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立体停车库自然通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847148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510225384.1

    申请日:2015-05-04

    Inventor: 施孝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自然通风系统,地下立体停车库的上方设有地面停车房,地下立体停车库的外侧与下方分别设有车库外侧通风道与车库底部通风道,地面停车房的外侧设有与所述车库外侧通风道连通的地面停车房外侧通风道,地面停车房的顶部设有顶部自然通风口,地面停车房外侧通风道的内墙与外墙上分别开设若干内侧自然通风口与外侧自然通风口,车库外侧通风道的内墙上由下至上设有若干地下泊车位通风口。本发明无论是在停车与取车的工作状态还是非工作状态,都能实现地下立体停车库的贯通式自然通风换气,可有效稀释并排除地下立体车库内的异味,显著降低地下立体车库内变压器等设备的环境温度,并增强火灾时的烟气排除能力。

    隧道声屏障自然通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47395B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510225342.8

    申请日:2015-05-04

    Inventor: 施孝增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现有隧道声屏障隔声效果不佳,以及该自然通风口由于在顶部设置,新鲜空气与隧道废气只能通过同一自然通风口引入与排放,废气稀释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公开了一种隧道声屏障自然通风方法,采用一隧道声屏障自然通风系统,该系统包括对接于隧道洞口的声屏障,声屏障的顶部设有顶部自然通风口,声屏障的两侧下部分别设有侧下部自然通风口,顶部自然通风口与所述侧下部自然通风口均内置电动密闭阀门,利用声屏障顶部与两侧下部电动自然通风口之间形成的热压差与风压差,实现声屏障内气流的有效组织,循环了流动,达到有效隔声,有效降低隧道洞口温度、废气浓度,火灾情况下的烟气流有效扩散的目的。

    复合型地下环廊防火隔离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29672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510351338.6

    申请日:2015-06-23

    Inventor: 施孝增 倪丹 尤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地下环廊防火隔离装置及方法,该复合型地下环廊包括一地下环廊和一联络道,地下环廊通过联络道与城市地下快速隧道连通,联络道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侧壁排风通路和一侧壁送风通路,侧壁排风通路包括一排风井道,排风井道内设有一排风装置,侧壁送风通路包括一送风井道,送风井道内设有一送风装置,联络道将排风井道的下端和送风井道的下端连通,排风井道的上端和送风井道的上端均连通于地面。本发明不仅能有效避免城市地下快速隧道或者地下环廊在火灾工况下的烟气互串,而且不影响消防车辆通过联络道,显著提高消防救援效率和可靠性,且具有施工成本低、施工方便、周期短、效益高、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地下立体停车库诱导通风装置及其诱导通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86629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667502.4

    申请日:2015-10-16

    Inventor: 施孝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H6/28 F24F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诱导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立体停车库顶部设置屋顶排风机,载车回转台上设置格栅百叶电动风口,载车回转台底部设置升压风机,每个地下泊车位上方还设置有诱导风机,升压风机提升地下立体停车库内气流压力,气流通过格栅百叶电动风口,在屋顶排风机的抽吸作用下排出地面停车房。平时工况,通过排风口的抽吸作用可解决地下立体停车库内空气质量不满足卫生要求的问题;通风排热可提高车库内电气设备运行效率。事故工况,用于火灾时或者灾后排烟,可迅速排除烟气,减少损失,具有显著社会、经济效益。本发明具有施工方便、周期短等优点,可大规模推广。

    一种地铁站台防火分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370309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652365.7

    申请日:2015-10-10

    Inventor: 施孝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7/103 E21F1/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站台防火分隔装置,在靠近站台层的楼扶梯的天花板上设置前端风幕机组,在靠近站厅层的楼扶梯的天花板上设置后端风幕机组,并且设计前端风幕机组中的前端风幕机具有45°渐缩夹角的第一送风口、第一回风口,设计后端风幕机组中的前端风幕机具有45°渐扩夹角的第二送风口、第二回风口。本发明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控制容易,适于火灾时地铁现场的混乱场景,降低了火情加剧、火势蔓延的风险;使用效果明显,当发生火灾时,本发明提供的防火分隔装置能够有效地阻挡火灾烟气进入楼扶梯间,便于逃生人员向站台层疏散。同时,本发明具有施工方便、周期短、效益高等优点,可大规模推广使用。

    地下立体停车库通风排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201256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67400.2

    申请日:2015-10-16

    Inventor: 施孝增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通风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层地下停车层外围设置有环状排风管,所述环状排风管设置有对应于各地下泊车位的泊车位排风口,所述若干层地下停车层的环状排风管之间通过地下车库竖向排风管连通,并与设置在地面停车房的地面停车房排风管连通,地面停车房顶部设置与地面停车房排风管连接的顶部排风管,顶部排风管设置屋顶排风机。平时工况,通过排风口的抽吸作用可解决地下立体停车库内空气质量不满足卫生要求的问题;通风排热可提高车库内电气设备运行效率。事故工况,用于火灾时或者灾后排烟,可迅速排除烟气,减少损失,具有显著社会、经济效益。本发明具有施工方便、周期短等优点,可大规模推广。

    复合型地下环廊防火隔离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29672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51338.6

    申请日:2015-06-23

    Inventor: 施孝增 倪丹 尤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地下环廊防火隔离装置及方法,该复合型地下环廊包括一地下环廊和一联络道,地下环廊通过联络道与城市地下快速隧道连通,联络道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侧壁排风通路和一侧壁送风通路,侧壁排风通路包括一排风井道,排风井道内设有一排风装置,侧壁送风通路包括一送风井道,送风井道内设有一送风装置,联络道将排风井道的下端和送风井道的下端连通,排风井道的上端和送风井道的上端均连通于地面。本发明不仅能有效避免城市地下快速隧道或者地下环廊在火灾工况下的烟气互串,而且不影响消防车辆通过联络道,显著提高消防救援效率和可靠性,且具有施工成本低、施工方便、周期短、效益高、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一种隧道强制通风降温装置及降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20879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377896.0

    申请日:2013-08-27

    Inventor: 施孝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003 E21F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类,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隧道强制通风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隧道间隔板上设置若干个相对应的上部结构圆孔和下部结构圆孔,上部结构圆孔内设置上部轴流风机,下部结构圆孔内设置下部轴流风机,出口隧道的气流在所述上部轴流风机作用下流进入口隧道,入口隧道的气流在所述下部轴流风机作用下进出口隧道,实现出口隧道气流与入口隧道气流的混合。本发明尤其适用于隧道通风区段长、交通量大,洞口温度高的工程。该装置包括隧道间隔板、轴流风机、结构圆孔、格栅百叶等。其优点是,有效降低隧道出口空气的温度,显著改善隧道出口周边的热环境,保证司乘人员与隧道检修人员的正常通行与工作。此外,本发明施工简单,可有效降低工程投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大规模推广。

    地下立体停车库诱导通风装置及其诱导通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86629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510667502.4

    申请日:2015-10-16

    Inventor: 施孝增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诱导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立体停车库顶部设置屋顶排风机,载车回转台上设置格栅百叶电动风口,载车回转台底部设置升压风机,每个地下泊车位上方还设置有诱导风机,升压风机提升地下立体停车库内气流压力,气流通过格栅百叶电动风口,在屋顶排风机的抽吸作用下排出地面停车房。平时工况,通过排风口的抽吸作用可解决地下立体停车库内空气质量不满足卫生要求的问题;通风排热可提高车库内电气设备运行效率。事故工况,用于火灾时或者灾后排烟,可迅速排除烟气,减少损失,具有显著社会、经济效益。本发明具有施工方便、周期短等优点,可大规模推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