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02064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80009237.8
申请日:2017-01-26
Applicant: 大陆汽车有限公司
Inventor: M.雅斯特
IPC: H02K11/049 , H02M3/155 , H02K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1/049 , H02K11/0094 , H02M3/1584 , H02M3/3372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机(10)的直流电压转换器‑布置结构。该直流电压转换器‑布置结构包括直流电压转换器(18、19)和定子(1),该定子带有一第一绕组(9)和至少一个第二绕组(5),其中,所述第一绕组(9)被设计用于运行所述电机(10),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绕组(5)被设计用于给所述直流电压转换器(18、19)提供电感(L定子)。
-
公开(公告)号:CN105553285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691049.0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基思利仪器公司
Inventor: W.C.格克
IPC: H02M3/33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33507 , H02M1/40 , H02M3/33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化平衡方法。一种用于具有至少两个MOSFET的开关电源的磁化平衡的方法可以包括测量第一和第二换向时间,调整第一MOSFET的栅极的接通时间(脉冲宽度)相对于第二MOSFET的栅极的接通时间(脉冲宽度)的定时,并确定该换向时间是否相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439819B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080017379.7
申请日:2010-06-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大福
Inventor: 西野修三
IPC: H02J17/00 , H02M7/538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50/12 , H01F38/14 , H02J7/025 , H02J50/10 , H02M3/3372 , Y02B70/1433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伴随开关动作的能量浪费的无接触供电设备,初级侧由直流电源装置(11)、供电装置(12)以及供电单元(13)构成,次级侧由受电单元(15)构成,供电装置(12)由如下部分构成:绝缘变压器(24),其由被提供直流电流的带有中心抽头(22a)的初级线圈(22)和与供电单元(13)连接的次级线圈(23)构成;谐振电容器(25),其与绝缘变压器(24)的次级线圈(23)并联连接;与初级线圈(22)的一端(22b)连接的第一二极管(26)和第一齐纳二极管(29);与初级线圈(22)的另一端(22c)连接的第二二极管(27)和第二齐纳二极管(32);与第一二极管(26)连接的第一晶体管(35);以及与第二二极管(27)连接的第二晶体管(36)。
-
公开(公告)号:CN101849347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0880101283.1
申请日:2008-11-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三社电机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3372 , H02M1/34 , H02M2001/342 , Y02B70/1491
Abstract: 逆变电路具备:第一、第二开关元件;以及输出变压器,该输出变压器具备:在所述第一、第二开关元件之间串联连接的第一1次绕组;和为了获得输出电压的2次绕组。逆变电路还具备第一电压源和第二电压源和控制部。第一电压源在上述第一1次绕组连接于上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连接点、和上述第一开关元件之间连接,经由上述第一1次绕组对上述第一开关元件施加电压。第二电压源在上述第一1次绕组连接于上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二连接点、和上述第二开关元件之间连接,经由上述第一1次绕组对上述第二开关元件施加电压。控制部使上述第一开关元件和上述第二开关元件交替地导通断开。逆变电路还具备用于对缓冲电容器的充电电荷进行恢复的第一、第二恢复缓冲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02857107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142028.X
申请日:2012-04-28
Applicant: 通用电气公司
Inventor: R·L·施泰格瓦尔德 , A·埃拉泽 , J·A·萨巴特 , M·H·托多罗维奇 , M·阿加米
IPC: H02M3/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3372 , H02J3/383 , H02M3/158 , H02M2001/0093 , Y02E10/563 , Y10T307/944
Abstract: 本发明名称为“DC至DC功率转换器和控制该功率转换器的方法”。描述一种配置成向DC链路(84)提供直流(DC)功率的发电系统(10)。该系统包括配置成输出DC功率的第一发电单元(22)。该系统还包括第一DC至DC转换器(70),第一DC至DC转换器包括输入段(90)和输出段(92)。第一DC至DC转换器的输出段与第一发电单元串联耦合。第一DC至DC转换器配置成处理第一发电单元的DC功率输出的第一部分并将第一发电单元的DC功率输出的未处理的第二部分提供到输出段。
-
公开(公告)号:CN101983474A
公开(公告)日:2011-03-02
申请号:CN200980111952.8
申请日:2009-01-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三社电机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3372 , H02M2001/346 , Y02B70/1491 , Y10T30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DC-DC变流电路。逆变电路具备:2个开关元件,被交替地导通截止;第1一次绕组P1,在这些开关元件之间串联连接,还具备:输出变压器,其具备用于获得输出电压的二次绕组。逆变电路还具备:第1电压源和第2电压源。第1电压源连接在第1一次绕组连接于所述第2开关元件的第1连接点、和第1开关元件之间,经由第1一次绕组对所述第1开关元件施加电压。第2电压源连接在第1一次绕组连接于第1开关元件的第2连接点、和第2开关元件之间,经由第1一次绕组对所述第2开关元件施加电压。逆变电路还具备:再生缓冲电路,用于再生缓冲电容器的充电电荷。再生缓冲电路具备:再生电路,其包含将输出变压器的一次侧电压变压到规定电压并输出的电压提升部。
-
公开(公告)号:CN1551253A
公开(公告)日:2004-12-01
申请号:CN200410042145.4
申请日:2004-05-09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nventor: 鈴井正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27/292 , H01F27/325 , H01F30/06 , H01F41/064 , H01F2005/043 , H02M3/3372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在低电压化和大电流化的用途的推挽开关电路中可以降低变压器及其周边电路的电阻值。该电子部件,包括具有第一卷芯的第一部件和与上述第一卷芯的长度方向平行配置的具有第二卷芯的第二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线圈,其缠绕在上述第一卷芯上;以及第二线圈,其以与上述第一线圈不同的送进方向缠绕在上述第二卷芯上,且上述第二线圈与上述第一线圈电气串联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371160A
公开(公告)日:2002-09-25
申请号:CN01139447.1
申请日:2001-11-22
Applicant: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M3/22 , H02M3/335 , H02M7/53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3372 , H02M3/335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对称全桥DC/DC变换器,其包括一非对称全桥电路,该全桥电路包含两个主开关和两个辅助开关,一电容器串接于这些辅助开关的分支电路,以及一变压器有一次侧绕组和二次侧绕组。该变压器一次侧绕组连接于该全桥的每一支线的共同点。一整流电路连接于该变压器二次侧绕组以获得直流电压输出。在工作中,对这些主开关和辅助开关应用一非对称控制方法。主开关和辅助开关互补地接通和断开。输出电压对开关占空比的线性控制特性及变压器铁芯的最佳复归由本发明达成。
-
公开(公告)号:CN107559120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526845.8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博格华纳路德维希堡有限公司
Inventor: 托马斯·霍舒 , 汉斯-彼得·埃兹科恩 , 彼得·沙弗
IPC: F02P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T13/44 , F02P3/01 , F02P23/04 , F23Q3/006 , H01F38/12 , H01T13/20 , H01T15/00 , H01T19/00 , H02M3/285 , H02M3/3372 , H02M2001/0077 , H02M2001/325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用于电晕点火装置的电源电路,其具有用于连接到直流电压源的输入端、第一转换器(WA)、第二转换器(WB)和用于连接负载(R)的输出端,其中两个转换器(WA,WB)各自从施加到其初级侧的相应输入电压产生在其次级侧被提供且超过输入电压的输出电压,两个转换器(WA,WB)各自包含变压器(L1,L2;L3,L4),其将转换器的初级侧(WA,WB)与其次级侧电隔离,至少一个晶体管开关(M1-M4;M5-M8)布置在两个转换器(WA,WB)的初级侧与输入端之间,用于输入电压的脉宽调制,第二转换器(WB)的初级侧与第一转换器(WA)的初级侧并联连接,第二转换器(WB)的次级侧与第一转换器(WA)的次级侧串联连接,两个转换器(WA,WB)的次级侧分别通过至少一个二极管(D1-D4;D5-D8;DA,DB)被桥接在该串联连接中,使得即使两个转换器(WA,WB)中的一个发生故障也可以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处提供输出电压。还描述了具有这种电源电路的电晕点火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6849683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20410.6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H02M3/33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3372 , H02M3/33569 , H02M2001/00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入并联输出串联的基于推挽拓扑结构的变换器,包括外部直流电压源、两个功率管、推挽拓扑结构升压电路和整流滤波电路;外部直流电压源由直流电源与输入滤波电容组成,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输入滤波电容的正极,负极连接输入滤波电容的负极,功率管Q1和Q2的源极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推挽拓扑结构升压电路包括四路推挽变换器,四路推挽变换器的原边的同名端均连接功率管Q1的漏极,原边的异名端均连接功率管Q2的漏极,四路推挽变换器的副边均连接一路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端相互串联。本发明用2个开关管代替多个开关管,减少开关管的驱动电路,降低开关管的损耗,提高变换器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