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08355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086560.2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英诺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微纳激光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4/04 , H01M10/0525 , B23K26/36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一种超快激光水下加工微纳米复合结构铜箔集流体的方法,先搭建飞秒激光系统,然后将商用的锂离子电池用铜箔集流体固定到水下加工装置上,再利用计算机调节飞秒激光器和振镜的控制单元,通过调节飞秒激光器输出激光的重频和单脉冲能量,同时控制振镜进而控制激光辐照时间和跳转速速,激光聚焦后辐照到水下的铜箔就流体上,扫描完成,可以一次性实现:孔径微米结构且内壁具有纳米结构、孔径微米结构且微孔周围具有纳米孔结构、孔径微米结构且微孔周围具有纳米波纹结构等不同微纳米复合结构的铜箔集流体,该集流体可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行业。
-
公开(公告)号:CN11091919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911422599.7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IPC: B23K26/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加工轨迹优化的陶瓷表面孔纳秒激光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S1:搭建纳秒激光加工系统;S2:对氮化铝陶瓷片进行切割清洗;S3:设定纳秒激光加工系统的调节参数;S4:设定初次加工的加工方式和激光轨迹参数;S5:对氮化铝陶瓷片进行初次加工,形成初级表面孔S6:设定二次加工的加工方式和激光轨迹参数;S7:对氮化铝陶瓷片进行二次加工,并静置冷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初次加工和二次加工两次对氮化铝陶瓷片进行加工,使氮化铝表面孔的入出口孔径、孔锥度、入出口形貌及侧壁形貌得以改善,本发明操作简单,利用常见纳秒激光加工系统即可完成加工,无需额外的设备和操作,加工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526692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317865.9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B23K26/211 , B23K26/12 , B23K26/32 , B23K26/60 , B23K1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铝异种金属的激光填丝焊工艺,通过在焊接界面处的镁合金和铝合金之间夹入镍中间层,并添加与铝合金和镍中间层相接触的锌-铝合金焊料,锌-铝合金焊料的表面涂覆钎剂,保护气体环境下激光熔钎焊,在镍中间层两侧形成由锌-镍相、镁-镍和铝-镍相组成的镁/铝焊接头。选用锌-铝合金作填充材料,配合纯镍箔作为中间层;通过调整激光工艺参数,控制中间层的熔化程度;调整中间层的伸出长度,获得焊缝成型美观、无裂纹等缺陷的镁/铝合金焊接接头。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因镁、铝两者冶金反应产物—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产生,提高镁/铝合金焊接接头可靠性,满足镁合金和铝合金异种金属焊接头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406093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307197.1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B23K26/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微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焊接头的超快激光差异微纳米织构方法,为基于超快激光精确选区、形貌可控的差异性功能化微纳米织构技术,以超快激光为能量源,针对金属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焊缝区、热影响区和母材区)差异性的物相成分和微观组织结构进行针对性的功能化微纳米织构,进而实现对接头表面及端面区域的表面改型和改性,进而提高金属焊接头表面及端部区域的耐腐蚀和抗磨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97516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18268.5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B23K26/382 , B23K26/40 , B23K26/60 , B23K26/064 , B23K26/0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陶瓷表面孔形貌质量的激光加工方法,属于激光加工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步骤s1:搭建激光加工系统;步骤s2:选取一块陶瓷基片置于丙酮中,将其用超声波清洗干净;步骤s3:取出陶瓷基片并用蒸馏水冲洗,再经压缩空气吹干,放入激光加工系统;步骤s4:设定短脉冲纳秒激光参数,用短脉冲纳秒激光对陶瓷基片表面以若干同心圆为轨迹进行填充式的孔加工。本发明以短脉冲纳秒激光为能量源,采用特殊的激光加工轨迹能显著提升陶瓷基片表面孔的形貌质量,为后续陶瓷基片表面金属化提供保障,保证陶瓷基板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526692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810317865.9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B23K26/211 , B23K26/12 , B23K26/32 , B23K26/60 , B23K1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铝异种金属的激光填丝焊工艺,通过在焊接界面处的镁合金和铝合金之间夹入镍中间层,并添加与铝合金和镍中间层相接触的锌‑铝合金焊料,锌‑铝合金焊料的表面涂覆钎剂,保护气体环境下激光熔钎焊,在镍中间层两侧形成由锌‑镍相、镁‑镍和铝‑镍相组成的镁/铝焊接头。选用锌‑铝合金作填充材料,配合纯镍箔作为中间层;通过调整激光工艺参数,控制中间层的熔化程度;调整中间层的伸出长度,获得焊缝成型美观、无裂纹等缺陷的镁/铝合金焊接接头。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因镁、铝两者冶金反应产物—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产生,提高镁/铝合金焊接接头可靠性,满足镁合金和铝合金异种金属焊接头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919193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422599.7
申请日:2019-12-31
IPC: B23K26/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加工轨迹优化的陶瓷表面孔纳秒激光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S1:搭建纳秒激光加工系统;S2:对氮化铝陶瓷片进行切割清洗;S3:设定纳秒激光加工系统的调节参数;S4:设定初次加工的加工方式和激光轨迹参数;S5:对氮化铝陶瓷片进行初次加工,形成初级表面孔S6:设定二次加工的加工方式和激光轨迹参数;S7:对氮化铝陶瓷片进行二次加工,并静置冷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初次加工和二次加工两次对氮化铝陶瓷片进行加工,使氮化铝表面孔的入出口孔径、孔锥度、入出口形貌及侧壁形貌得以改善,本发明操作简单,利用常见纳秒激光加工系统即可完成加工,无需额外的设备和操作,加工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808355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911086560.2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英诺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微纳激光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4/04 , H01M10/0525 , B23K26/36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一种超快激光水下加工微纳米复合结构铜箔集流体的方法,先搭建飞秒激光系统,然后将商用的锂离子电池用铜箔集流体固定到水下加工装置上,再利用计算机调节飞秒激光器和振镜的控制单元,通过调节飞秒激光器输出激光的重频和单脉冲能量,同时控制振镜进而控制激光辐照时间和跳转速度,激光聚焦后辐照到水下的铜箔集流体上,扫描完成,可以一次性实现:孔径微米结构且内壁具有纳米结构、孔径微米结构且微孔周围具有纳米孔结构、孔径微米结构且微孔周围具有纳米波纹结构等不同微纳米复合结构的铜箔集流体,该集流体可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行业。
-
公开(公告)号:CN108406093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0307197.1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B23K26/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微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焊接头的超快激光差异微纳米织构方法,为基于超快激光精确选区、形貌可控的差异性功能化微纳米织构技术,以超快激光为能量源,针对金属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焊缝区、热影响区和母材区)差异性的物相成分和微观组织结构进行针对性的功能化微纳米织构,进而实现对接头表面及端面区域的表面改型和改性,进而提高金属焊接头表面及端部区域的耐腐蚀和抗磨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102901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61684.0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 江苏微纳激光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英诺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K26/36 , B23K26/60 , H01M4/04 , H01M4/70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加工领域,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铜箔集流体表面的超快激光三维微纳米织构方法,采用超快激光对铜箔集流体表面进行三维微纳米织构,筛选过程包括:基于光面铜箔集流体和特征差异化的三维微纳米织构的铜箔集流体,分别装配电池;测试电池性能,建立差异化三维微织构特征与电池性能间关系,筛选提升电池性能的三维微织构特征,并织构于铜箔集流体表面。该方法以超快激光微织构铜箔集流体进而在集流体表面形成功能化的表面微结构,改善其特性和功能,紧密啮合铜箔集流体与电极材料,降低界面内阻及电极材料体积变化度,增加集流体比表面积及电极材料附着量,降低电解液对集流体的腐蚀,提升电池性能,方法科学合理,结果准确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