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3343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96710.3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nventor: 李晖 , 曹济川 , 王相平 , 杜少辉 , 王绍明 , 曹航 , 张海洋 , 柏汉松 , 韩方军 , 宋洋 , 骆海涛 , 李则霖 , 戴智含 , 孙凯华 , 刘小川 , 邓奕辰 , 张政伟 , 孙占彬 , 周晋 , 李凯翔 , 张飞 , 孙伟 , 马辉 , 李鹤 , 罗忠 , 韩清凯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3/26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冲击下泡沫及短切纤维增强的蜂窝夹芯包容机匣的吸能与包容特性分析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基于改进的Gibson理论、Halpin‑Tsai微观力学模型、MMTC等效弹性模量理论和改进的Christensen失效准则,考虑了泡沫及短切纤维增强的蜂窝夹芯的本构模型和冲击损伤模式,利用VUMAT子程序开发了增强蜂窝芯层的冲击损伤演化的计算程序,并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泡沫及短切纤维增强的蜂窝夹芯包容机匣圆柱壳的高速冲击有限元模型,预测了结构在高速弹体冲击作用下的损伤模式、面密度吸能和弹体剩余速度。本发明能够准确的预测泡沫及短切纤维增强的蜂窝夹芯包容机匣在高速冲击载荷下的吸能与包容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3343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90157.2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nventor: 李晖 , 邓奕辰 , 王相平 , 曹航 , 宋洋 , 张海洋 , 柏汉松 , 肖正洋 , 李则霖 , 骆海涛 , 乔洲 , 孙占彬 , 李济楠 , 周勃 , 李慧 , 周晋 , 李凯翔 , 张飞 , 罗忠 , 马辉 , 孙伟 , 韩清凯 , 闻邦椿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动力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负泊松比蜂窝芯的复材圆柱壳机匣的高速冲击特性计算方法。技术方案如下:获取复材圆柱壳机匣和弹丸的结构参数、材料参数以及迭代初始参数;建立所述复材圆柱壳机匣的解析动力学模型;对机匣的纤维/树脂复合材料蒙皮及负泊松比蜂窝芯应用不同的失效准则;根据解析动力学模型,求解机匣第l层破坏后的冲击速度、冲击时间和吸能特性;对解析动力学模型进行迭代计算并求解,获得所述机匣整体贯穿后的弹丸剩余速度和冲击时间。本发明在建立了复材圆柱壳机匣结构的位移场后,将材料参数进行了考虑应变率效应的修正,并将芯层等效为各向异性单层材料,然后基于赫兹接触定律、渐进损伤理论以及能量守恒定律求解高速冲击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8343573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134350.5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量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液压蓄能器的减速带能量利用装置。基于液压蓄能器的减速带能量利用装置包括减速带换能模块、液压系统和集发电模块;所述液压系统包括多个液压缸、高压蓄能器组件、低压蓄能器和油箱;所述高压蓄能器组件包括多个高压蓄能器,每个高压蓄能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两位两通电磁阀,还包括控制器和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设置在高压蓄能器组件的前端,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两位两通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利用液压中较为常见的蓄能器,通过压力检测装置、控制器和两位两通电磁阀之间的配合,实现高能量存储,并有效控制流量,实现长时间稳定发电,符合当前工业自动化的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1693343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91267.0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nventor: 李晖 , 张政伟 , 王相平 , 张海洋 , 曹航 , 柏汉松 , 宋洋 , 王绍明 , 杜少辉 , 李则霖 , 周晋 , 李朋潮 , 杨耀 , 李济楠 , 乔洲 , 孙占彬 , 邓奕辰 , 周勃 , 李慧 , 李凯翔 , 张飞 , 马辉 , 孙伟 , 罗忠 , 林君哲 , 李鹤 , 韩清凯 , 闻邦椿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冲击动力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速冲击下复材圆柱壳机匣结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方法。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六个步骤:建立动力学模型并确定复材圆柱壳机匣的材料参数;对需要判断是否失效的材料层,确定此层在复材圆柱壳三个纤维主轴方向的应力‑应变关系;计算得到需要判断是否失效的材料层由失效层分配的三个纤维主轴方向的应变;综合考虑纤维在外载荷作用下各应力分量对纤维断裂破坏的影响,并判别纤维层是否已经失效;构建复材圆柱壳机匣结构位移方程;求解复合圆柱壳机匣的冲击特性。本发明求解效率高,实用性强,能够准确、高效地预测复材圆柱壳机匣的低速冲击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343573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810134350.5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量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液压蓄能器的减速带能量利用装置。基于液压蓄能器的减速带能量利用装置包括减速带换能模块、液压系统和集发电模块;所述液压系统包括多个液压缸、高压蓄能器组件、低压蓄能器和油箱;所述高压蓄能器组件包括多个高压蓄能器,每个高压蓄能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两位两通电磁阀,还包括控制器和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设置在高压蓄能器组件的前端,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两位两通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利用液压中较为常见的蓄能器,通过压力检测装置、控制器和两位两通电磁阀之间的配合,实现高能量存储,并有效控制流量,实现长时间稳定发电,符合当前工业自动化的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08317134B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810134351.X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量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液压回路的减速带能量利用装置。基于液压回路的减速带能量利用装置,其包括减速带能量收集装置和发电模块;所述减速带能量收集装置包括减速带、减速带复位装置和设置在减速带下方的多个液压缸;并由液压缸、电磁阀、储能器、蓄能器、液压马达和油箱组成液压回路,还包括控制器和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蓄能器和第二蓄能器出口端的压力,并且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电磁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利用液压中常见的蓄能器,充分发挥其作用,借助压力感器和控制器控制,实现高能量存储,并有效控制流量,实现长时间稳定发电,符合当前工业自动化的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08547747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261484.3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F03G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G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压的多级减速带能量收集装置,包括能量收集模块、储能发电模块两大部分组成;能量收集模块中,设有多组不同规格的液压缸,实现对不同重量的机动车通过减速器时产生的机械能进行收集;设置多层液压缸及弹簧支持,并根据杠杆原理设计出能够自动按压分级的液压能收集减速带装置,同时又能通过调节液压缸在杠杆机构中的位置,使得收集到的液压能相对恒定;储能发电模块中,设有两个大容量蓄能站根据储存压力的情况,由PLC控制交替地吸收及释放液压能,达到对液压马达的长时间稳定供流,也使得同步发电机转速相对恒定,极大地提高了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3343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95939.5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nventor: 李晖 , 李则霖 , 王相平 , 杜少辉 , 王绍明 , 曹航 , 张海洋 , 柏汉松 , 韩方军 , 宋洋 , 骆海涛 , 曹济川 , 戴智含 , 孙凯华 , 刘小川 , 邓奕辰 , 张政伟 , 孙占彬 , 周晋 , 李凯翔 , 张飞 , 孙伟 , 马辉 , 李鹤 , 罗忠 , 韩清凯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3/26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泡沫填充复材蜂窝芯机匣的低速冲击特性分析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泡沫填充复材蜂窝芯机匣的数学模型和坐标系,输入尺寸参数、材料参数和初始条件;步骤2:计算泡沫填充全复材蜂窝芯层的等效材料参数;步骤3:计算泡沫填充复材蜂窝芯机匣的位移方程;步骤4:基于计算等效材料参数和位移方程求解本构关系;步骤5:应用失效准则求解泡沫填充复材蜂窝芯机匣的低速冲击下特性。本发明分析方法可解决现有夹芯的结构航空发动机机匣抗冲击性能的分析与评价研究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370171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1910749801.0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4B5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抛光液抛光颗粒循环提取装置,包括箱体和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的抛光液储液器、抛光液超声雾化装置、抛光液烘干装置、抛光颗粒与气流混合装置和抛光颗粒分离装置;所述抛光液储液器内设有抛光液搅拌装置。抛光废液在抛光液储液器中进行收集并搅拌,在抛光液超声雾化装置中雾化,之后进入抛光液烘干装置,烘干后进入所述抛光颗粒与气流混合装置,之后进入抛光颗粒分离装置,根据不同颗粒器重力范围的不同实现了不同质量的颗粒分离。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抛光液抛光颗粒循环提取装置,是一种能够在抛光后对抛光液进行回收处理的装置,大大降低了抛光过程中的经济成本,提高了抛光过程绿色制造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370171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749801.0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4B5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抛光液抛光颗粒循环提取装置,包括箱体和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的抛光液储液器、抛光液超声雾化装置、抛光液烘干装置、抛光颗粒与气流混合装置和抛光颗粒分离装置;所述抛光液储液器内设有抛光液搅拌装置。抛光废液在抛光液储液器中进行收集并搅拌,在抛光液超声雾化装置中雾化,之后进入抛光液烘干装置,烘干后进入所述抛光颗粒与气流混合装置,之后进入抛光颗粒分离装置,根据不同颗粒器重力范围的不同实现了不同质量的颗粒分离。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抛光液抛光颗粒循环提取装置,是一种能够在抛光后对抛光液进行回收处理的装置,大大降低了抛光过程中的经济成本,提高了抛光过程绿色制造程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