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1419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055933.X
申请日:2023-01-2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09J131/04 , C09J11/04 , C09J175/04 , C09J1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海泡石微纤增强水性聚合物‑异氰酸酯结构胶的制备工艺,涉及结构胶的制备技术领域,该结构胶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主剂的制备、交联剂的配制及施胶与固化工艺;本发明将主剂与交联剂混合施胶于实木后,采用三阶段固化工艺,由此制备的结构胶不仅具有粘接强度高、胶膜力学性能优良、耐老化与松弛、成本低的优点,而且工艺简单,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520959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810229403.1
申请日:2018-03-2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04 , H01M4/139 , H01M10/052 , H01M10/054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聚合物-异氰酸酯基电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能应用于二次电池电极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本发明基于水性聚合物‑异氰酸酯粘接与交联电极活性颗粒和导电助剂,并涂覆于金属集流体的工艺,属锂、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其特点是基于水溶液混合与涂布法,使用3.0%‑15.0%水性聚合物、80.5%‑95.7%的电极活性颗粒、2.0%~8.0%的导电助剂和0.5%‑1.5%水乳化聚合异氰酸酯交联剂制备复合材料,而后涂层于集流体获得负极。利用本方法所制的电极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行为和力学性能,其成型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且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0593462C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810034117.6
申请日:2008-02-2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27N3/04 , B27N1/00 , B27N1/02 , B27N3/08 , B27N3/10 , C08L1/02 , C08K3/00 , C08L31/04 , C08L7/02 , C08L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性聚合物、多异氰酸酯和秸秆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的组成及质量百分比如下:秸秆纤维83.0-90%,水性聚合物9.0-14%,多异氰酸酯交联剂0.5-2.0%,无机填料0.5-1.0。具体制备方法为:秸秆纤维的处理、水性聚合物主胶的配制、主胶与异氰酸酯交联剂的先后喷施、含胶纤维的铺装、常温预压和热压固化成型,最终制得水性聚合物—多异氰酸酯—秸秆纤维复合材料板材。本发明方法制得的板材不仅具有较高的胶合强度、断裂韧性和耐水性能,绿色环保,且工艺简单,纤维板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176504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10454075.7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电极干燥依赖的锂二次电池充放电容量的预测方法,应用于高性能二次电池的设计与运用,涉及新能源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其特点是基于复合电极活性层与集流体界面之间的粘接强度和活性颗粒服役时的Vegard应力,确定活性层与集流体界面接触面积减少量,结合复合电极的电阻率计算界面电阻;再根据化学‑力学耦合作用下的控制方程获得电池完成充放电时的截至时间;据此获得电池恒流充放电时的容量。本发明基于干燥依赖活性层与集流体界面损伤机制提出的物理力学方法准确揭示了服役过程中锂电池电化学性能衰减规律,为高能量密度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先进二次电池的开发与设计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评估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4600357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410745343.0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复合材料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无机纳米粒子和锂盐填充水性聚合物,并与多异氰酸酯交联制备固体电解质的方法,属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其特点是基于水溶液浇铸法,使用60%~80%水性聚合物、10%~40%的锂盐、2.0%~8.0%的无机纳米填料和2.0%~8.0%多异氰酸酯交联剂来获得电解质。利用本方法所制的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离子电导率高、力学性能优良和松弛时间短的特点,其成型工艺简单且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267770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163262.5
申请日:2013-05-0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1N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湿环境中聚合物玻璃化转变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得无定形或部分结晶态聚合物试件的在试验温湿度下的最大饱和吸附时间来确定湿度扫描速率;通过实施两种等温湿度扫描下的动态拉伸加载,记录材料贮存模量、损耗模量和损耗因子随相对湿度的变化曲线,获得相应温度下的玻璃化转变相对湿度;计算其与温度线性相关的比例系数和常数并给出演化方程,由此绘制由玻璃态、玻璃化转变区和橡胶态三个区域组成的聚合物状态图。本发明不仅可以准确获得聚合物于任意温度下的玻璃化转变相对湿度,也可知某一相对湿度下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且根据环境温度和湿度即可迅速判断其是否发生玻璃化转变,有助于确保药品和食品贮藏的安全和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435811A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810203977.8
申请日:2008-12-0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热、力多场耦合下的老化测试方法及装置。本方法用于对聚合物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制成的试样进行测试,其测试基于湿、热力多场耦合下材料拉伸蠕变柔量的动态监测。本装置立足于微电脑控制的标准湿、热环境箱,在其箱内设置试样夹持及加载机构,并设有电子引伸计和激光引伸计组成双位移传感器,采集数据后经采集器连接到计算机。本发明测试准确、便捷、成本低,适用于研究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服役运行下的粘弹力学特性和老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285695C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200410093001.1
申请日:2004-12-1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09J129/04 , C09J10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木制品加工制造用的聚合多异氰酸酯交联水性乙烯基乳液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粘合剂包括主胶和交联剂,是由主胶与交联剂构成的双组分体系,主胶的组份及其重量百分含量为:水50.00-65.00;醇解度88%的普通聚乙烯醇1.00-3.00;乙酰化聚乙烯醇2.00-4.00;醋酸乙烯酯20.00-30.00;丙烯酸丁酯5.00-10.00;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1.00-3.00;复合乳化剂0.100-0.200;过硫酸铵0.02-0.04;滑石粉3.00-6.00;羧基丁苯乳胶3.00-5.00;交联剂的组份及其重量百分含量为:水乳化多异氰酸酯30.00-80.00;高官能度多异氰酸酯(平均官能度2.85)20.00-70.00。本发明的粘合剂具有优良的粘接强度、良好的耐水、耐热性能;不易老化;不含任何有机溶剂、甲醛、苯酚等有害物质,环境友好,且PH值接近中性,对木材无污染;常温冷压快速固化,工艺简便、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176504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454075.7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电极干燥依赖的锂二次电池充放电容量的预测方法,应用于高性能二次电池的设计与运用,涉及新能源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其特点是基于复合电极活性层与集流体界面之间的粘接强度和活性颗粒服役时的Vegard应力,确定活性层与集流体界面接触面积减少量,结合复合电极的电阻率计算界面电阻;再根据化学‑力学耦合作用下的控制方程获得电池完成充放电时的截至时间;据此获得电池恒流充放电时的容量。本发明基于干燥依赖活性层与集流体界面损伤机制提出的物理力学方法准确揭示了服役过程中锂电池电化学性能衰减规律,为高能量密度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先进二次电池的开发与设计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评估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2802986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611569.3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极复合材料的快速干燥成型方法,应用于高性能二次电池复合电极的加工,属新能源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其特点是将由热塑性高聚物及其溶剂、可锂化材料和导电增强助剂混合均匀制成浆料,通过压延机涂覆于铜或铝箔表面,而后在压力和温度均随干燥时间非线性变化的干燥条件下固化成型。本发明解决了其中电极复合材料中非活性组份分布的不均匀性问题,且增加了涂层与集流体抵抗界面破坏的能力。此外,本发明生产效率和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也获得了明显的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