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聚合物-异氰酸酯基电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20959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810229403.1

    申请日:2018-03-2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聚合物-异氰酸酯基电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能应用于二次电池电极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本发明基于水性聚合物‑异氰酸酯粘接与交联电极活性颗粒和导电助剂,并涂覆于金属集流体的工艺,属锂、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其特点是基于水溶液混合与涂布法,使用3.0%‑15.0%水性聚合物、80.5%‑95.7%的电极活性颗粒、2.0%~8.0%的导电助剂和0.5%‑1.5%水乳化聚合异氰酸酯交联剂制备复合材料,而后涂层于集流体获得负极。利用本方法所制的电极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行为和力学性能,其成型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且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一种超高热导率耐磨热冲压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93223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189168.1

    申请日:2014-0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热导率耐磨热冲压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合金钢制备工艺技术领域。目前市场上的热冲压模具用钢主要为各种改良H13和H11等高合金热作模具钢。本发明钢的成分以其质量百分含量为:C:0.33-0.40%;Si:<0.30%;Mn:﹤0.30%;W:1.0-2.0%;Mo:4.0-5.0%;Cr:<0.30%;V:0.10-0.2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杂质元素中S:≤0.01%;P:≤0.01%;O:≤30ppm。其特点是,以简单的C、Mo和W元素为主,并协调碳化物的配比;保持低Mn、低Cr和超低Si含量;该材料经电炉熔炼→电渣重熔→退火→高温均匀化→锻造→退火后,具有良好的机加工性能;经过热处理后,在性能上具有优良的冲击韧性、回火稳定性和热疲劳性能。其超高的导热能力使之更适用于热冲压。

    一种介孔四氧化三锰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83925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610470544.3

    申请日:2016-06-2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网络结构介孔四氧化三锰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将一定摩尔配比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与甘露醇溶液混合、搅拌至紫色消失,加入还原剂,搅拌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即得介孔四氧化三锰。本发明所得介孔四氧化三锰具有类海绵状的形貌和结构,因此,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分布窄等特点。可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池、催化、污水治理领域。如作为超电电极材料,其具有良好的综合电化学性能:在水系电解液中比容量为190~250F/g,倍率性能良好(50mv/s充放电速率下保持率60%~70%),且循环稳定性高(2A/g充放电2000次保持率高于99%)。此外,与传统制备方法比,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产率高、生产周期短且设备要求低等优点,因此易于产业化。

    水性聚合物-异氰酸酯基电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20959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229403.1

    申请日:2018-03-2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聚合物-异氰酸酯基电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能应用于二次电池电极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本发明基于水性聚合物-异氰酸酯粘接与交联电极活性颗粒和导电助剂,并涂覆于金属集流体的工艺,属锂、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其特点是基于水溶液混合与涂布法,使用3.0%-15.0%水性聚合物、80.5%-95.7%的电极活性颗粒、2.0%~8.0%的导电助剂和0.5%-1.5%水乳化聚合异氰酸酯交联剂制备复合材料,而后涂层于集流体获得负极。利用本方法所制的电极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行为和力学性能,其成型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且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一种介孔四氧化三锰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83925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470544.3

    申请日:2016-06-2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网络结构介孔四氧化三锰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将一定摩尔配比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与甘露醇溶液混合、搅拌至紫色消失,加入还原剂,搅拌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即得介孔四氧化三锰。本发明所得介孔四氧化三锰具有类海绵状的形貌和结构,因此,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分布窄等特点。可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池、催化、污水治理领域。如作为超电电极材料,其具有良好的综合电化学性能:在水系电解液中比容量为190~250 F/g,倍率性能良好(50 mv/s充放电速率下保持率60%~70%),且循环稳定性高(2 A/g充放电2000次保持率高于99%)。此外,与传统制备方法比,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产率高、生产周期短且设备要求低等优点,因此易于产业化。

    一种高导热率高耐磨热冲压模具用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34052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41372.9

    申请日:2013-06-1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高热导率高耐磨性热冲压模具材料。目前市场上的热冲压模具用钢主要为各种改良H13和H11等高合金热作模具钢。本发明钢的成分以质量百分含量计为:C:0.45-0.5%;Si:<0.2%;Mn:<0.20%;W:1.0-2.0%;Mo:2.0-3.5%;Cr:<0.3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杂质元素中S:≤0.03%;P:≤0.03。其特点是,以简单的C、Mo和W元素为主,并协调碳化物的配比;保持低Mn、低Cr和超低Si含量;该材料经电炉熔炼→电渣重熔→退火→高温均匀化→锻造→退火后,具有良好的机加工性能;经过热处理(1060℃~1100℃淬火→多次高温回火)后,在性能上具有一般热冲压模具钢如H13钢的韧性,且硬度、回火稳定性和热疲劳性能更优;特别是较低的热膨胀系数、高的导热能力及高的耐磨性使之更适用于热冲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