本发明的装置可提高干燥效率、降低干燥能耗,干燥质量好,可大大提高干燥木材的尺寸稳定性能和耐腐耐候性能。

    一种具有水下弹性的低密度气凝胶及其常压大气干燥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11861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77788.0

    申请日:2024-0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水下弹性的低密度气凝胶及其常压大气干燥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气凝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为解决常压干燥制备低密度气凝胶时易出现结构坍缩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水下弹性的低密度气凝胶及其常压大气干燥制备方法。本发明低密度气凝胶具有氧化纤维素纳米纤维和二氧化硅纳米纤维构成的双纳米纤维骨架并采用常压大气干燥法进行制备。气凝胶干燥前后体积收缩率为8.37±1.62%,密度仅为10.86±0.32mg cm‑3;孔隙率为>99.35%,空气冲压缩应变80%时达到117.65kPa,在水中压缩应变80%时达到13.26kPa的最大压缩应变,表现出优异的水下弹性特性和形状记忆特性。

    碱木质素基多孔碳纤维及锡氧化物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05092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1911166410.2

    申请日:2019-11-25

    Abstract: 碱木质素基多孔碳纤维及锡氧化物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储能材料的技术领域。本发明降低石油资源的消耗,制得具有优异性能的碳纳米材料,同时提高木质素的高值化应用。本发明以碱木质素为主要碳源,锡的氯化物为前驱体,通过同轴静电纺丝与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多孔碳纤维及锡氧化物复合纳米材料,此类材料在储能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发明方法改变了传统碳纤维以聚丙烯腈为唯一碳源的现状,同时制备复合纳米储能材料的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制得的材料形貌可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