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倍增管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85115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680011024.0

    申请日:2006-0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倍增管,该光电倍增管具有能够实现高增益并满足较高需求性质的结构。在该光电倍增管中,容纳在密封容器内的电子倍增单元包括聚焦电极、加速电极、倍增电极单元、和阳极。具体地说,至少加速电极和倍增电极单元在包括在倍增电极单元内的第一级倍增电极和第二级倍增电极不经由导电材料而与加速电极直接相对的状态下,被共同保持。在加速电极和倍增电极之间没有放置直接支持倍增电极的电位设定成与第一级倍增电极相同的现有的金属盘;因此,当电子从阴极经由第一级倍增电极到达第二级倍增电极时,可以极大地减少电子的渡越时间的变化。

    电子管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99229C

    公开(公告)日:2005-04-27

    申请号:CN99807453.5

    申请日:1999-06-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3/06

    Abstract: 将离子约束电极(22)及离子捕获电极(23)配置在光电面(20)与第1级倍增器电极(24a)之间,以防止电子管光电面(20)的灵敏度变坏,并且对于长时间使用可得到稳定的输出。将这些电极的电位设定成:离子约束电极(22)的电位比第1级倍增器电极(24a)的电位高,离子捕获电极(23)的电位比光电面(20)的电位高或相等并且比第1级倍增器电极(24a)的电位低。由此,能有效地抑制在第1级倍增器电极(24a)附近发生的正离子朝向光电面(20)的离子反馈,其结果,可防止光电面(20)的灵敏度变坏,并且对于长时间使用可得到稳定的输出。

    光电倍增管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85115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680011024.0

    申请日:2006-0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倍增管,该光电倍增管具有能够实现高增益并满足较高需求性质的结构。在该光电倍增管中,容纳在密封容器内的电子倍增单元包括聚焦电极、加速电极、倍增电极单元、和阳极。具体地说,至少加速电极和倍增电极单元在包括在倍增电极单元内的第一级倍增电极和第二级倍增电极不经由导电材料而与加速电极直接相对的状态下,被共同保持。在加速电极和倍增电极之间没有放置直接支持倍增电极的电位设定成与第一级倍增电极相同的现有的金属盘;因此,当电子从阴极经由第一级倍增电极到达第二级倍增电极时,可以极大地减少电子的渡越时间的变化。

    用于光电倍增管的自动扩张聚焦极及光电倍增管

    公开(公告)号:CN106449346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610855953.5

    申请日:2016-09-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3/06 H01J4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扩张聚焦极以及基于自动扩张聚焦极的光电倍增管。该光电倍增管包含高真空密封壳体、自动扩张聚焦极、高量子效率光电阴极、电子倍增系统、连接及引线系统。高真空密封壳体作为光电倍增管外壳部分主要作用是密封以及作为其他膜层的基底,自动扩张聚焦极作为光电倍增管的电子收集极包括底板、扩张叶片和自动触发机构。高量子效率光电阴极位于高真空密封壳体的上部区域,将入射光子转换为电子。电子倍增系统位于自动扩张聚焦极下方,将聚焦极收集到的电子放大后通过引线系统引出。在光电倍增管封装的过程中自动扩张聚焦极会触动触发机构,从而实现自动扩张聚焦极的扩张动作,实现聚焦极径向尺寸的扩大。

    具有高收集均匀性的高速光电倍增管

    公开(公告)号:CN1046068A

    公开(公告)日:1990-10-10

    申请号:CN90101969.0

    申请日:1990-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3/06

    Abstract: 一种光电倍增管,它包括一个光电阴极、聚焦电极和一个高速倍增装置,该倍增装置包括一个相对于光电阴极的大输入表面和至少一个输入倍增电极。根据本发明,所述光电倍增管包括位于光电阴极和所述聚焦倍增装置之间的一个第一倍增级,该倍增级从由光电阴极和聚焦电极组成的组件观察依次包括一个栅、一个带孔的板状第一倍增电极和一个具有与所述第一倍增电极相同的图案的引出栅,该引出栅的输出通过一个聚焦电极耦合到倍增装置的所述输入倍增电极。

    一种均匀投射式电子光学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231527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55508.X

    申请日:2018-01-19

    Inventor: 赵健 夏忠平 朱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3/28 H01J4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均匀投射式电子光学结构,包括:阴极区,束形成区,电子枪出口区;所述阴极区内设置有阴极,所述阴极投射电子并形成阴极发射面;所述电子从所述阴极发射面,经过所述束形成区、所述电子枪出口区射出,最终形成投射区域;所述束形成区包括至少两个子束形成区,每个子束形成区均为金属圆筒结构,并且各金属圆筒电位独立可调,用于控制所在区域内的电子束形态;所述束形成区对所述阴极发射面成一次倒立实像;所述投射区域为所述阴极发射面二次倒立实像,最终使得所述电子均匀投射。相比于现有技术,无需设置金属栅网,利用高压电场过聚焦,将阴极二次倒立实像投射到要求区域,通过优化的结构保证了投射区域的电子束均匀性。

    光电子倍增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08768B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680019274.9

    申请日:2006-06-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实现稳定的检测精度的细微结构的光电子倍增器。该光电子倍增器具内部被维持为真空的外围器,在该外围器内,配置有光电面(22)、电子倍增部(311)以及阳极(32)。特别地,配置于包围电子倍增部以及阳极的外围器的内部空间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控制电极(320),通过从电子倍增部的电子放出端延伸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连接部而电连接。在该结构中,通过将施加于电子倍增部的电子入射端与电子放出端之间的电压施加于电子入射端与控制电极之间,在电子倍增部,形成从光电面侧朝向阳极侧逐渐增加的电位梯度,同时使该电子倍增部的电子放出端与阳极之间具有足够的电位差,可以得到稳定的检测精度。

    光电子倍增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08768A

    公开(公告)日:2008-06-25

    申请号:CN200680019274.9

    申请日:2006-06-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实现稳定的检测精度的细微结构的光电子倍增器。该光电子倍增器具内部被维持为真空的外围器,在该外围器内,配置有光电面(22)、电子倍增部(311)以及阳极(32)。特别地,配置于包围电子倍增部以及阳极的外围器的内部空间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控制电极(320),通过从电子倍增部的电子放出端延伸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连接部而电连接。在该结构中,通过将施加于电子倍增部的电子入射端与电子放出端之间的电压施加于电子入射端与控制电极之间,在电子倍增部,形成从光电面侧朝向阳极侧逐渐增加的电位梯度,同时使该电子倍增部的电子放出端与阳极之间具有足够的电位差,可以得到稳定的检测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