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20959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810229403.1
申请日:2018-03-2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04 , H01M4/139 , H01M10/052 , H01M10/054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聚合物-异氰酸酯基电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能应用于二次电池电极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本发明基于水性聚合物‑异氰酸酯粘接与交联电极活性颗粒和导电助剂,并涂覆于金属集流体的工艺,属锂、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其特点是基于水溶液混合与涂布法,使用3.0%‑15.0%水性聚合物、80.5%‑95.7%的电极活性颗粒、2.0%~8.0%的导电助剂和0.5%‑1.5%水乳化聚合异氰酸酯交联剂制备复合材料,而后涂层于集流体获得负极。利用本方法所制的电极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行为和力学性能,其成型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且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26590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399131.1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D21J3/12 , D21H15/02 , D21H15/12 , D21H11/18 , D21H11/20 , D21H13/50 , D21H13/26 , H05K9/00 , D06M11/83 , D06M15/37 , D06M101/06 , D06M101/36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导电纳米纤维构筑的柔性复合电磁屏蔽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利用聚多巴胺金属键合粘附作用,将硝酸银与氨水形成的银氨络合物锚定于纳米纤维的表面,并利用碱性条件下葡萄糖的强还原作用,在纳米纤维表面银氨络合物中还原出金属银纳米颗粒,采用无电沉积的方法,将在纳米纤维的表面形成的银纳米颗粒均匀包覆的导电纳米纤维,进而通过压滤脱水成膜,再在模压机的作用下使银纳米颗粒紧密连接形成连续均匀导电网络,最终组装得到具有优异电磁屏蔽性能的导电纳米纤维柔性薄膜,本发明柔性自支撑导电纳米纤维薄膜对电磁波屏蔽效果显著,且具有可弯折性、柔韧性好、合成工艺简单的特点,可满足实际应用中柔性电子对电磁屏蔽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152916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187617.9
申请日:2014-05-0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 上海始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高强钢板/管热冲压专用超高热导率耐磨模具钢(HDCM)的热处理和等离子氮碳共渗表面处理工艺。热处理工艺为1050-1000℃淬火,560-600℃两次回火;表面处理工艺为电压600-850V,气氛比值NH3∶CO2=10∶1-16∶1,炉压450-700Pa,渗氮温度520℃-550℃,渗氮时间8h-12h。在综合性能上,该专用热冲压模具钢性能为:硬度为51-53HRC,冲击韧性值Ak约为170-200J;表面等离子渗氮后,模具表面形成化合物层,白两层厚度6-17μm,显微维氏硬度750-850HV300,渗层厚度150-260μm。本发明模具钢硬度值比一般热处理H13高,能提高模具的耐磨性能,能有效的防止模具表面的拉毛,经等离子表面渗氮后更能大大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26590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110399131.1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D21J3/12 , D21H15/02 , D21H15/12 , D21H11/18 , D21H11/20 , D21H13/50 , D21H13/26 , H05K9/00 , D06M11/83 , D06M15/37 , D06M101/06 , D06M101/36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导电纳米纤维构筑的柔性复合电磁屏蔽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利用聚多巴胺金属键合粘附作用,将硝酸银与氨水形成的银氨络合物锚定于纳米纤维的表面,并利用碱性条件下葡萄糖的强还原作用,在纳米纤维表面银氨络合物中还原出金属银纳米颗粒,采用无电沉积的方法,将在纳米纤维的表面形成的银纳米颗粒均匀包覆的导电纳米纤维,进而通过压滤脱水成膜,再在模压机的作用下使银纳米颗粒紧密连接形成连续均匀导电网络,最终组装得到具有优异电磁屏蔽性能的导电纳米纤维柔性薄膜,本发明柔性自支撑导电纳米纤维薄膜对电磁波屏蔽效果显著,且具有可弯折性、柔韧性好、合成工艺简单的特点,可满足实际应用中柔性电子对电磁屏蔽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993223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189168.1
申请日:2014-05-0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 上海始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热导率耐磨热冲压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合金钢制备工艺技术领域。目前市场上的热冲压模具用钢主要为各种改良H13和H11等高合金热作模具钢。本发明钢的成分以其质量百分含量为:C:0.33-0.40%;Si:<0.30%;Mn:﹤0.30%;W:1.0-2.0%;Mo:4.0-5.0%;Cr:<0.30%;V:0.10-0.2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杂质元素中S:≤0.01%;P:≤0.01%;O:≤30ppm。其特点是,以简单的C、Mo和W元素为主,并协调碳化物的配比;保持低Mn、低Cr和超低Si含量;该材料经电炉熔炼→电渣重熔→退火→高温均匀化→锻造→退火后,具有良好的机加工性能;经过热处理后,在性能上具有优良的冲击韧性、回火稳定性和热疲劳性能。其超高的导热能力使之更适用于热冲压。
-
公开(公告)号:CN105883925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610470544.3
申请日:2016-06-2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01G4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网络结构介孔四氧化三锰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将一定摩尔配比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与甘露醇溶液混合、搅拌至紫色消失,加入还原剂,搅拌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即得介孔四氧化三锰。本发明所得介孔四氧化三锰具有类海绵状的形貌和结构,因此,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分布窄等特点。可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池、催化、污水治理领域。如作为超电电极材料,其具有良好的综合电化学性能:在水系电解液中比容量为190~250F/g,倍率性能良好(50mv/s充放电速率下保持率60%~70%),且循环稳定性高(2A/g充放电2000次保持率高于99%)。此外,与传统制备方法比,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产率高、生产周期短且设备要求低等优点,因此易于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520959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229403.1
申请日:2018-03-2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04 , H01M4/139 , H01M10/052 , H01M10/054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聚合物-异氰酸酯基电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能应用于二次电池电极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本发明基于水性聚合物-异氰酸酯粘接与交联电极活性颗粒和导电助剂,并涂覆于金属集流体的工艺,属锂、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其特点是基于水溶液混合与涂布法,使用3.0%-15.0%水性聚合物、80.5%-95.7%的电极活性颗粒、2.0%~8.0%的导电助剂和0.5%-1.5%水乳化聚合异氰酸酯交联剂制备复合材料,而后涂层于集流体获得负极。利用本方法所制的电极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行为和力学性能,其成型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且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450268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45289.6
申请日:2016-09-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H01M4/50 , H01M4/583 , H01M4/1391 , H01M4/1393 , H01M10/0525 , H01G11/32 , H01G11/46 , H01G11/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 H01M4/502 , H01G11/32 , H01G11/46 , H01G11/86 , H01M4/1391 , H01M4/1393 , H01M4/362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四氧化三锰/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将氧化石墨溶液与甘露醇溶液混合均匀,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加入还原剂,95℃搅拌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即得本发明的多孔四氧化三锰/石墨烯复合材料。该材料由复合均一的四氧化三锰与石墨烯自组装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的多孔块体,因此具有比表面积大、颗粒大小均一等特点,可应用于锂电池、超级电容器、催化、污水治理等领域。如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可逆比容量可达1523 mAh/g,首次库伦效率为68%,且在大电流下具有稳定的循环性能,显现出优越的电性能。此外,与传统的制备方法比,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易控,生产成本低等特点,适于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883925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470544.3
申请日:2016-06-2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01G4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45/02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6/12 , C01P2006/16 , C01P2006/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网络结构介孔四氧化三锰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将一定摩尔配比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与甘露醇溶液混合、搅拌至紫色消失,加入还原剂,搅拌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即得介孔四氧化三锰。本发明所得介孔四氧化三锰具有类海绵状的形貌和结构,因此,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分布窄等特点。可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池、催化、污水治理领域。如作为超电电极材料,其具有良好的综合电化学性能:在水系电解液中比容量为190~250 F/g,倍率性能良好(50 mv/s充放电速率下保持率60%~70%),且循环稳定性高(2 A/g充放电2000次保持率高于99%)。此外,与传统制备方法比,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产率高、生产周期短且设备要求低等优点,因此易于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334052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41372.9
申请日:2013-06-1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高热导率高耐磨性热冲压模具材料。目前市场上的热冲压模具用钢主要为各种改良H13和H11等高合金热作模具钢。本发明钢的成分以质量百分含量计为:C:0.45-0.5%;Si:<0.2%;Mn:<0.20%;W:1.0-2.0%;Mo:2.0-3.5%;Cr:<0.3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杂质元素中S:≤0.03%;P:≤0.03。其特点是,以简单的C、Mo和W元素为主,并协调碳化物的配比;保持低Mn、低Cr和超低Si含量;该材料经电炉熔炼→电渣重熔→退火→高温均匀化→锻造→退火后,具有良好的机加工性能;经过热处理(1060℃~1100℃淬火→多次高温回火)后,在性能上具有一般热冲压模具钢如H13钢的韧性,且硬度、回火稳定性和热疲劳性能更优;特别是较低的热膨胀系数、高的导热能力及高的耐磨性使之更适用于热冲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