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13886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199564.1
申请日:2016-04-0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E04H6/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H6/1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车库梳齿伸缩式纵向自动搬运器。它包括底部框架、梳齿伸缩框架、自动对中调正机构、凸轮抬升机构、行走机构和导向机构,梳齿伸缩框架、自动对中调正机构、抬升机构、行走机构和导向机构均设置在底部框架上,自动对中调正机构位于梳齿伸缩框架内部,联合抬升机构完成汽车抬升动作,行走机构完成汽车位置转移动作。本发明能够实现车辆的平稳搬运,减少车辆损坏,提高搬运效率,运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4723348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34195.3
申请日:2015-03-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25J11/00 , B62D57/02 , F16L55/32 , F16L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缝隙或管内的管状体送进机器人,包括环抱式的机器人机体、机器人机体内部安装的驱动机构、送进机构和撑开机构;所述机器人机体由三瓣相同的机体模块构成,所述机体模块均类似于船形,三瓣机体模块在边缘通过合页铰接,两端收合的两瓣通过可调式螺纹连接;机体模块上安装有导轮座,导轮座上装有导轮,导轮使机器人的运动保持平稳。本发明适用于直径Φ10~Φ14mm的刚性或具有一定柔性的管状体,在截面尺寸能包含Φ80mm圆截面的缝隙空间中,通过多个机器人协同工作完成送进工作。机器人可搭载扩展功能模块,实现对缝隙空间内部情况的检查、检测,尤其适用于地震废墟缝隙搜救、探测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469546B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10023673.8
申请日:2016-01-1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摔倒报警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单片机,单片机内存储有能够判断是否为摔倒状态的编程模块,单片机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惯性数据采集单元,以及定位接收单元;单片机的数据输出端连接有音频单元和无线通讯单元,无线通讯单元与指定终端相连,将待测者的摔倒状态以及位置信息发送至指定终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待测者加速度向量以及角速度向量;对采集到的加速度向量以及角速度向量滤波;将采样加速度向量合成,并对合成加速度进行阈值判断,初步判定是否可能为摔倒状态;将采样加速度向量以及采样角速度向量敏感化处理;设定采样窗口;对采样窗口中的采样数值模糊化处理以判定是否摔倒;将摔倒信号传输至指定终端以实现摔倒报警。
-
公开(公告)号:CN105469546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610023673.8
申请日:2016-01-1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B21/043 , G08B21/0446 , G08B25/016 , G08B2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摔倒报警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单片机,单片机内存储有能够判断是否为摔倒状态的编程模块,单片机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惯性数据采集单元,以及定位接收单元;单片机的数据输出端连接有音频单元和无线通讯单元,无线通讯单元与指定终端相连,将待测者的摔倒状态以及位置信息发送至指定终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待测者加速度向量以及角速度向量;对采集到的加速度向量以及角速度向量滤波;将采样加速度向量合成,并对合成加速度进行阈值判断,初步判定是否可能为摔倒状态;将采样加速度向量以及采样角速度向量敏感化处理;设定采样窗口;对采样窗口中的采样数值模糊化处理以判定是否摔倒;将摔倒信号传输至指定终端以实现摔倒报警。
-
公开(公告)号:CN204686880U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20172840.6
申请日:2015-03-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25J11/00 , B62D57/02 , F16L55/32 , F16L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缝隙或管内的管状体送进机器人,包括环抱式的机器人机体、机器人机体内部安装的驱动机构、送进机构和撑开机构;所述机器人机体由三瓣相同的机体模块构成,所述机体模块均船形,三瓣机体模块在边缘通过合页铰接,两端收合的两瓣通过可调式螺纹连接;机体模块上安装有导轮座,导轮座上装有导轮,导轮使机器人的运动保持平稳。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直径Φ10~Φ14mm的刚性或具有一定柔性的管状体,在截面尺寸能包含Φ80mm圆截面的缝隙空间中,通过多个机器人协同工作完成送进工作。机器人可搭载扩展功能模块,实现对缝隙空间内部情况的检查、检测,尤其适用于地震废墟缝隙搜救、探测等领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