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调节装置和用于调节机动车设备的功能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359232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480038975.1

    申请日:2014-0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调节装置,具有设计用于将调节力施加到多个挺杆单元(34、36)上的多个衔铁件(24、26、18、20),挺杆单元(34、36)沿着运动纵轴线长形地延伸、彼此相邻地在容纳衔铁件的壳体的共同的导引部段(32)中可移动地被导引,其中,挺杆单元分别具有啮合端部(38、40),啮合端部设计用于与机动车发动机调节系统的调节槽共同作用、至少在啮合状态下从导引部段中伸出,并且所述共同的导引部段构成导引端面(62),在导引端面中露出配属多个挺杆单元的导引开口、尤其导引孔,其中,经过两个导引开口、尤其导引孔的中轴线的、在导引端面内延伸的连接段(2b)形成相对导引端面的平面中心点(66)、尤其平面重心的错移量(v)和/或形成相对壳体的壳体端面的平面中心点(66)、尤其平面重心的错移量(v)。

    高速-比例双向复合盘式电磁铁

    公开(公告)号:CN106409467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002356.4

    申请日:2016-11-12

    Applicant: 温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7/08 F16K31/06 H01F7/121 H01F2007/0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速-比例双向复合电磁铁,是属于电液控制系统中的电磁控制元件,包括有衔铁、壳体、以及固定于壳体内的一对开口方向相对设置的轭铁;衔铁上侧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内凸缘,该内凸缘通过定位销与推杆固定相连,衔铁上侧面的外侧位置设置有外凸缘,外凸缘在上轭铁的环形轭铁凹槽中沿轴向滑动;衔铁下侧面相对于外凸缘的位置下方设置有环形凸缘,该环形凸缘上设置有环形V形槽或环形凸缘上设置环形方槽和梯形槽的组合槽。本发明的高速-比例双向复合盘式电磁铁采用复合式结构的衔铁,具有双向正反不同的控制方式,与传统由多个不同电磁铁驱动的系统相比,减少了动铁数量,结构更为紧凑,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开关装置的操作机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56630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80050912.8

    申请日:2014-11-28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开关装置的操作机构,能够减轻操作机构的可动部的重量,降低驱动所需要的电能,并且能够获得较长的行程以及高响应和高速度,并且能够减小开路动作停止时的冲击力。电磁斥力机构部(10)和磁闩锁部(20)通过排斥固定部件(11)和固定轭铁(21)固定设置于开关装置(1)和弹簧驱动部(30)之间。电磁斥力机构部(10)具有:固定接合于排斥固定部件(11)的排斥线圈(12)、固定接合于可动轴(5)的加强板(14)及固定接合于加强板(14)的排斥环。磁闩锁部(20)具有固定接合于固定轭铁(21)的永磁铁(22)、固定接合于永磁铁(22)的闩锁环(23)、固定接合于可动轴上的可动轭铁(24)。弹簧驱动部(30)具有支承架(31)、弹簧保持板(32)、开路弹簧(33)、缓冲部(40)、第一和第二电磁螺线管(50、60)。

    电磁调节装置和用于调节机动车设备的功能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359232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80038975.1

    申请日:2014-0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调节装置,具有设计用于将调节力施加到多个挺杆单元(34、36)上的多个衔铁件(24、26、18、20),挺杆单元(34、36)沿着运动纵轴线长形地延伸、彼此相邻地在容纳衔铁件的壳体的共同的导引部段(32)中可移动地被导引,其中,挺杆单元分别具有啮合端部(38、40),啮合端部设计用于与机动车发动机调节系统的调节槽共同作用、至少在啮合状态下从导引部段中伸出,并且所述共同的导引部段构成导引端面(62),在导引端面中露出配属多个挺杆单元的导引开口、尤其导引孔,其中,经过两个导引开口、尤其导引孔的中轴线的、在导引端面内延伸的连接段(2b)形成相对导引端面的平面中心点(66)、尤其平面重心的错移量(v)和/或形成相对壳体的壳体端面的平面中心点(66)、尤其平面重心的错移量(v)。

    电磁调整设备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90796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480025926.4

    申请日:2014-04-03

    Inventor: T.戈尔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7/08 F01L2013/0052 H01F7/06 H01F2007/0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调整设备,包括作为对固定的线圈单元通电的反应、以及可沿轴向(10)运动的、设计用于与调整伙伴配合工作的衔铁单元(14),其中,所述线圈单元具有设置在线圈架(20)上的并能借助连接触头(26)触点接通的绕组(22),以及所述线圈单元容纳在优选地空心圆柱形的、至少部分在外侧围绕该线圈单元的外壳(12)内,与所述外壳(12)对应配设电连接装置(30),用于连接所述的连接触头与设置在外壳上的插头(18、20),其中,设计为板状和/或舌片状的所述连接触头(26),与金属连接器件的一个尤其与连接触头平行定向以及设计用于与连接触头不可拆式连接或已与连接触头不可拆连接的扁平端部段(30)一起,至少部分沿平行于轴向(10)的方向在外壳端部区域(16)上或其内延伸,或在连接后从该延伸位置折角弯出,其中所述外壳端部区域与用于所述衔铁单元(14)的外壳出口沿轴向相对。

    线圈装置、制造该线圈装置的方法以及燃料喷射阀

    公开(公告)号:CN100381740C

    公开(公告)日:2008-04-16

    申请号:CN200510056383.5

    申请日:2005-03-18

    Inventor: 村上文章

    Abstract: 将一导线(36)拖出到一线圈(31)的外部,并使其穿过一管状端子(34)的整个长度。卷曲该管状端子(34)的顶端(34a),从而破坏掉该导线(36)的绝缘敷层,于是该管状端子(34)的顶端(34a)与该导线(36)电连接。该管状端子(34)的顶端(34a)与该外部端子(35)通过一次焊接便焊接在一起。由此,导线(36)、管状端子(34)和外部端子(35)被电连接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减少位于线圈(31)附近的导线(36)的连接,从而可提高生产率。此外,连接区域远离线圈(31),因此焊接时产生的热量便不易于传递至线圈(3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