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27851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703121.6
申请日:2017-08-16
Applicant: 新中天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63 , F23G7/00 , F23G2201/30 , F23G2201/60 , F23G2201/80 , F23G2203/20 , F23G2205/122 , F23G2206/10 , F23G2209/12 , F23G2900/50204 , F23G2900/52002 , F23G2900/55 , F23J1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系统协同处置复杂油泥的方法,其中上述危险废物焚烧系统包括多功能能回转窑、二燃室、急冷塔、余热锅炉及温度自控装置,所述危险废物焚烧系统协同处置复杂油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热源接入;物料化验及均质化预处理;物料加注;热解;油水气分离及不凝气返烧;残渣处理;烟气处理。上述危险废物焚烧系统协同处置复杂油泥的方法简单、经济、高效且无害。
-
公开(公告)号:CN1018720B
公开(公告)日:1992-10-21
申请号:CN89107202.0
申请日:1989-09-14
Applicant: 约翰·M·肯特
Inventor: 约翰·M·肯特
IPC: B09B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J15/06 , F23G5/008 , F23G5/16 , F23G5/20 , F23G5/24 , F23G7/008 , F23G7/14 , F23G2201/10 , F23G2202/102 , F23G2202/103 , F23G2204/203 , F23G2900/52002 , F23J15/006 , F23J2217/101 , F23J2219/60
Abstract: 一种变有害废物为无害的、无需沥滤的聚集体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将材料送入旋转炉,在旋转炉中大颗粒固体废料被部分燃烧形成初级聚集体。废料中气态副产品及废粒料被送入氧化器中,在适当条件下,一些废粒料被熔化成渣状,然后冷却形成无害聚集体。氧化器中未熔化的那部分材料被冷却、中和并将气体和固体的分离,固体与初级聚集体一起再次送入氧化器中,在氧化器中它们被熔化或夹杂在熔融材料中,形成无害聚集体的主要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2159515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980136446.4
申请日:2009-09-02
Applicant: FL史密斯公司
Inventor: 拉斯·S·詹森 , 尼尔斯·A·克里斯滕森 , 莫滕·B·拉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G5/20 , C04B7/4446 , F23G2209/12 , F23G2209/26 , F23G2209/281 , F23G2900/52002 , F23G2900/7004 , F27B7/2033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用于燃烧诸如水泥生料、石灰石或其它含矿原材料之类的原材料的方法,借此方法把所述原材料和副燃料独立地引入到同一个回转窑中,其中借助通过在所述回转窑中燃烧主燃料所形成的气体来加热所述原材料以及副燃料,使得所述副燃料被转换为气体和采用燃烧残渣(诸如灰烬和焦炭)形式的固体物质。所述方法特别在于副燃料在转换为气体和固体物质的过程期间保持与引入的原材料分离。这会确保副燃料、局部还原带和具有还原条件的主要区域与原材料最小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0572917C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710009287.4
申请日:2007-07-27
Applicant: 福建省丰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G5/04 , F23G5/16 , F23G5/20 , F23G5/24 , F23G5/46 , F23G2201/10 , F23G2203/206 , F23G2203/208 , F23G2203/209 , F23G2206/10 , F23G2900/50204 , F23G2900/52002
Abstract: 用于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双回路双热解焚烧炉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烘干机构是由独立设置于热解焚烧炉主炉体外部并按顺序布设安装的卧式回转窑烘干装置、汽水分离器和相应配套的烟气回流管道所组成,卧式回转窑的进料口与送料机构的出料口相连接,回转窑的出料口通过进料机构与二燃室上方的进料口相连接,工作时,二次燃烧室中的部分高温烟气可进入回转窑中对送入回转窑中的垃圾进行逆向烘干预热和热解,冷却后的含水烟气经汽水分离器脱水处理后,在二次风机的作用下被引入二燃室。与已有技术比较,本发明连续传热及气化速率快,燃烧更充分,残碳燃烬率高,余热利用更充分,不需辅助燃料即可将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636914B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480054785.9
申请日:2014-10-02
Applicant: 艾尼股份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G7/001 , C02F11/06 , C02F11/10 , C10J3/005 , C10J3/60 , C10J2200/158 , C10J2300/1246 , F23G5/006 , F23G5/027 , F23G5/0273 , F23G5/04 , F23G5/20 , F23G5/44 , F23G5/46 , F23G2201/101 , F23G2201/302 , F23G2201/303 , F23G2201/40 , F23G2203/211 , F23G2206/10 , F23G2209/12 , F23G2900/50001 , F23G2900/50201 , F23G2900/50204 , F23G2900/52001 , F23G2900/52002 , F23G2900/54402 , Y02W1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处理精炼厂或者石化厂的有机和/或无机废物的反应设备,其包括:‑干燥和热解装置(4),其绕着它的纵向倾斜旋转轴(A)旋转,‑气化装置(6),其绕着它的纵向水平旋转轴(B)旋转,‑燃烧装置(14),其包括具有纵向水平轴(C)的燃烧器(13),‑至少一个沉降室(15),用于收集中间固体残留物和聚集中间气态反应产物,‑至少一个气态最终产物(16)的出口管,至少一个固体最终产物(7)的出口管和至少一个给料(2)的入口管,‑所述燃烧装置(14)、干燥和热解装置(4)、气化装置(6)是物理分离的,并且位于三个不同的水平面上,‑干燥和热解装置(4)的纵向旋转轴(A)相对于气化装置(6)的纵向旋转轴(B)以及还相对于燃烧装置(14)的纵向轴(C)倾斜,‑气化装置(6)的纵向旋转轴(B)平行于燃烧装置(14)的纵向轴(C),‑燃烧装置(14)与干燥和热解装置(4)流体连通,‑干燥和热解装置(4)在它的内部包括第一间接热交换装置(3),来自于燃烧装置(14)的燃烧烟气在其中流动,‑至少一个沉降室(15),其与所述干燥和热解装置(4)以及与所述气化装置(6)和与所述的燃烧装置(14)流体连通,‑传送工具(5)位于沉降室(15)中,和使干燥和热解装置(4)与气化装置流体连通,‑它包括第二热交换装置(12),其与第一间接热交换装置(3)和燃烧装置(14)流体连通,‑它包括用于吸入中间气态反应产物的工具,所述工具位于沉降室(15)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89541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260206.1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金圆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 格尔木宏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G5/006 , F23G5/02 , F23G5/08 , F23G5/20 , F23G5/44 , F23G5/444 , F23G2202/102 , F23G2202/103 , F23G2203/211 , F23G2205/121 , F23G2900/52002 , F27D17/004 , F27D17/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水泥窑两段式处理固体废弃物焚烧飞灰的方法,采用的装置为水泥窑及水泥窑后端连接的一个飞灰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段回转钢筒和第二段回转钢筒,包括以下步骤:从第二段回转钢筒的飞灰进口和第二辅料进口中分别加入待处理的飞灰和第二辅料;将水泥窑窑尾烟室或窑门罩中的尾气送入飞灰处理装置前端的尾气进口中;在第一段回转钢筒的第一辅料进口中加入第一辅料;飞灰在飞灰处理装置中处理后产生的烟气从引风机排出。该方法利用水泥窑热力系统,将水泥窑热源与固体废弃物焚烧飞灰处置相结合,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水泥窑的热能,而且可以快速、安全、低成本、大批量处置飞灰,大大降低飞灰处理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636914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80054785.9
申请日:2014-10-02
Applicant: 艾尼股份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G7/001 , C02F11/06 , C02F11/10 , C10J3/005 , C10J3/60 , C10J2200/158 , C10J2300/1246 , F23G5/006 , F23G5/027 , F23G5/0273 , F23G5/04 , F23G5/20 , F23G5/44 , F23G5/46 , F23G2201/101 , F23G2201/302 , F23G2201/303 , F23G2201/40 , F23G2203/211 , F23G2206/10 , F23G2209/12 , F23G2900/50001 , F23G2900/50201 , F23G2900/50204 , F23G2900/52001 , F23G2900/52002 , F23G2900/54402 , Y02W1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处理精炼厂或者石化厂的有机和/或无机废物的反应设备,其包括:-干燥和热解装置(4),其绕着它的纵向倾斜旋转轴(A)旋转,-气化装置(6),其绕着它的纵向水平旋转轴(B)旋转,-燃烧装置(14),其包括具有纵向水平轴(C)的燃烧器(13),-至少一个沉降室(15),用于收集中间固体残留物和聚集中间气态反应产物,-至少一个气态最终产物(16)的出口管,至少一个固体最终产物(7)的出口管和至少一个给料(2)的入口管,-所述燃烧装置(14)、干燥和热解装置(4)、气化装置(6)是物理分离的,并且位于三个不同的水平面上,-干燥和热解装置(4)的纵向旋转轴(A)相对于气化装置(6)的纵向旋转轴(B)以及还相对于燃烧装置(14)的纵向轴(C)倾斜,-气化装置(6)的纵向旋转轴(B)平行于燃烧装置(14)的纵向轴(C),-燃烧装置(14)与干燥和热解装置(4)流体连通,-干燥和热解装置(4)在它的内部包括第一间接热交换装置(3),来自于燃烧装置(14)的燃烧烟气在其中流动,-至少一个沉降室(15),其与所述干燥和热解装置(4)以及与所述气化装置(6)和与所述的燃烧装置(14)流体连通,-传送工具(5)位于沉降室(15)中,和使干燥和热解装置(4)与气化装置流体连通,-它包括第二热交换装置(12),其与第一间接热交换装置(3)和燃烧装置(14)流体连通,-它包括用于吸入中间气态反应产物的工具,所述工具位于沉降室(15)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159515B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0980136446.4
申请日:2009-09-02
Applicant: FL史密斯公司
Inventor: 拉斯·S·詹森 , 尼尔斯·A·克里斯滕森 , 莫滕·B·拉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G5/20 , C04B7/4446 , F23G2209/12 , F23G2209/26 , F23G2209/281 , F23G2900/52002 , F23G2900/7004 , F27B7/2033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用于燃烧诸如水泥生料、石灰石或其它含矿原材料之类的原材料的方法,借此方法把所述原材料和副燃料独立地引入到同一个回转窑中,其中借助通过在所述回转窑中燃烧主燃料所形成的气体来加热所述原材料以及副燃料,使得所述副燃料被转换为气体和采用燃烧残渣(诸如灰烬和焦炭)形式的固体物质。所述方法特别在于副燃料被引入到回转窑(3)的一区域并在该区域中被转换,所述区域相对于回转窑(3)朝向熟料冷却器(4)的方向位于水泥生料被引入到回转窑(3)的点之前的点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101120A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710009287.4
申请日:2007-07-27
Applicant: 福建省丰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G5/04 , F23G5/16 , F23G5/20 , F23G5/24 , F23G5/46 , F23G2201/10 , F23G2203/206 , F23G2203/208 , F23G2203/209 , F23G2206/10 , F23G2900/50204 , F23G2900/52002
Abstract: 用于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双回路双热解焚烧炉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烘干机构是由独立设置于热解焚烧炉主炉体外部并按顺序布设安装的卧式回转窑烘干装置、汽水分离器和相应配套的烟气回流管道所组成,卧式回转窑的进料口与送料机构的出料口相连接,回转窑的出料口通过进料机构与二燃室上方的进料口相连接,工作时,二次燃烧室中的部分高温烟气可进入回转窑中对送入回转窑中的垃圾进行逆向烘干预热和热解,冷却后的含水烟气经汽水分离器脱水处理后,在二次风机的作用下被引入二燃室。与已有技术比较,本发明连续传热及气化速率快,燃烧更充分,残碳燃烬率高,余热利用更充分,不需辅助燃料即可将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1121A
公开(公告)日:1990-04-11
申请号:CN89107202.0
申请日:1989-09-14
Applicant: 约翰·M·肯特
Inventor: 约翰·M·肯特
IPC: B09B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J15/06 , F23G5/008 , F23G5/16 , F23G5/20 , F23G5/24 , F23G7/008 , F23G7/14 , F23G2201/10 , F23G2202/102 , F23G2202/103 , F23G2204/203 , F23G2900/52002 , F23J15/006 , F23J2217/101 , F23J2219/60
Abstract: 一种变有害废物为无害的、无需沥滤的聚集体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将材料送入旋转炉,在旋转炉中大颗粒固体废料被部分燃烧形成初级聚集体。废料中气态副产品及废粒料被送入氧化器中,在适当条件下,一些废粒料被熔化成渣状,然后冷却形成无害聚集体。氧化器中未熔化的那部分材料被冷却、中和并将气体和固体的分离,固体与初级聚集体一起再次送入氧化器中,在氧化器中它们被熔化或夹杂在熔融材料中,形成无害聚集体的主要部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