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元件及防伪产品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210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1322391.4

    申请日:2023-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伪元件及防伪产品,其中,防伪元件包括第一透明基材、第二透明基材和至少一个遮盖结构,第一透明基材具有第一表面,第二透明基材具有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对设置,遮盖结构包括第一金属反射层、第二金属反射层以及第一磁性区域,第一金属反射层设置在第一表面,第二金属反射层设置在第二表面,第一磁性区域位于第一金属反射层和第二金属反射层之间,且第一金属反射层和第二金属反射均覆盖第一磁性区域;第一金属反射层和第二金属反射层的反射光密度相同。该防伪元件从第一透明基材侧观察时无色差,该防伪元件从第二透明基材侧观察时无色差,且该防伪元件第一透明基材侧和第二透明基材侧的色彩一致。

    用于转移具有微光学真实性特征的防伪元件的防伪元件转移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1287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80043553.2

    申请日:2023-05-26

    Abstract: 一种用于将具有微光学真实性特征的防伪元件(4)转移到有价物品(5、30)上的防伪元件转移材料(1)。微光学真实性特征通过具有聚焦元件(12、例如微透镜)的第一微光学布置结构(11)与具有微视觉对象元件(14)的第二微光学布置结构(13)的配合作用产生光学效果。防伪元件转移材料(1)具有形式为层复合材料的临时载体(3)。临时载体由能够借助胶层(33)不可松脱地粘合的第一临时载体基材(31、34)和第二临时载体基材(32)组成。待转移的防伪元件的轮廓形状被切割(8)或预切割(8),其中,第二临时载体基材(32)不被切开,从而临时载体能够作为完整的载体层复合体被分离(图3i、4g、5h)。永久载体(15)与微透镜不可松脱地连接。转移胶(18)实现了在有价物品的最终基材(30)上的粘附。

    用于设计安全特征的印刷图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5345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380033734.7

    申请日:2023-04-12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设计安全特征中的印刷图像的第一层的方法。安全特征包括覆盖印刷图像的光学元件的阵列,该方法包括:接收原始图像,该原始图像包括在x方向上延伸的像素行和在y方向上延伸的像素列;选择原始图像的第一部分;通过将第一部分的像素与在x方向和y方向上都做镜像的第一部分的像素相结合来生成第一块;以及为第一块分配在印刷图像的第一层内的位置,该位置对应于第一部分在原始图像内的位置。还提供一种产生印刷图像的方法、一种印刷图像、一种安全特征、一种安全文档和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用于将防伪元件转移到目标基材上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3201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380035531.1

    申请日:2023-04-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防伪元件(3)转移到目标基材(1)上的方法,该方法具有:‑ 提供防伪元件(3);‑ 将防伪元件(3)施加到目标基材上(1);‑ 对能辐照固化的胶层进行防伪元件侧的辐照,以使能辐照固化的胶层固化,胶层将防伪元件(3)永久地与目标基材(1)连接,其中,防伪元件在效果区域(32)内针对辐照不透明,并且在至少一个透明元件(31、33、34)中针对辐照透明。在防伪元件(3)中针对防伪元件侧的辐照如下分布地布置多个透明元件(34;31、34;33、34;31、33、34),使得在透过透明元件(34;31、34;33、34;31、33、34)进行辐照时产生胶层的多个经固化的局部面(314、334、344),这些经固化的局部面彼此通过胶层的至少一个未固化的局部面(324)分隔。多个透明元件(34;31、34;33、34;31、33、34)包括多个透明的栅格元件(34)。

    具有体积全息图和附加效果的防伪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15320274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210505752.8

    申请日:2022-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提高对防伪文件的防伪保护的防伪元件,所述防伪文件例如是钞票、有价纸、证件、信用卡、借记卡等,其中,防伪元件由基底构成,在所述基底上布置有可曝光层,其中,所述可曝光层具有体积全息图。按照本发明,与可曝光层邻接地在基底上布置有压印层,在压印层的背离基底的表面中置入形式为折射性光学元件的压印结构。在可曝光层的背离基底的表面上并且在压印结构上至少部分地施加涂层,其中,所述涂层与可曝光层和压印结构重叠并且具有形式为图样、字母数字符号或者图形式成像的能光学识别的信息。所述涂层在可曝光层上方具有至少一个留空部,因此体积全息图透过至少一个留空部是可见的并且在留空部的外部是不可见的。

    防伪印刷介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34090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080061040.0

    申请日:2020-10-08

    Abstract: 一种用于从防伪印刷介质形成防伪文件的防伪印刷介质,该防伪印刷介质包括具有相反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的芯部。芯部包括分布在芯部内、至少在芯部的第一区域上的辐射响应物质,该辐射响应物质是通过产生预定输出辐射来对预定输入辐射进行响应的。该防伪印刷介质还包括被设置在芯部的第一侧上的第一编码层和被设置在芯部的第二侧上的第二编码层,第一编码层和第二编码层中的每一者都包括编码材料,该编码材料对透射穿过相应的编码层的预定输入辐射和/或由辐射响应物质产生的预定输出辐射的强度进行修改,其中第一编码层和第二编码层跨第一区域彼此叠置。第一编码层和第二编码层中的每一者的光学密度根据预定图案而跨第一区域变化。

    光学可变的防伪元件和用于制造光学可变的防伪元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6852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180075682.0

    申请日:2021-1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可变的防伪元件,所述防伪元件从上侧观察具有层序列。所述层序列包含提供从上侧可见的视觉对象的微结构(2),所述微结构具有2μm至50μm的周期并且是消色差的。此外,层序列具有布置在微结构(2)上的反射层(4)和视角相关层(6;14),所述反射层反射入射的光,其中,所述反射层(4)或者所述视角相关层(6;14)具有至少一个留空部(15)并且两个层中的另一个层是未被结构化的,其中,具有留空部(15)的那层从上侧观察处于未被结构化的另一个层之上。代替留空部和反射层,防伪元件可以具有未被结构化的视角相关层(6;14)和未被结构化的部分透光的反射层(16;18)。

    光学可变的防伪元件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95041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080042205.X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可变的防伪元件(14),具有对置侧(16、18)的不同视觉外观。防伪元件具有多色反射性的面区域,面区域包含两个凸纹结构,即靠近防伪元件上侧的上凸纹结构(34)和靠近防伪元件下侧的下凸纹结构(24)。下凸纹结构设有遵循凸纹走向的下颜色涂层且上凸纹结构设有遵循凸纹走向的上颜色涂层。沿z方向在两个凸纹结构之间的高度等级上布置透光有色扁平结构,两个凸纹结构和扁平结构在重叠区域中重叠。上颜色涂层在重叠区域中有留空部,在从上侧观察时下凸纹结构在留空部中以至少扁平结构和下颜色涂层的组合式颜色效果显现。下颜色涂层在重叠区域中有留空部,在从下侧观察时上凸纹结构在留空部中以至少扁平结构和上颜色涂层的组合式颜色效果显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