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5178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22701.X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适应多工况的热管试验台架及热管试验方法。热管试验台架包括:支撑平台,用于承载热管;加热系统,位于支撑平台上,配置为向热管的蒸发段提供功率输入;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夹套和基于冷却夹套形成的水冷通路和风冷通路,风冷通路位于夹套内层与冷凝段之间的空间内,水冷通路位于夹套内层和夹套外层之间的空间内;数据采集系统,与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互联;以及控制系统,与加热系统、冷却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互联,配置为根据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的试验数据向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输出调节参数。本申请的适应多工况的热管试验台架及热管试验方法,可以批量应对多工况试验需求,提升热管试验的便捷性、有效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8867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93961.1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巢孟科 , 杨星 , 门启明 , 袁舒梦 , 林绍萱 , 唐力晨 , 张伟 , 李晨 , 张菲茜 , 刘畅 , 秦炎锋 , 张可丰 , 景益 , 陈俨 , 薛国宏 , 姚彦贵 , 周全 , 张毅成 , 张锴 , 刘润发 , 应秉斌 , 李经怀 , 姚兆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岛主设备换热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涡流检查的环绕堆内组件式螺旋缠绕管换热组件,包括芯筒,其内通道为反应堆堆内组件的安装空间;螺旋缠绕管束,其为由多根无焊缝螺旋缠绕管缠绕在芯筒外围形成的多层结构;支撑结构,用于支撑螺旋缠绕管束;管箱组件,包括多个上管箱单元以及与其数量一致的多个下管箱单元,两个上管箱单元通过集水管连通为一组,两个下管箱单元通过集水管连通为一组,一组上管箱单元仅与一组下管箱单元对应,组中的上管箱单元与组中下管箱单元一一对应且通过多根螺旋缠绕管连通;本发明既能用于供热或提供终端需要能量的无相变热交换装置,也能用于供汽或提供后端动力系统需要能量的有相变直流蒸汽发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3375480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764023.X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门启明 , 张菲茜 , 杨星 , 巢孟科 , 周全 , 应秉斌 , 林绍萱 , 矫明 , 李经怀 , 姚兆祯 , 张伟 , 刘畅 , 李晨 , 张可丰 , 张锴 , 梁星筠 , 尤岩 , 黄俊 , 侯敏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侧向收口的立式缠绕管式换热组件,包括:垂向设置的中心筒体,其顶部连接有连接管;缠绕管,缠绕在所述中心筒体外侧,所述缠绕管在沿所述中心筒体径向上被分为至少两层;垫条,设置在相邻的两层所述缠绕管之间和/或所述缠绕管与所述中心筒体之间和/或最外层缠绕管外侧,所述垫条上开设有与所述缠绕管外轮廓相互配合的槽;支撑定位装置,其用于与所述中心筒体、缠绕管及垫条固定连接,用于支撑所述中心筒体、缠绕管及垫条;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在保证满足热工及结构要求的前提下,提高缠绕管的加工精度,增强安全性,提升换热器的力学及抗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09024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1084252.9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汽水分离再热器用汽水分离单元,它包括至少二个Y形对称设置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组件由框架组件和波形板组件构成,所述波形板组件设置在所述框架组件内,所述框架组件包括顶部支撑、进口均气孔板、底部支撑和疏水槽,所述疏水槽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的下部;与现有技术相比,分离组件采用Y形结构布置,使在汽水分离再热器(MSR)有效的空间内可以布置更多的分离面积,提高了汽水分离再热器(MSR)的汽水分离能力,波形板采用侧边压紧,即保证了压紧效果,又节约了蒸汽流通空间,波形板为不锈钢材料制成,有效降低回路中的腐蚀产物,提高了使用寿命,分离效率高,压降阻力低,综合性能优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853751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95480.0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22B37/3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小筒径初级分离器叶片组件,它包括叶片外筒体、叶片中芯筒及叶片组成,叶片焊接在叶片中芯筒的外侧,叶片外筒体设置在叶片的外侧,叶片为曲叶片;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提高初级分离器的分离效率,降低分离器对蒸发器空间尺寸的要求,使初级分离器能够适应不同功率蒸汽发生器的工况要求,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487313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0075509.5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7/90 , G21C17/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核电蒸汽发生器螺旋传热管的全滚动涡流探头,包括传感器单元和护壳,传感器单元包括前支撑、线圈架和后支撑,线圈架上缠绕有线圈,前支撑设有多个第一滚动支撑结构,后支撑设有多个第二滚动支撑结构;所述护壳包括多节中空的护套,所述护套的一端为球形凸起,另一端为球形凹槽,护套设有多个第三滚动支撑结构,所有护套通过软管串在一起,并且相邻两个护套通过球形凸起和球形凹槽万向配合,最前端的护套与所述后支撑相连接,所述软管中设有信号线,所述信号线与所述线圈架上的线圈连接。本发明采用了全滚动式传感器单元结构和护壳结构,大幅降低摩擦阻力,增加了通过性,同时也简化了设备的使用,减少安装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187113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310017919.7
申请日:2013-01-1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蒸汽限流装置压力损失的核电站蒸汽发生器蒸汽限流装置,其在蒸汽出口管嘴内部设置19个文丘里管;这19个文丘里管排列布置方式为:中心布置一个文丘里管,中间圈布置6个文丘里管,最外圈布置12个文丘里管。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核电站蒸汽发生器蒸汽限流装置,与传统的蒸汽限流装置相比,本发明具有较低压力损失的特点,能提高蒸汽发生器的出口蒸汽压力,从而提高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5198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338673.6
申请日:2025-03-2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重水慢化熔盐堆,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重水慢化熔盐堆包括反应堆容器和堆芯,反应堆容器具有熔盐进口和熔盐出口,所述熔盐进口和所述熔盐出口均位于所述反应堆容器的下部;堆芯位于所述反应堆容器内,所述堆芯包括熔盐通道和重水容纳空间,所述重水容纳空间包裹所述熔盐通道且填充重水,所述熔盐通道连接在所述熔盐进口和所述熔盐出口之间。本申请采用液态重水替代固体石墨作为慢化剂,一方面满足熔盐堆的慢化要求,另一方面也可解决固体慢化材料辐照肿胀及定期更换的问题,提高核电厂的本质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2447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242234.0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上海核能装备测试验证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索航 , 巢孟科 , 王培培 , 廖卫华 , 吕康 , 严子佳 , 门启明 , 张菲茜 , 廖义涵 , 袁舒梦 , 周全 , 陈俨 , 杨星 , 李晨 , 史志龙 , 张可丰 , 姚彦贵 , 任大峰 , 唐力晨 , 李经怀 , 刘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缠绕管换热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缠绕管换热器热工水力试验温度测量系统,若干测温装置包括一端固定于缠绕管换热器本体的外壁面不同区域的测温底座,另一端与内螺纹段螺纹连接,并且测温底座与内螺纹段之间设有垫片以实现硬密封,测温底座上开孔,导向管一端穿过开孔延伸到缠绕管换热器本体的内腔室,另一端穿过垫片和内螺纹段延伸到外部,导向管内设有热电偶;测点管支撑件固定于内腔室的内壁面,用于固定导向管端部以进行不同位置的温度测量;由此实现了将热电偶布置在缠绕管换热器的不同区域、不同层级位置,实现缠绕管换热器内部温度的准确测量,可以为缠绕管换热器的热工性能提供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388675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0993961.1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巢孟科 , 杨星 , 门启明 , 袁舒梦 , 林绍萱 , 唐力晨 , 张伟 , 李晨 , 张菲茜 , 刘畅 , 秦炎锋 , 张可丰 , 景益 , 陈俨 , 薛国宏 , 姚彦贵 , 周全 , 张毅成 , 张锴 , 刘润发 , 应秉斌 , 李经怀 , 姚兆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岛主设备换热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涡流检查的环绕堆内组件式螺旋缠绕管换热组件,包括芯筒,其内通道为反应堆堆内组件的安装空间;螺旋缠绕管束,其为由多根无焊缝螺旋缠绕管缠绕在芯筒外围形成的多层结构;支撑结构,用于支撑螺旋缠绕管束;管箱组件,包括多个上管箱单元以及与其数量一致的多个下管箱单元,两个上管箱单元通过集水管连通为一组,两个下管箱单元通过集水管连通为一组,一组上管箱单元仅与一组下管箱单元对应,组中的上管箱单元与组中下管箱单元一一对应且通过多根螺旋缠绕管连通;本发明既能用于供热或提供终端需要能量的无相变热交换装置,也能用于供汽或提供后端动力系统需要能量的有相变直流蒸汽发生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