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2257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260273.8
申请日:2025-03-06
Applicant: 沈阳光大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1/00 , C02F1/78 , C02F1/66 , C02F1/72 , C02F3/30 , C02F1/50 , C02F1/52 , C02F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园区多水种废水一体式处理系统,其包括依次串联的粗格栅池、旋转沉砂系统、调节池、物化反应池、水解池、生化池、二沉池系统、深度处理系统、臭氧接触池和消毒接触池,其中物化反应池包括加药搅拌反应区、物化池絮凝区和物化池沉淀分离区,并且加药搅拌反应区能够实现芬顿氧化反应以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然后废水通过生化池使各项指标得到良好的处理,其中生化池中的预缺氧区可以减小回流污泥对厌氧区的影响、内回流渠可以循环利用回流泥水,然后废水通过二沉池系统和深度处理系统进行沉淀和深度处理。本发明能够保证工业园区废水的稳定达标排放,并且可以根据废水情况实现设备超越,同时可以满足大水量、高污物的废水处理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43044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93054.0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72 , C02F1/32 , C02F101/34 , C02F103/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戊烯氧化法制备1,2‑戊二醇产生废水的预处理方法。向待处理废水中加入活性炭负载过氧磷钼酸季铵盐催化剂,进行紫外光照射,同时加入双氧水反应,降解废水中的1,2‑戊二醇及去除COD,进而实现废水的预处理。本发明采用活性炭负载过氧磷钼酸季铵盐催化剂可以促进过氧化氢氧化反应,同时可以降解1,2‑戊二醇,减少双氧水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99542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63195.3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IPC: C12N1/12 , C02F3/32 , C02F1/52 , C12R1/89 , C02F101/20 , C02F101/30 , C02F101/16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及资源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絮凝净水藻及其应用。自絮凝净水藻为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sp.YTLJ‑NAPE‑SF1;本发明采用特种自絮凝净水藻种,在净水过程中可以实现自絮凝沉淀,在净化水中氮磷污染物的同时,对微塑料及重金属等毒害污染物有联合去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3496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06659.1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害藻华防治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环保高效除藻的有机季铵盐改性粘土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原料粘土矿物表面进行羟基活化处理,处理后加入含硅烷基的有机季铵盐类改性剂(Si‑QAC),通过调控改性剂分子中含硅烷基与粘土表面活性位点之间的价键结合反应,进而获得有机季铵盐改性粘土。本发明的优势在于,利用有机硅季铵盐分子中硅烷基与粘土表面活性位点的价键作用,实现有机季铵盐分子在粘土表面嫁接改性的精准调控和强力键合,获得了一种高效、稳定的除藻复合材料,为精准合成生态安全性好的有机季铵盐改性粘土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47091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011448243.3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IPC: A01G33/00 , A01G7/04 , C02F3/32 , F21S9/03 , F21V33/00 , F21V21/00 , F21Y115/10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海草场恢复与重建技术,具体说是一种潮下带水域鳗草海草场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包括供电系统、光照系统和支撑系统;所述供电系统,用于为光照系统提供电量;所述供电系统与光照系统连接,供电系统通过固定绳与支撑系统连接;所述光照系统,用于为鳗草海草床提供水下光照;所述光照系统安装在支撑系统上;所述支撑系统,用于设定光照系统的位置;所述支撑系统固定在水面下海草床的范围内。本发明通过用固定筏架、固定绳、木橛、牵引绳和漂浮装置固定整个系统。这样的效果是,在海流较大且较深的海域能够固定防水LED光源,且避免了海流较大情况下电线摇曳磨坏导致漏电。
-
公开(公告)号:CN1189932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76067.8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沈阳工大蓝金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52 , C02F1/56 , C02F1/463 , C02F103/10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絮凝和化学絮凝耦合联用深度处理稠油采出水中高浓度硅的方法。方法如下:向稠油采出水中加入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混凝反应一定时间,经沉淀除去絮凝体后,废水进入电絮凝反应池,在电絮凝反应中通电处理5‑10分钟,除去浮渣后的废水加入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铁,再次混凝,经沉淀除去絮凝体后得到净化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电絮凝技术和化学絮凝技术联合使用,在电絮凝池前后各进行一步化学絮凝,去除稠油采出水中的一部分硅,相比于单独的电絮凝或化学絮凝,耦合联用技术对稠油采出水中高浓度硅(浓度大于3000mg/L)的去除率高(达到98.5%),药剂消耗量低、水力停留时间短、处理成本低,处理后出水中的硅满足锅炉回用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1589368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211431543.X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化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2F3/34 , C02F3/30 , C02F1/467 , C02F101/30 , C02F103/3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深度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强化生物反应器和处理废水中COD和TN的方法。电强化生物反应装置包括电强化生物反应器、流体输送部件和电源部件;电强化生物反应器包括池体、电极、生物填料、曝气装置、管道、支撑装置,其中池体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好氧区、曝气区和水解酸化区,曝气装置设置在曝气区,电极分别设置在好氧区和水解酸化区的池体内壁上,生物填料设置在电极内侧,与电极紧密相接。采用电强化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中COD和TN的方法,废水从电强化生物反应器底部进入,依次经过水解酸化区、曝气区、好氧区,在水解酸化区完成反硝化脱氮和大分子有机物的分解,在好氧区完成硝化反应和有机物降解,进而实现废水中COD和TN的深度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4377711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111542092.2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B01J27/24 , C02F1/30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易的高结晶度石墨氮化碳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功能高分子材料领域。其制备方法为:将尿素在空气中煅烧得到低聚合石墨氮化碳,随后将低聚合石墨氮化碳与氯化锂和氯化钾研磨均匀并于氮气中煅烧,经过洗涤、离心和干燥后得到高结晶度石墨氮化碳。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势在于:1)仅使用常规马弗炉和管式炉,无需高压环境辅助;2)使用尿素作为原料,所合成的低聚合石墨氮化碳密度小、比表面积大,与熔盐介质接触更充分,促进反应;3)合成工艺简单且容错率高;4)所需原料廉价易得。依据本发明制得的高结晶度石墨氮化碳光电性能明显提升,从而具有高效光催化降解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42012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48807.X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IPC: C02F3/34 , C12N1/02 , C12N1/20 , C02F101/30 , C02F101/16 , C02F101/10 , C02F103/30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水中蓝藻藻株的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从印染废水中分离得到一株的水生集胞藻(Synechocystis aquatilis)藻株;(2)利用得到的藻株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将藻株接种至一定量的印染废水中,处理8~10天,处理后的印染废水中染料的去除率达到了50~60%,印染废水中的COD、NH3‑N和TP的降解率分别达到了33~45%、49~55%和23~50%。本发明利用废水中分离得到的藻株对印染废水进行生物处理,安全环保,达到净化印染废水的目的,且分离得到水生集胞藻藻株的耐受程度要显著高于其他藻株和藻种,本发明为印染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70308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0105279.4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微生物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降解多环芳烃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毛霉Mucor sp.FMM、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SF05、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p.BFZG。复合微生物菌剂用于降解环境中的多环芳烃。本发明确定了复合微生物菌剂中Mu、An和My的复配比例,在该比例范围内,复合微生物菌剂能够高效地去除菲和芘,菲、芘,去除率高达99.97%。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