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站空间的非开挖施工方法及其弧形冻结管施工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871218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010104843.8

    申请日:2010-0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车站空间的非开挖施工方法,其在上、下行主隧道之间的土体中施工布置弧形冻结管,通过人工冻结土体形成临时冻土壁围护结构,并结合钢立柱支撑构成支护结构,然后在该支护结构围护的土体范围内进行地下车站空间的挖掘和结构的施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上述地下车站空间的非开挖施工方法中的弧形冻结管施工设备,其通过油压顶进在土体中埋设弧形冻结管。本发明具有施工简便、对地面建筑、交通和环境影响小、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率较高等优点,适用于地铁地下车站空间的施工。

    基于RFID标签的地中盾构相对位置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23814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244673.7

    申请日:2013-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地中盾构相对位置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后发盾构的刀盘/面板和隔板上布设复数个RFID标签;将后发盾构始发至一预设对接测量位置;水平钻孔前端的探头与后发盾构刀盘/面板的距离达到预设值;建立空间坐标系;测量并计算探头与后发盾构机隔板中心的相对高程差Δh1和相对水平偏差Δy1;修正相对高程差Δh1和相对水平偏差Δy1;确定始发盾构隔板中心与水平钻孔前端探头的相对高程Δh2和相对水平偏差Δy2;计算获得始发盾构隔板中心和后发盾构隔板中心的相对高程Δh和相对平面偏差Δy。由于采用了本发明,具有精度高、工操作简便,工期短的优点。

    顶管直接切削管片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44467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210126987.2

    申请日:2012-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管直接切削管片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在一第一隧道和一第二隧道的预设位置拼装复数个特殊管片环;进行顶管机出洞准备;通过一顶管机切削所述特殊管片环出洞;推进所述顶管机;在所述顶管机到达所述第二隧道前,进行所述顶管机的进洞准备;通过所述顶管机切削所述特殊管片环进洞,形成一联络通道;封堵所述入洞口,将所述联络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接头。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一种顶管直接切削管片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隧道联络通道施工风险,并在保证隧道联络通道施工安全性的同时提高隧道联络通道施工速度,具有安全可靠,简捷高效,施工距离长,适应性强的特点。

    顶管直接切削管片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44467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26987.2

    申请日:2012-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管直接切削管片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在一第一隧道和一第二隧道的预设位置拼装复数个特殊管片环;进行顶管机出洞准备;通过一顶管机切削所述特殊管片环出洞;推进所述顶管机;在所述顶管机到达所述第二隧道前,进行所述顶管机的进洞准备;通过所述顶管机切削所述特殊管片环进洞,形成一联络通道;封堵所述入洞口,将所述联络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接头。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一种顶管直接切削管片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隧道联络通道施工风险,并在保证隧道联络通道施工安全性的同时提高隧道联络通道施工速度,具有安全可靠,简捷高效,施工距离长,适应性强的特点。

    基坑可控式液压钢支撑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463606A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710172543.1

    申请日:2007-12-19

    Abstract: 一种基坑可控式液压钢支撑及其应用,属于建筑工程领域。该发明结构包括了固定端钢支撑、活动端钢支撑、止退装置、电控箱及信号控制电缆;其中活动端钢支撑与固定端钢支撑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钢支撑整体,止退装置设置在活动端钢支撑与基坑围檩之间;其中活动端钢支撑由液压油缸、球铰座、密封罩、行程传感器、连接板、密闭油箱、支撑座、压力传感器、电机+泵及阀组构成;该钢支撑装置可将采集的轴力数据、行程变化数据等实时信息与支撑既定值进行比较,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液压系统实现支撑轴力自动调节补偿,并可根据施工时的监测结果调整支撑轴力,以达到控制基坑变形,确保基坑施工过程安全的要求,可广泛应用于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坑体保护。

    一种隧道施工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359379B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110281199.6

    申请日:2011-09-21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环形盾构机,包括盾构壳体,管片牵引机构和泥水输送系统,该盾构壳体包括外层壳体、内层壳体和小盾构壳体,所述内层壳体、小盾构壳体与外层壳体组成一个环形空腔,在沿该环形空腔圆周布满小切削刀盘,在所述小盾构壳体内设置主切削刀盘,该主切削刀盘与所述内层壳体贯通;小切削刀盘的后方设有推进千斤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隧道施工方法。本发明具有安全可靠,简捷高效,经济环保等特点,是可以实现对任意形状的隧道衬砌部位做开挖,在构筑好隧道衬砌后的内部进行土砂开挖,最后完成隧道工程的新颖隧道施工法。

    基于RFID标签的地中盾构相对位置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23814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44673.7

    申请日:2013-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地中盾构相对位置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后发盾构的刀盘/面板和隔板上布设复数个RFID标签;将后发盾构始发至一预设对接测量位置;水平钻孔前端的探头与后发盾构刀盘/面板的距离达到预设值;建立空间坐标系;测量并计算探头与后发盾构机隔板中心的相对高程差Δh1和相对水平偏差Δy1;修正相对高程差Δh1和相对水平偏差Δy1;确定始发盾构隔板中心与水平钻孔前端探头的相对高程Δh2和相对水平偏差Δy2;计算获得始发盾构隔板中心和后发盾构隔板中心的相对高程Δh和相对平面偏差Δy。由于采用了本发明,具有精度高、工操作简便,工期短的优点。

    盾构到达闸板式应急安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330568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169106.0

    申请日:2011-06-21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盾构到达闸板式应急安全装置,包括一框架,通过一过渡法兰与洞门内预埋钢洞圈连接成整体;一左闸门,其周边安装有密封胶条,可分离地置于框架内左侧;一右闸门,其周边安装有密封胶条,可分离地置于框架内右侧;和一上盖板,可分离地置于框架的上边缘;所述的左闸门、右闸门和上盖板安装到位后,整个装置形成密封的空间。本发明采用闸板密封的方式,在盾构到达过程中对漏水漏泥等现象进行主动控制,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此外,本发明采用预制结构,造价低廉,现场拆装方便,可以回收利用,适用于任何形式的盾构隧道工程。

    新型拉索式盾构始发后靠基座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02817617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210328715.0

    申请日:2012-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拉索式盾构始发后靠基座体系,设置于盾构始发工作井内,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底座、八字撑与导轨,所述底座固接于工作井底板,所述八字撑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导轨架设连接于所述八字撑的顶端;一反力架,所述反力架包括两横梁、两竖梁,所述竖梁垂直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横梁固接于所述竖梁的上端与下端,所述横梁与竖梁形成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有一斜梁;复数根高强拉索,所述高强拉索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反力架的竖梁上,所述高强拉索的另一端固接于所述基座。本发明避免了压杆存在的失稳问题,也改善了盾构始发反力架的受力体系,可有效地节约盾构始发成本,便于运输,且适用于各种隧道工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