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88703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1486511.X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南通中科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IPC: B01J23/52 , B01J35/40 , B01J35/50 , C02F1/70 , B22F9/16 , B22F1/054 , B82Y40/00 , B82Y30/0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海洋来源活性蛋白介导纳米金的合成及其应用,该蛋白来源于海洋红藻细弱红翎菜,以细弱红翎菜为原料提取得到藻红蛋白,所得到的藻红蛋白可以催化HAuCl4合成纳米金颗粒,该合成方法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成本低,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以制备的纳米金催化降解印染染料,显示出很好的降解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530397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426725.5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IPC: C07D303/32 , C07D301/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生物天然产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藻藻粉的制备及该藻粉中岩藻黄素的提取方法;本发明以铜藻为原料,经过清洗、阴干、烘干、制粉、杀菌等步骤,制成铜藻粉;将铜藻粉中加入提取液、钢珠,弱光、低温、无氧条件下,震荡提取3-10分钟,离心,获得清液,清液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冷冻真空干燥,便可得到岩藻黄素纯品;本发明的方法具有高效、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为铜藻的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依据,具有潜在的重要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42012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48807.X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IPC: C02F3/34 , C12N1/02 , C12N1/20 , C02F101/30 , C02F101/16 , C02F101/10 , C02F103/30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水中蓝藻藻株的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从印染废水中分离得到一株的水生集胞藻(Synechocystis aquatilis)藻株;(2)利用得到的藻株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将藻株接种至一定量的印染废水中,处理8~10天,处理后的印染废水中染料的去除率达到了50~60%,印染废水中的COD、NH3‑N和TP的降解率分别达到了33~45%、49~55%和23~50%。本发明利用废水中分离得到的藻株对印染废水进行生物处理,安全环保,达到净化印染废水的目的,且分离得到水生集胞藻藻株的耐受程度要显著高于其他藻株和藻种,本发明为印染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702561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1566710.7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南通中科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细弱红翎菜综合提取藻胆蛋白及卡拉胶的方法,经以下步骤(1)细弱红翎菜粉碎并反复冻融破碎细胞,得到藻胆蛋白粗提液;(2)粗提液经过盐析、透析等方式去除杂质;(3)再经苯基‑琼脂糖膨化柱及葡聚糖G‑150凝胶层析柱的纯化,得到分析纯的藻红蛋白;(4)将(1)中分离的藻渣,按一定料液比加入相应浓度氢氧化钾浸泡;(5)将藻渣酸洗后再漂白再用去离子水洗至pH为7~8;(6)将(5)洗净的藻渣中加入一定比例去离子水,水浴加热提取;(7)趁热过滤得到滤液,冷却后冻融,去除水分,烘干至恒重,得到卡拉胶。本发明以细弱红翎菜为原料,提高了细弱红翎菜的经济价值,实现细弱红翎菜高值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88870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86511.X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南通中科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海洋来源活性蛋白介导纳米金的合成及其应用,该蛋白来源于海洋红藻细弱红翎菜,以细弱红翎菜为原料提取得到藻红蛋白,所得到的藻红蛋白可以催化HAuCl4合成纳米金颗粒,该合成方法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成本低,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以制备的纳米金催化降解印染染料,显示出很好的降解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11170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16282.6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IPC: A23K40/10 , A23K50/10 , A23K10/30 , A23K10/37 , A23K20/20 , A23K20/26 , A23K20/163 , A23K20/174 , A01K6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门冬叶状体优化反刍动物肠道/瘤胃菌群结构的方法。本方法利用海门冬叶状体做为饲料添加到反刍动物日常饲料中使用,使用本发明方法明显改善反刍动物肠道/瘤胃菌群结构。本发明方法明显提高了动物免疫力,改善动物肉质,长期饲喂无明显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024093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301106.4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天津长芦汉沽盐场有限责任公司 , 天津汉盐科瑞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微藻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藻培养过程中光供给的方法及应用。在盐藻培养周期过程中按渐变形式(正弦光)持续对藻种进行光照输出,使藻种实现快速分裂繁殖,实现生物量快速积累。本发明通过使用连续的正弦光进行盐藻细胞高密度培养,以促进其高效利用光能进行CO2固定,降低细胞损伤,实现快速分裂繁殖,达到生物量快速积累的目的;本发明的方法具有高效、节能、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为盐藻的高效培养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530397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1810426725.5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IPC: C07D303/32 , C07D301/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生物天然产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藻藻粉的制备及该藻粉中岩藻黄素的提取方法;本发明以铜藻为原料,经过清洗、阴干、烘干、制粉、杀菌等步骤,制成铜藻粉;将铜藻粉中加入提取液、钢珠,弱光、低温、无氧条件下,震荡提取3‑10分钟,离心,获得清液,清液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冷冻真空干燥,便可得到岩藻黄素纯品;本发明的方法具有高效、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为铜藻的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依据,具有潜在的重要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25696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22000.5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天津长芦汉盐科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天津长芦汉沽盐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A01G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卤水养殖干苔的方法,属于海洋绿藻的人工养殖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配制卤水溶液;选择生长状态良好的干苔藻体进行清洗,将清洗干净的干苔藻体剪切成藻段,均匀置于装有卤水溶液和附着基的容器中;通过增加光照或提高温度,刺激容器中的干苔藻体释放孢子/配子;待孢子/配子附着在附着基后,将附着基置于养殖水体中进行养殖培养;附着基上培养出的藻体达到适宜生长量时进行收获。本发明操作简单,通过人为控制养殖环境,提高干苔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实现卤水资源和盐田滩涂面积的有效利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66163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1491652.5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IPC: A01G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封闭式马尾藻培养系统及培养方法,其中杀菌舱室为不透光舱室,杀菌舱室内部设有杀菌装置和第一管路,并且第一管路上端设有回流支管、第一输出支管和控制阀门,调节舱室设有第二管路和二氧化碳调节系统,其中第二管路与培养舱室连通,水体pH值通过二氧化碳调节系统控制二氧化碳输入量调节,培养舱室内设有固着基和氧气调节系统,培养舱室上方设有光照系统,其中所述固着基上设有高度可调节的伸缩杆,并且马尾藻藻株设于所述伸缩杆上,所述调节舱室水温和培养舱室水温均通过温度调节系统调节。本发明为大水体、密封式培养,可以模拟马尾藻藻株野外生长方式和生长环境,能够实现马尾藻藻株的快速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