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热离子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31430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505645.6

    申请日:2013-10-24

    Inventor: 魏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热离子器件,此器件包括一个用于发射热离子的发射极板,一个用于捕获热离子的接收极板,一个用于控制两个极板间隙的控制环,所述控制环与两个极板之间通过绝热绝缘层进行连接,两个极板之间的间隔隙缝通过利用控制环的热膨胀性控制在0.1~100纳米之间,两个极板、绝热绝缘层和控制环之间组成一密闭的真空腔。采用此器件可以大幅度提高热能发电的效率;另外,此器件通电后能够进行制冷,体积大大缩小,制冷效率可以达到或超过传统蒸汽压缩式制冷效率,节约能耗。

    光子增强型热离子发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87425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0980141541.3

    申请日:2009-10-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0/06 H01J45/00 H01J2201/30434 H02S99/00

    Abstract: 利用光子增强型热离子发射(PETE)以为辐射能量转换提供改进的效率。照射热(大于200℃)半导体阴极以使其发射电子。因为阴极是热的,在相同照射条件下,将发射比从室温(或更冷)的阴极发射的显著更多的电子。该增多的电子发射的结果为,相对于常规光伏器件,可显著增大能量转换效率。在PETE中,阴极电子可(且典型地为)相对于阴极热化。其结果为,PETE不依赖于非热化电子的发射,且相比于热载流子发射方法显著地更易于实现。

    用于将热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75422B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680052802.0

    申请日:2006-1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5/02 H01J45/00 H01L35/00 H01L35/34 H02N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电流源以及产生该电流源的方法。电流源包括金属源、缓冲器层、过滤器和收集器。给金属层和半导体层提供电连接,还可以提供磁场施加器。源金属在导带底部具有局域化能态并具有概率放大。各个层的相互作用产生了自发电流。电荷穿过电流源的移动产生了电压,该电压上升到出现了平衡反向电流为止。如果负载被连接到电流源,则电流流经负载并耗散功率。所用的能量来自电流源中的热能,并且装置受到冷却。

    用于将热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375422A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680052802.0

    申请日:2006-1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5/02 H01J45/00 H01L35/00 H01L35/34 H02N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电流源以及产生该电流源的方法。电流源包括金属源、缓冲器层、过滤器和收集器。给金属层和半导体层提供电连接,还可以提供磁场施加器。源金属在导带底部具有局域化能态并具有概率放大。各个层的相互作用产生了自发电流。电荷穿过电流源的移动产生了电压,该电压上升到出现了平衡反向电流为止。如果负载被连接到电流源,则电流流经负载并耗散功率。所用的能量来自电流源中的热能,并且装置受到冷却。

    一种碱金属热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61081A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200410009665.5

    申请日:2004-10-14

    Abstract: 一种碱金属热机,特别涉及以β”-Al2O3为固体电解质、碱金属为工质的碱金属热机。是一种以β”-Al2O3固体电解质薄膜为离子导体、碱金属为工质,内充碱金属的密闭容器,内部被β”-Al2O3固体电解质薄膜分隔成压力和温度不同的两个部分,被热源加热的碱金属工质由其化学势梯度为驱动力而电离,产生电位差,并通过碱金属工质的循环实现不间断热电转换,从而提供一种稳定的电能输出。碱金属热机无运动部件、寿命长、无噪音、污染小、免维护。本发明采用平板双极结构,采用薄膜工艺制作电解质,大大减小了厚度,具有能量转换效率和功率密度明显提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无晶钻石材料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50451C

    公开(公告)日:2006-04-12

    申请号:CN03148262.7

    申请日:2003-06-30

    Applicant: 宋健民

    Inventor: 宋健民

    Abstract: 一种无晶钻石材料,其是在提供足够的能量下,在真空中射出电子,适用于热发射或场发射方面,将电子射出的量予以最大化,同时将所需的能量予以降低。无晶钻石材料包括至少90%的碳原子,其中的30%是以扭曲的四面体链接而结合在一起。此材料具有一发射平面是由10-10,000纳米的不等的高度。许多不同的能量形式可分别地或是合并地加速电子流。无晶钻石材料和许多不同的真空装置,例如开关、激光二极管、电动产生器及冷却装置等相互配合使用。

    热离子能量转换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8575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03132.9

    申请日:2023-01-03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离子能量转换器,包括:发射筒组件,筒内空间适用于放置热源,筒外侧壁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管状的发射极,发射极被构造成吸收热源的热量发射出电子;接收筒组件,套在发射筒组件外部,接收筒组件的筒内侧壁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与发射极一一对应的管状的接收极,接收极适用于接收电子,相对设置的发射极和接收极形成一个热电子发射单元,相对设置的发射极和接收极之间具有一个用于容纳铯蒸汽的间隙;以及多个换向连接件,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热电子发射单元之间,换向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前一个热电子发射单元的接收极以及后一个热电子发射单元的发射极,以完成多个热电子发射单元的串联。

    用于产生电力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18179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0980142795.7

    申请日:2009-08-27

    Inventor: B.兰达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将热能直接转换成电力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优选地具有不同材料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及在所述表面之间的具有处于热运动的气体分子的气体介质。该第一表面可用来将电荷转移至与第一表面相互作用的气体分子,而该第二表面可用来接收来自与第二表面相互作用的气体分子的电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