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控活性污泥膨胀功能的氧化沟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344222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010240579.0

    申请日:2010-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控活性污泥膨胀功能的氧化沟工艺,其特征在于污水首先进入厌氧区,在厌氧区内与预缺氧区输出的污泥进行混合反应,厌氧区输出的混合液进入氧化沟,混合液在氧化沟发生反应后通过氧化沟出流通道进入二进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二沉池产生的上清液从出水口出水,二沉池产生的一部分污泥回流进入预浓缩池,剩余污泥排出系统外,预浓缩池底部形成的高浓度污泥输送至预缺氧池,在预浓缩池上部形成的上清液通过上清液输送管道送至氧化沟出流通道与氧化沟出流混合后进入二沉池。该工艺不仅能够在系统内维持高污泥浓度,显著提高污染物去除速率,而且可以有效防控氧化沟常见的活性污泥膨胀难题。

    一种生化反应池及其脱氮除磷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691268A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申请号:CN200910195867.6

    申请日:2009-09-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脱氮除磷工艺。本发明在一个脱氮除磷工艺流程中设置了厌氧区、第一缺氧区、第一好氧区、第二缺氧区、第二好氧区、第三缺氧区、第三好氧区等7个生化处理单元,污水经厌氧区与污泥混合后,按比例分流入3个缺氧区,沉淀池污泥回流至第一缺氧区,第一缺氧区末端部分混合液回流至厌氧区。本发明可在较短的反应停留时间内,以较低的能耗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悬浮固体、氮、磷等污染物,确保达到排放要求。

    一种具有防控活性污泥膨胀功能的氧化沟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344222A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1010240579.0

    申请日:2010-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控活性污泥膨胀功能的氧化沟工艺,其特征在于污水首先进入厌氧区,在厌氧区内与预缺氧区输出的污泥进行混合反应,厌氧区输出的混合液进入氧化沟,混合液在氧化沟发生反应后通过氧化沟出流通道进入二进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二沉池产生的上清液从出水口出水,二沉池产生的一部分污泥回流进入预浓缩池,剩余污泥排出系统外,预浓缩池底部形成的高浓度污泥输送至预缺氧池,在预浓缩池上部形成的上清液通过上清液输送管道送至氧化沟出流通道与氧化沟出流混合后进入二沉池。该工艺不仅能够在系统内维持高污泥浓度,显著提高污染物去除速率,而且可以有效防控氧化沟常见的活性污泥膨胀难题。

    一种具有防控活性污泥膨胀功能的氧化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1770582U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1020276033.6

    申请日:2010-07-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防控活性污泥膨胀功能的氧化沟系统,包括厌氧区,其特征在于厌氧区的第一输入端与系统进水端连通,厌氧区的第二输入端与预缺氧区的输出端连通,厌氧区的输出端与氧化沟的输入端连通,氧化沟的输出端通过氧化沟出流通道与二沉池的输入端连通,二沉池上部设有出水口,二沉池底部设有出泥端,二沉池的出水口与系统出水端连通,二沉池的出泥端通过污泥回流管道与预浓缩池的输入端连通,预浓缩池底部设有污泥输出端,该污泥输出端通过污泥管道与预缺氧区的输入端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不仅能够在系统内维持高污泥浓度,显著提高污染物去除速率,而且可以有效防控氧化沟常见的活性污泥膨胀难题。

    一种COD组分测定装置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438185U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920078179.7

    申请日:2009-07-13

    Inventor: 沈昌明 谭学军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COD组分测定装置,其特征是,在容器底设一磁力搅拌器,在容器中设有一曝气头,容器口处设有密封盖,第一电磁阀通过管道与曝气头连接,该电磁阀还与鼓风机连接;在密封盖处设有排气管,该排气管设有第二电磁阀,在容器中还有溶氧仪的探头。该装置能够方便地测定COD中易降解组分和颗粒性组分,同现行的人工测定相比,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提高了测试结果的精确度。

    一种移动式供氧效率测定装置及其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34933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33118.9

    申请日:2015-01-22

    Abstract: 一种移动式供氧效率测定装置,其设在反应池的液面上,所述的移动式供氧效率测定装置包含:移动载体,其设在所述反应池的液面上,并移动到反应池各个不同的监测点;溶解氧测定仪,其设在所述的移动载体内,其包含溶解氧探头,用于测定反应池不同监测点的溶解氧浓度;氧分压测定仪,其设在所述的移动载体内,其包含氧分压探头,用于测定反应池不同监测点的液面出气的氧分压。其优点是:解决了目前污水处理厂节能在工具和方法上的不足,为科学评估污水处理厂供氧效率,为实现更加节能的供氧控制提供依据。

    一种污水污泥和餐厨垃圾的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08643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310436349.5

    申请日:2013-0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污泥和餐厨垃圾的处理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均质浆化处理装置、污水污泥预处理装置以及餐厨垃圾预处理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使用餐厨垃圾预处理装置对餐厨垃圾进行预处理并调节含水率;二、将经污水污泥预处理装置预处理的脱水泥饼和经步骤一处理后的餐厨垃圾按比例混合,进入均质浆化处理反应器进行均质浆化处理后成为产酸相进料;三、将产酸相进料加入产酸相反应器,进行水解和酸化后成为产酸相出泥;四、将产酸相出泥加入产甲烷相反应器中,进行厌氧发酵产生甲烷。本发明的污水污泥和餐厨垃圾的处理装置及其方法,有效解决了两者各自单独处理所存在的问题,具有更高的甲烷产量和有机物降解效率。

    一种污水污泥和餐厨垃圾的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08643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36349.5

    申请日:2013-0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污泥和餐厨垃圾的处理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均质浆化处理装置、污水污泥预处理装置以及餐厨垃圾预处理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使用餐厨垃圾预处理装置对餐厨垃圾进行预处理并调节含水率;二、将经污水污泥预处理装置预处理的脱水泥饼和经步骤一处理后的餐厨垃圾按比例混合,进入均质浆化处理反应器进行均质浆化处理后成为产酸相进料;三、将产酸相进料加入产酸相反应器,进行水解和酸化后成为产酸相出泥;四、将产酸相出泥加入产甲烷相反应器中,进行厌氧发酵产生甲烷。本发明的污水污泥和餐厨垃圾的处理装置及其方法,有效解决了两者各自单独处理所存在的问题,具有更高的甲烷产量和有机物降解效率。

    一种高效脱氮除磷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508635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36593.1

    申请日:2013-0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脱氮除磷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工艺,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处理系统单位面积污水处理能力有限,造成设施和设备的浪费;处理工艺采用重力沉淀,固液分离效率低,污泥浓缩效果差,导致处理能力低下问题。系统包括串联的脱氮除磷反应单元和固液分离单元,脱氮除磷反应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好氧区与缺氧区连通,固液分离单元包括相连通的二沉池、溶气深池和气浮池,好氧区的输出端与二沉池的输入端连通。工艺:一、厌氧释磷反应;二、反硝化反应;三、碳氧化、好氧吸磷和硝化反应;四、泥水分离;五、深池溶气;六、固液分离。本发明尤其适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改造工程。

    一种脱氮除磷工艺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21754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110367788.6

    申请日:2011-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与菌种选择器回流过来的污泥进行混合反应,厌氧池流出的混合液依次经过缺氧池、缺氧/好氧池进入菌种选择器,菌种选择器对混合液中的微生物进行筛选,高密度菌种沉淀在菌种选择器底部,通过污泥泵回流至厌氧池,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所述高密度菌种包括聚磷菌,密度较小的菌种则同水流一起进入悬浮填料池,在悬浮填料池中进行硝化反应,混合液通过污水泵回流至缺氧池,悬浮填料池出水自流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该工艺在系统内形成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两种菌落形态,通过强化反硝化除磷过程,在低碳氮比下充分利用有限的进水碳源实现高效脱氮除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