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94108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84503.8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F42B15/38 ,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运载火箭级间气动分离系统多场耦合推力计算方法,步骤如下:1、获取气动分离系统运行工况下控制参数;2、确定气瓶中的真实气体状态方程;3、推导获得气瓶中气体压力、质量、温度的动态变化;4、开展阀门及管路动力学建模;5、建立高速高压气缸数学模型;6、判断一二子级级间分离性能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要求,将气动分离系统的推力时间历程响应输出;若不满足要求,返回步骤1。本方法不仅能够准确获得运载火箭级间气动分离系统多场共同作用下的推力变化特性,而且能够得到一子级和上面级分离过程的动态响应特性,对级间气动分离系统的设计优化具有借鉴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08625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0187539.1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F42B15/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应三向振动的固体捆绑火箭分离插头整流罩,主要由助推侧分离插头整流罩和芯级侧分离插头整流罩串联而成,分别安装于助推器侧壁和芯级尾段侧壁,两整流罩的分离面通过芯级侧分离插头整流罩内部的压缩弹簧彼此压紧从而形成助推器与芯级火箭之间密闭的电缆安装通道,本发明的固体捆绑火箭分离插头整流罩具备飞行过程中箭体径向、切向和轴向大振动量的协调适配功能,分离整流罩的分离面结构简洁明了,对助推器分离姿态不造成影响,同时分离插头整流罩外壁具备热防护功能,保证关键的分离电缆在飞行热环境中不被损坏,且分离插头整流罩采用分体式设计,能够在固体捆绑火箭狭小的安装空间中快速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09161331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810845628.X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C09D183/04 , C09D183/07 , C09D7/61 , C09D7/63 , C09D7/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陶瓷螺旋纤维增强硅橡胶轻质耐烧蚀隔热涂料及其应用,为双层复合涂层体系,由内层的TI隔热涂料和外层的TA耐烧蚀涂料复合构成,所述TI隔热涂料与所述TA耐烧蚀涂料的厚度比为4~7:2~5,应用时按配方制备的TI涂料A组份中,加入B组份,利用A组分中的溶剂调配至规定可喷涂粘度,刮涂、辊涂或喷涂在器件表面4~7mm厚度;按配方制备的TA涂料甲组份中,加入乙组份,利用甲组分中的溶剂调配至规定可喷涂粘度,然后在干燥的TI涂膜的表面喷涂,刮涂或辊涂至2~5mm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形成的涂层结合强度高,能耐1500℃以上瞬时高温,具有优异的防热效果,可有效保护发射装置受到烧蚀损伤,并具有较高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158309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52575.X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D06M11/77 , D06M11/79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表面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的方法,将碳纤维加热预处理,然后冷却至室温;将SiC粉末与硅橡胶按质量比为5-10:100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浆料;将碳纤维与混合浆料按质量比为3-5:100充分混合;将充分浸渍浆料后的碳纤维加热至400-600℃,反应1-2h,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表面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对碳纤维本身没有损伤,且制备过程不需要专用设备,不需要高温以及特殊气体,极大简化了制备流程且制备成本大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85847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16721.4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航天器振动试验扭转载荷加载装置,龙门架作为支撑件;轴承支架安装在龙门架上,轴承支架上设有一对轴承槽,每个轴承槽内安装一个轴承;转盘上设有凹槽,转盘安装在承力轴中间,承力轴的两端各穿过一个轴承;承力销用于与被测试验件连接;拉绳组件分为两段,第一段拉绳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承力销和拉力弹簧连接,第二段拉绳组件的一端与拉力弹簧连接,另一端绕过转盘后与拉杆托盘连接,配重块置于拉杆托盘上;转盘上设有凹槽,便于第二段拉绳组件稳定绕过;通过调整龙门架的高度和方位,使得转盘上端凹槽、承力销、被测试验件质心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且承力销、第一段拉绳组件、拉力弹簧、第二段拉绳组件的局部、转盘上端凹槽处于呈直线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43033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76357.9
申请日:2022-09-05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舟山腾宇航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B01F31/80 , B01F27/80 , B01F35/75 , B01F23/80 , B01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具有高分散性的短切碳纤维材料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超声波分散槽,搅拌装置,泵,过滤网收集器,集液回流器及超声波发生器;所述泵一端插入超声波分散槽,用于抽取纤维与溶剂的混合物,另一端与过滤网收集器及集液回流器相连接,所述过滤网收集器位于集液回流器的上端,所述集液回流器设置在超声波分散槽的上端,所述超声波分散槽的底部设有超声波发生器,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超声波分散槽的中下部。经过本发明装置和方法制备的碳纤维可以很好地分散在涂料里,可以较彻底地解决涂料喷涂过程中因碳纤维分散不好造成的问题。本发明的装置及方法生产效率高,分散质量稳定,具有很高的社会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35637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84934.8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舟山腾宇航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G01N2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切碳纤维材料在聚合物涂层中的分散性及含量的检测方法。其核心原理是使用表面电阻率仪,通过测量同材料体系下添加不同短切碳纤维含量的标准样品,制作工作曲线,然后对工件表面进行测量和分析。本发明的检测方法为无损检测,可以快速现场实施,可以在数小时内完成对整个防隔热涂装区域涂层质量的无损检测,具有很高的技术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26304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60060.5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YAG‑氧化铝纳米纤维膜的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将Fe3O4、硅橡胶、固化剂混合,得到前驱混合胶,之后将前驱混合胶涂于YAG‑Al2O3纳米纤维层上,即得到Fe3O4包覆的YAG‑Al2O3纳米纤维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YAG‑Al2O3纳米纤维膜为主要承载骨架,以纤维膜材料和结构调控实现红外隐身,外涂敷雷达波吸波材料Fe3O4,进一步实现雷达隐身,两者相互联系,解决了雷达‑红外隐身材料不兼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01573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208403.1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C09D183/04 , C09D183/07 , C09D5/18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发射率自愈合硅橡胶轻质耐烧蚀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由外至内包括:自辐射层,所述自辐射层用于降低基体烧蚀;烧蚀层,所述烧蚀层通过质量损失所引起的物理化学变化带走热量;隔热层,所述隔热层通过低热导材料降低热传导,保护基板不受高温侵蚀;其中,所述自辐射层、烧蚀层以及隔热层的三层材料的厚度比为:3‑10:2‑8:1‑5。涂料喷涂后的硫化固化环境要求为:温度0‑40℃,湿度≤40%,干燥时间:24‑72小时。
-
公开(公告)号:CN11886230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69748.7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理仿真的飞行器柔性防热结构形状设计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根据飞行器柔性防热结构安装接口的特征参数,构建三维模型;在模型中设置采样点,构成若干个相连的条状四边曲面,并拼接到同一平面上;根据发动机摆动需求,对模型进行摆动模拟,得到所有点对之间在平面上的距离变化范围;将采样点视为质点,在同一曲线上设置连接相邻采样点较大弹性系数的结构弹簧,在不同曲线的两个采样点之间设置剪切弹簧,该剪切弹簧的最小长度为摆动模拟过程中对应点对的距离最大值加上额外的设计松量;迭代计算各个质点的受力并更新位置状态,最终得到各质点稳定状态下最优的包络空间曲面几何展开形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精确、通用、快捷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