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7523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29615.0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辐照环境下异物打捞系统及方法,打捞系统包括水面控制台、第一水下机器人和第二水下机器人,水面控制台设于水池外部;第一水下机器人一端通过第一脐带缆与水面控制台相连接,第一水下机器人上设有吸尘过滤水泵,吸尘过滤水泵上设有吸水管;第二水下机器人,第二水下机器人的尺寸小于第一水下机器人,吸水管一端延伸至第二水下机器人,第二水下机器人上设有吸水管夹具和异物抓取机构,以在吸水管和异物机构的配合下清理不同的水下异物。上述核辐照环境下第一水下机器人和第二水下机器人配合使用,有利于提高水下异物的抓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1745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34320.3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卞向南 , 陈祖盼 , 黄然 , 黄祥明 , 张艳婷 , 蔡宇承 , 周媛 , 申思行 , 沈光耀 , 张振雨 , 谢晶晶 , 邵长磊 , 廖家麒 , 程保良 , 陶泽勇 , 刘一舟 , 张宝军
IPC: G01N29/04 , G01N29/22 , G01N29/265 , G01N21/88 , G01N2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核辐射环境水下焊缝缺陷的检测设备,包括车体框架、探头组件、动力机构以及至少一个焊缝识别机构,车体框架上设有浮力平衡机构,用以使车体框架零重力;探头组件可拆卸安装于车体框架上;动力机构设于车体框架上,动力机构包括螺旋桨组件和履带行走机构,螺旋桨组件用于驱动履带行走机构沿待检测焊缝移动;焊缝识别机构包括激光灯和摄像机构,焊缝识别机构设于车体框架上,摄像机构用于激光灯在待检测焊缝上的反光识别检测焊缝。本发明通过检测设备对水下焊缝进行在役检测,避免了核电厂需将乏燃料组件移除、放水后人工进入池内进行泄漏点等焊缝缺陷检查的困境,检测活动进行的时间容易协调,适用性、安全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221418442U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22930463.5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IPC: B62D55/135 , B62D55/08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拆装的履带结构及行走机构,快速拆装的履带结构包括第一滚轮、第二滚轮以及套设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外部的履带,第一滚轮上设有驱动轴,第二滚轮上设有从动轴;安装板组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分设于履带的相对两侧,驱动轴一端与第一板体相连接,另一端穿设于第二板体的外侧并与安装在第二板体上的驱动电机相连接;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背离驱动轴一侧开设有卡接槽,卡接槽用于可拆卸卡设于从动轴外侧的轴承上。本实用新型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一端从动轴外侧的轴承相卡接进行可拆卸安装,由此对于履带拆装更加方便,在履带磨损时,可以快速更换新的履带或者对其进行快速检修,节省时间以及节省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21465510U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22940560.2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N33/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乏燃料水池焊缝检测机构的夹持装置及检测机器人,夹持装置包括安装板、底座以及夹具,所述安装板具有至少一个安装端,所述安装端用于与检测机器人主体可拆卸连接;底座利用螺纹连接件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接;所述夹具设于所述底座背离所述安装板一侧并与所述底座弹性连接,所述夹具上设有安装焊缝检测探头的安装腔室,所述夹具上设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的一端活动插设于所述安装腔室以调节所述安装腔室内的安装空间。夹持装置利用调节件可以调节安装腔室的尺寸,进而可以匹配安装不同的检测探头,检测探头拆换方便,有利于减少工作人员受辐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04637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1436575.9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路径规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反应堆压力容器检测系统,所述路径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路径需求数据;根据所述路径需求数据规划直线路径;和/或根据所述路径需求数据规划圆弧路径;本申请提供的路径规划方法,能够应用于反应堆压力容器检测中,可以在执行实际反应堆压力容器检测之前,通过对机器人的路径规划,确保后续机器人在进行反应堆压力容器检测过程中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44904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110842143.7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IPC: G21C17/003 , G21C17/01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核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检查系统,包括检查机器人、多个扫查器、位置定位组件和控制平台。检查机器人包括可移动的平台底座和设置在平台底座上的空间姿态变化模组。每个扫查器可拆卸地装配在空间姿态变化模组上。位置定位组件用于获取检查机器人的位置信息。控制平台与检查机器人和位置定位组件通信连接。在接收到检查顶盖预定位置的检测信息后,检查机器人携带与该预定位置信息对应的扫查器并按照控制平台发出的路径信息到达与预定位置对应的检查位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对能自动定位反应堆顶盖所有检查位置,实现自动检测,具有定位精确和检查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884724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210564251.3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N2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焊缝检测的射线检测装置,包括密封主管组件、气囊组件、头部支撑组件、尾部支撑组件、定位环组件五部分。该射线检测装置在使用时将该装置推入待测的压力容器接管内,使定位环接触到待测接管桶壁完成轴向定位,将气囊移动到要检测焊缝的位置,通过头部支撑组件、尾部支撑组件完成径向定位,然后给气囊充气,使气囊将焊缝处的液体排除,接着通过内导源管将射线源深入到气囊内部与焊缝相对应的位置进行周向曝光照相,这样就可对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的焊缝进行检测。该检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定位准确度高、安全可靠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995489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1911274560.5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模块化摄像系统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接口电路板、电源模块、及可插拔板卡组件;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接口电路板相连,通过所述可插拔板卡组件插于所述接口电路板,以与外部视频信号源建立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对获取的视频信号进行处理和/或控制一或多个外部视频信号源的视频采集;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向所述控制模块、及接口电路板提供电源。本申请可兼容多种摄像机接口,并提供摄像机云台转向驱动功能、相机控制功能、灯光控制功能和辅助功能,通过扩展接口电路板上插入对应摄像机控制卡或更换摄像机控制卡技能实现相应摄像机的控制,可适应不同场合的需求,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596318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452920.8
申请日:2022-11-20
Applicant: 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N29/265 , G01N29/04 ,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螺栓质量检测领域,提供了一种主泵螺纹检测探头驱动机构,包括探头安装座和超声波探头,探头安装座内侧设有软轴套管,软轴套管的一端通过电液旋转接头与超声波探头连接,探头安装座远离超声波探头的一端安装固定有能够伸缩的软轴导套组件,软轴导套组件远离探头安装座的一端安装固定有用于驱动超声波探头旋转的探头旋转驱动电机;还包括:夹持驱动机构,夹持驱动机构安装于探头安装座上,夹持驱动机构用于对软轴套管进行控制夹紧以及驱动软轴套管轴向移动。本发明可驱动超声波探头进行整周转动,也可同时驱动探头轴向长距离伸缩,能够满足主泵螺栓检测探头的复杂运动,提高检测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以及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304711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259356.1
申请日:2015-05-20
Applicant: 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5K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震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包括外箱体和置于外箱体内的内箱体,内箱体底部设有可前后滑动且能滑出内箱体的滑动板,所有电气控制部件均安装在滑动板上,所述外箱体的前后两端各设有封闭用的面板,且位于前端的面板可开启。本发明通过内外分层式箱体结构,将所有电气控制部件即核心部件包覆在内,提高了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