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69726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495303.0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W4/40 , H04W24/06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联网的确定性信道模拟器及信道模拟方法。该确定性信道模拟器包括用户接口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及多个射频信道。通过用户接口模块设置仿真区域,并在仿真过程中动态计算当前发送射频信号的车载通信终端每移动预设步长时所涉及的可视散射点;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基于传播图论的方式,计算出每个待测车载通信终端的信道的冲激响应,使得本用于车联网的确定性信道模拟器可以在车载通信终端每移动预设步长时输出一次信道的冲激响应,从而实现针对特定地理场景的确定性无线信道模拟,精确给出车辆不同时刻下的信道特征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541677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07202.6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安全混合加密方法,包括:对各个终端与服务器进行轻量级身份认证,轻量级身份认证通过使用单向非对称加密,来实现终端的身份认证以及初始密钥和初始IV向量的传输;在终端的身份认证成功后,采用动态的对称加解密算法在终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加密通信,使得所述对称加解密算法在每个终端的每次加密通信时使用不同的对称密钥和不同的结构参数。本发明采用轻量级身份识别,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认证时间和计算消耗,采取动态的对称加解密算法,保证了一次一对称密钥和一次一组结构参数,在大结构上不变的情况下用一种非线性的方式改变了算法的结构参数,提升了算法抵御能量分析等侧信道攻击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2000797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980785.3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燃气市北销售有限公司
IPC: F17D5/00 , F17D5/06 , G06N3/04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燃气管网多维传感器数据的泄露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Transformer模型,根据每个燃气设备的使用习惯,筛选出每个燃气设备的合理区间;其中,所述使用习惯为燃气设备每次使用的持续时间;获取配置在燃气管网中主运输管道的流量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当所述检测结果为运输状态时,获取每个燃气设备的持续时间;基于每个燃气设备的持续时间以及每个燃气设备对应的合理区间进行数据处理,并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和燃气传感器判断是否进行预警提醒和泄露报警;当所述检测结果为非运输状态,则根据燃气传感器判断是否进行预警提醒。本发明能够提升燃气泄漏预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63279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910176763.4
申请日:2019-03-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动态自组网的混合加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所有终端节点开机后,中心节点执行组网身份认证;完成身份认证后,所述终端节点进行数据的上报、接收中心节点发送的命令、以及实现终端节点之间的点对点传输;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采用基于时变动态密钥的对称加密方法。本发明结合了非对称加密系统的身份认证和密钥分配的优势,同时亦可以获得采用对称加解密系统的运算复杂度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688630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16064.8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L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安全凭证管理系统的蝴蝶密钥扩展优化方法,包括:接收车载设备发出的申请假名证书请求;根据当前收到的请求数目判断是否对假名证书请求进行混淆优化方法,若需要进行混淆优化算法,则将在假名证书请求中收到的毛虫公钥与提前预置的扩展点进行点相加,生成茧混淆公钥组,并与真实的茧公钥组合预链接值一起混淆后,生成单个请求,并在预设时间内生成多个请求发送给假名证书注册机构。本发明能够在保证混淆安全性的前提下,缩短混淆所需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963279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910176763.4
申请日:2019-03-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动态自组网的混合加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所有终端节点开机后,中心节点执行组网身份认证;完成身份认证后,所述终端节点进行数据的上报、接收中心节点发送的命令、以及实现终端节点之间的点对点传输;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采用基于时变动态密钥的对称加密方法。本发明结合了非对称加密系统的身份认证和密钥分配的优势,同时亦可以获得采用对称加解密系统的运算复杂度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9986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19407.9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F17D5/06 , F17D5/0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20/20 , G06F18/25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地下管网多元传感器数据的气体泄露检测方法,包括:获取设置在地下管网周边土壤的多种环境传感器的检测数据;采用训练好的生成模型对所述多种环境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进行数据增强处理,得到时间序列数据;将所述时间序列数据输入至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中,得到气体泄露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神经网络模型包括:特征提取部分,用于提取所述时间序列数据的深层特征,得到深层特征数据;注意力层部分,用于对所述深层特征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并将深层特征数据前后空间和通道特征进行结合;LSTM层部分,用于对去噪后的深层特征数据进行处理,输出气体泄露检测结果。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气体泄漏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541677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10307202.6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安全混合加密方法,包括:对各个终端与服务器进行轻量级身份认证,轻量级身份认证通过使用单向非对称加密,来实现终端的身份认证以及初始密钥和初始IV向量的传输;在终端的身份认证成功后,采用动态的对称加解密算法在终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加密通信,使得所述对称加解密算法在每个终端的每次加密通信时使用不同的对称密钥和不同的结构参数。本发明采用轻量级身份识别,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认证时间和计算消耗,采取动态的对称加解密算法,保证了一次一对称密钥和一次一组结构参数,在大结构上不变的情况下用一种非线性的方式改变了算法的结构参数,提升了算法抵御能量分析等侧信道攻击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944380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047765.X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IPC: H04W56/00 , H04B7/0413 , H04L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毫米波通信的MIMO并行通道探测装置,同时公开了该MIMO并行通道探测装置进行信道探测时所采用的方法。该MIMO并行通道探测装置创新性地设计了多通道高精度同步方法,实现了多收发通道之间的皮秒级同步;创新性地将零复制技术应用于数据传输部分的设计,从而实现了数据传输时延的显著降低;创新性地设计了多通道并行校准方法,相对于串行校准方法极大提升了校准效率。利用本发明,可以获得领先的动态信道探测能力和探测性能精度,帮助建立更精确的毫米波无线信道模型,有助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的普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054857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719271.8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IPC: H04B17/00 , H04B17/391 ,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星地通信的信道模拟器及信道模拟方法。该信道模拟器包括总控模块、信道系数生成模块、多个混合延时插值模块、乘法器和累加器,总控模块连接信道系数生成模块,用于向其发出第一控制信号;总控模块还与混合延时插值模块连接,用于向其发出第二控制信号;混合延时插值模块将初始信号序列复制成N路后分别同N条多径信道序列相乘,从而得到N个经过信道衰减后的信号序列;在N路基于混合滤波器系数重载的Farrow结构的可变分数时延插值滤波器中,完成分数倍信号的插值,最后通过累加器实现多路多径信号的混叠。本发明实现了针对大范围时延快速漂移情况下的动态无线信道的分数时延模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