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强化生物反应装置和处理废水中COD和TN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9368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211431543.X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深度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强化生物反应器和处理废水中COD和TN的方法。电强化生物反应装置包括电强化生物反应器、流体输送部件和电源部件;电强化生物反应器包括池体、电极、生物填料、曝气装置、管道、支撑装置,其中池体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好氧区、曝气区和水解酸化区,曝气装置设置在曝气区,电极分别设置在好氧区和水解酸化区的池体内壁上,生物填料设置在电极内侧,与电极紧密相接。采用电强化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中COD和TN的方法,废水从电强化生物反应器底部进入,依次经过水解酸化区、曝气区、好氧区,在水解酸化区完成反硝化脱氮和大分子有机物的分解,在好氧区完成硝化反应和有机物降解,进而实现废水中COD和TN的深度去除。

    一种电强化生物反应装置和处理废水中COD和TN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9368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31543.X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深度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强化生物反应器和处理废水中COD和TN的方法。电强化生物反应装置包括电强化生物反应器、流体输送部件和电源部件;电强化生物反应器包括池体、电极、生物填料、曝气装置、管道、支撑装置,其中池体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好氧区、曝气区和水解酸化区,曝气装置设置在曝气区,电极分别设置在好氧区和水解酸化区的池体内壁上,生物填料设置在电极内侧,与电极紧密相接。采用电强化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中COD和TN的方法,废水从电强化生物反应器底部进入,依次经过水解酸化区、曝气区、好氧区,在水解酸化区完成反硝化脱氮和大分子有机物的分解,在好氧区完成硝化反应和有机物降解,进而实现废水中COD和TN的深度去除。

    一种芳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溶剂回收污水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95130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1911027922.0

    申请日:2019-10-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芳纶生产过程产生的溶剂回收污水的处理方法。溶剂回收污水依次经电解沉积‑二氧化碳脱硬‑树脂吸附的方式进行处理该废水,进而实现对废水的钙离子、N‑甲基吡咯烷酮的有效去除。本发明工艺基于电解沉积原理,创新性的将该技术应用于去除含NMP类废水的硬度,解决了该类废水硬度治理难题,与其它除硬技术相比,具有不引入其他离子、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较传统的化学沉淀法产泥量减少40%,并实现了废水中N‑甲基吡咯烷酮的分离回收。

    处理废水的方法和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16484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019918.7

    申请日:2021-09-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公开了处理废水的方法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催化氧化塔、任选的进出水系统及任选的臭氧处理系统,催化氧化塔由上至下分别设置有臭氧排气口、出水口、催化剂填充层、臭氧进气口和进水口,所述催化剂填充层包括阶梯环形式的臭氧催化剂,臭氧催化剂包括载体和催化活性组分,载体为氧化硅和/或氧化铝,催化活性组分选自过渡金属中的至少一种,臭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210‑250m2/m3,径向抗压强度为150‑180N/cm。所述方法包括: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将待处理废水与臭氧接触进行催化氧化反应,所述催化剂包括如前所述的阶梯环形式的臭氧催化剂。本发明能获得废水处理效果好、催化剂使用寿命长的技术效果,且所述装置能够连续稳定运行较长时间,不易堵塞。

    微气泡产生方法、微气泡发生器及组件、废水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3146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956974.0

    申请日:2024-07-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气泡形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微气泡产生方法、微气泡发生器及组件、废水处理系统。当微气泡产生方法应用于废水处理系统中时,通过微气孔的气体通过液体的切割形成微气泡,不需要等待气泡直径增大至大于微气孔的孔径,使得微气泡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微气孔的孔径,增强废水处理效果。当微气泡发生器及组件应用于废水处理系统中时,转轴在待处理废水中转动,带动滤片转动,同时,处理气体从滤片的进气面通入微气孔内,并从滤片的出气面排出,排出时,处理气体开始形成气泡,在转轴的转动作用下,待处理废水为气泡提供剪切力,使得微气泡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微气孔的孔径,即使得微气泡的尺寸较小,增强废水处理效果。

    一种化工园区废水综合处理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74694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30934.6

    申请日:2020-1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污水治理领域,涉及废水的预处理以及生化处理,特别涉及一种化工园区废水综合处理工艺方法。化工园区废水进行分质处理,将难生化废水首先进行进入絮凝沉淀池进行絮凝处理,处理后废水进入臭氧催化氧化塔,臭氧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的羟基自由基可将废水内难降解物质矿化分解;臭氧催化氧化后废水与易生化废水一同进入调节池,混合废水均质后进入生化处理单元,生化处理单元采用OAO工艺,处理后废水进入二沉池,固液分离后排入深度处理单元。本发明工艺安全、可靠,为化工园区废水综合处理提供了一种经济、可行、稳定的组合技术。

    一种化工园区废水综合处理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74694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011230934.6

    申请日:2020-1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污水治理领域,涉及废水的预处理以及生化处理,特别涉及一种化工园区废水综合处理工艺方法。化工园区废水进行分质处理,将难生化废水首先进行进入絮凝沉淀池进行絮凝处理,处理后废水进入臭氧催化氧化塔,臭氧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的羟基自由基可将废水内难降解物质矿化分解;臭氧催化氧化后废水与易生化废水一同进入调节池,混合废水均质后进入生化处理单元,生化处理单元采用OAO工艺,处理后废水进入二沉池,固液分离后排入深度处理单元。本发明工艺安全、可靠,为化工园区废水综合处理提供了一种经济、可行、稳定的组合技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