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2380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1201873.X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基复合物的双色O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利用掩膜板阻挡有机发光层在部分位置的蒸镀,使空穴传输和电子传输材料的直接接触形成激基复合物发出一种颜色的光,而在掩膜板镂空处被蒸镀了有机发光层的位置发出另一颜色的光。本发明OLED器件可以在同一块基板上同时显示两种颜色,同时在制备不同颜色发光区域时不需要进行多种发光材料的掺杂。所述方法实现了图案化的双色OLED器件,使得OLED更加多样化,拓宽了的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13594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76517.1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H10K50/826 , H10K71/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氮化钛基复合电极和顶发射O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在硅片表面依次设置钛层和氮化钛层,以其作为顶发射OLED器件的基底,利用低反射率的氮化钛层消弱了顶发射OLED器件中的微腔效应,进而致使顶发射OLED器件的角度依赖性降低;通过设置铝层,提高导电性和反射性;并且,钛层、氮化钛层和铝层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且能够相互匹配增强顶发射OLED器件的出光强度,降低顶发射OLED器件的角度依赖性;将该复合电极用于顶发射OLED器件的电极时,能够提高顶发射OLED器件的电流效率和出光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88761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083832.X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H10K50/15 , H10K30/86 , H10K30/50 , H10K85/10 , H10K85/20 , H10K71/12 , H10K71/16 , H10K71/40 , H10K71/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紫外光电子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光电子薄膜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紫外光电子薄膜,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ITO‑玻璃基板、石墨烯‑PEDOT:PSS空穴传输层、活性层、BCP电子传输层和Al电极层。本发明以石墨烯与PEDOT:PSS混合组成空穴传输层,利用PEPDOT:PSS的透明性、表面形貌光滑、电化学稳定性,结合石墨烯表面积大、电荷载流子迁移率高、光学透射率高的优点来抑制器件在紫外照射下的光电性能衰减过程,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或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空穴注入和传输,进而提高光电性能,同时提高器件在紫外光照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845838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610213542.6
申请日:2016-04-0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H01L51/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倒置蓝光量子点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基底、阴极、电子传输层、蓝光量子点发光层、空穴传输层以及阳极。空穴传输层包括层叠的第一空穴传输层和第二空穴传输层。第一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为5nm~15nm。第一空穴传输层的HOMO能级大于第二空穴传输层的HOMO能级,从而在蓝光量子点发光层与阳极之间形成阶梯性势垒,达到逐步提高空穴传输层的空穴注入能力,满足蓝光量子点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的空穴注入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11981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63079.8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H10K50/11 , H10K50/17 , H10K50/12 , G06F17/18 , G06F16/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OLED器件及其复合区识别方法,涉及有机半导体器件领域;该OLED器件包括:器件本体、第一敏化层和第二敏化层;器件本体包括带有ITO电极的玻璃基板,以及在玻璃基板的表面由底至顶依次沉积的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发光层、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和阳极;第一敏化层沉积设置在电子传输层和发光层的层级界面处;第二敏化层沉积设置在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的层级界面处;第一敏化层和第二敏化层采用的材料不同;本发明能够确定器件激子复合区域的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5845839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610213585.4
申请日:2016-04-0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倒置绿光量子点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基底、阴极、电子传输层、绿光量子点发光层、空穴传输层以及阳极。空穴传输层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空穴传输层、第二空穴传输层和第三空穴传输层。第一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为5nm~10nm。第一空穴传输层、第二空穴传输层及第三空穴传输层的HOMO能级依次减小,从而在绿光量子点发光层与阳极之间形成阶梯性势垒,达到逐步提高空穴传输层的空穴注入能力,满足绿光量子点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的空穴注入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07438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68750.8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OLED蓝红光气体探测器及其应用,属于气体探测器技术领域。包括由OLED蓝红光气体探测器的开孔处向内依次设置的荧光染料层、透明玻璃和光电转化组件;所述光电转化组件被透明玻璃封装在OLED蓝红光气体探测器的内部;所述光电转化组件包括红光OLED器件、蓝光OLED器件和光电探测器。本发明以荧光染料层为气体探测敏感层,受蓝光OLED激发后的荧光染料,在受气体浓度和种类的影响下产生相位变化,被光电探测器接收后实现气体浓度和种类的探测,红光OLED器件用于校正温度对探测器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OLED蓝红光气体探测器能够准确检测气体的浓度及种类,且探测的气体具有多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45895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159944.4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05D7/24 , B05D7/14 , B05D7/00 , B05D7/04 , C03C17/42 , C03C17/22 , C09D183/04 , C09D1/00 , C23C14/24 , C23C14/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仿生微纳结构的超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超疏水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仿生微纳结构的超疏水材料,包括依次层叠的聚合物层、微纳复合仿生层和全氟酞菁铜层;所述微纳复合仿生层的组成单元包括微米级含钙分子筛和附着在所述微米级含钙分子筛表面的纳米金属氧化物。组成单元中微米级含钙分子筛作为作为一级结构,纳米金属氧化物作为二级结构,构成仿荷叶表面的层次化的微纳结构,有效提高聚合物层表面的粗糙度,提高了材料的表面超疏水性能。全氟酞菁铜层显著降低了材料表面能。本发明提供的超疏水材料具有优异的超疏水性能、热稳定性、紫外光照稳定性、抗水冲击能力和自清洁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62380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01873.X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基复合物的双色O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利用掩膜板阻挡有机发光层在部分位置的蒸镀,使空穴传输和电子传输材料的直接接触形成激基复合物发出一种颜色的光,而在掩膜板镂空处被蒸镀了有机发光层的位置发出另一颜色的光。本发明OLED器件可以在同一块基板上同时显示两种颜色,同时在制备不同颜色发光区域时不需要进行多种发光材料的掺杂。所述方法实现了图案化的双色OLED器件,使得OLED更加多样化,拓宽了的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44589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59944.4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05D7/24 , B05D7/14 , B05D7/00 , B05D7/04 , C03C17/42 , C03C17/22 , C09D183/04 , C09D1/00 , C23C14/24 , C23C14/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仿生微纳结构的超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超疏水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仿生微纳结构的超疏水材料,包括依次层叠的聚合物层、微纳复合仿生层和全氟酞菁铜层;所述微纳复合仿生层的组成单元包括微米级含钙分子筛和附着在所述微米级含钙分子筛表面的纳米金属氧化物。组成单元中微米级含钙分子筛作为作为一级结构,纳米金属氧化物作为二级结构,构成仿荷叶表面的层次化的微纳结构,有效提高聚合物层表面的粗糙度,提高了材料的表面超疏水性能。全氟酞菁铜层显著降低了材料表面能。本发明提供的超疏水材料具有优异的超疏水性能、热稳定性、紫外光照稳定性、抗水冲击能力和自清洁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