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蒸汽锅炉

    公开(公告)号:CN108224396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449755.X

    申请日:2017-12-27

    Inventor: 刘瑞琦 张保兴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B31/08 F22B37/22 F22B37/221 F22B3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蒸汽锅炉,包括锅炉本体以及安装在锅炉本体底部的支撑机构;锅炉本体包括锅炉壳体以及安装在锅炉壳体内部的换热机构,锅炉壳体顶部安装有顶端盖;所述锅炉壳体包括锅炉筒,锅炉筒顶端分别设有集流管安装口和分流管安装口,锅炉筒底端外侧设有进水口,锅炉筒内部底面垂直设有分流管定位套;所述顶端盖包括顶板以及设置在顶板底部的罩壳,顶板表面垂直设有蒸汽出口管。本发明通过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蒸汽锅炉内部的换热效率,结构稳定性强,能够实现锅炉内部的快速换热与流通,同时降低底部冲击对锅炉造成的损伤,保证了锅炉的安装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经济与推广价值。

    智能控制蓄能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6502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53981.6

    申请日:2016-1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B37/221 F22B37/26 F22B37/42 F22B37/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能量储存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智能控制蓄能器,包括蓄能器主体、蒸汽辅助管、补水管、排污管、水位感应器、浓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和控制装置,其中控制装置一端分别与水位感应器、浓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连接,控制装置另一端分别与补水管阀门、排污管阀门和辅助管阀门连接。有益效果在于:集控制系统与蓄能器于一体,各种感应器能够及时感应出蓄能器本体的储水槽中水位、温度和浓度的变化并及时反馈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及时根据需要调节补水管阀门、排污管阀门和辅助管阀门,对蓄能器本体内的水量、污水和水温进行调控。

    反应器汽包
    4.
    发明公开
    反应器汽包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0914041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085637.X

    申请日:2018-09-18

    Inventor: 付冰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B37/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器汽包,包括:筒体,在筒体上设置有工艺管、人孔、给水管及鞍座,在工艺管的坡口下方的外侧壁上焊接固定有垫圈,在垫圈上能够焊接有试压封头;在给水管的端头上焊接有一个双壁接头,双壁接头的外壁端与给水管焊接,双壁接头的内壁端上焊接有内接管,内接管与给水管之间留有空隙,内接管穿过给水管后与筒体内的分配管相连通;所述鞍座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筒体左右两侧的滑动鞍座,及固定设置在筒体中段位置的限位鞍座。本发明的优点是省去了坡口二次加工工序,提高了安装效率,并且还能减少筒体因受到温差应力、剪切应力及反向应力而出现裂纹的情况,提高了反应器汽包及反应器的使用寿命。

    快速燃气蒸汽发生器的炉胆

    公开(公告)号:CN106224928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884939.8

    申请日:2016-10-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B37/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燃气蒸汽发生器的炉胆,包括卧式结构的壳体,壳体的两端设置有封头,所述壳体内部沿横向排列设置有若干组弯管组合,每组弯管组合由两根S型弯管构成,每根S型弯管的上端和下端均伸出壳体,其下端为烟气进口,上端为烟气出口,两根S型弯管的弯曲方向相同,并且在弯曲的横向段相互平行且贴合,相邻的弯管组合的弯曲方向相反。其采用卧式结构和独特的双S型弯管组合型结构,大大增加了热交换的面积,比传统产品增加近一倍受热面积,且有效地减少了炉胆水容积,可以使蒸汽发生器在运行时快速产汽,节能高效,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最大的蒸汽量,可满负荷使用。

    余热锅炉汽包液位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66714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016647.1

    申请日:2018-0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B37/221 F22B37/78 F22D5/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余热锅炉汽包液位控制方法,涉及余热锅炉领域。所述控制方法方法用于余热锅炉,具体根据检测数据判断烟气量的变化,得出所述前端冶炼设备的不同工况对汽包液位的修正,并将所述修正后汽包液位与自身设定的汽包液位正常工作区域进行对比,仅在所述修正后汽包液位超出所述正常工作区域时,对所述给水调节阀进行调节,确保所述汽包液位回到正常工作区域以内。本发明所述控制方法修正后的液位值是在已有设定值基础上增设正常工作区域,液位检测值发生轻微变化时不对给水调节阀进行控制,液位检测值发生剧烈变化时对给水调节阀进行控制。因此使用本发明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上降低调节设备的使用频率。

    低NO<base:Sub>X</base:Sub>双锅筒燃气锅炉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52672A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710311340.X

    申请日:2017-05-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B31/08 F22B37/221 F22D1/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NOX双锅筒燃气锅炉,包括:炉膛、对流室、上、下锅筒,上、下锅筒之间设置有对流管束,炉膛与对流室相连通,上、下锅筒分别设置在对流室的顶部和底部,炉膛的点火口中设置有燃烧器,燃烧器分别与输送空气的进风管和输送燃气的燃气管相连通,对流室连通有换热壳体,换热壳体内设置有省煤器,换热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烟囱,对流室内完成了热交换的烟气进入至换热壳体内、并与省煤器进行热交换,省煤器排气端的换热壳体上连通有回流烟道,回流烟道通过循环风机与进风管相连通,循环风机能将从省煤器中排出的烟气输送至进风管中。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将从烟囱排放的烟气中的NOX的浓度降低至30 mg/m3,并能大大提高锅炉效率。

    一种燃气蒸汽锅炉炉胆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22927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67724.6

    申请日:2016-06-24

    Inventor: 吴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B37/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蒸汽锅炉炉胆,所述炉胆的内壁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两侧面为斜面或圆弧面;所述凸台的两侧面为斜面时,所述斜面与所述炉胆内壁的夹角a为3°‑5°;所述凸台的两侧面为弧面时,所述弧面的弧度为0.09‑0.12。这种结构的炉胆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炉胆内的凸台既能够强化炉胆内的烟气的扰动,又增大了辐射传热面积;同时,增加了炉胆的刚度,有效的减弱了炉胆的膨胀应力,大大增强传热效果,促进了燃料在炉胆内燃烧。

    铝质一体成型高效复合夹层蒸汽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107143839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374359.9

    申请日:2017-05-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B31/00 F22B37/22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铝质一体成型高效复合夹层蒸汽发生器,包括具有夹层的管状外容腔,在外容腔内设置有柱形内容腔,所述外容腔和内容腔之间轴对称分布有若干导热连接板,两两导热连接板之间形成上下贯通的热流通道,其中任意两个不相邻的热流通道上下端口处分别通过上密封体、下密封体密封形成流体过渡通道,在流体过度通道上部开设有与外容腔导通的进水口,与内容腔导通的出水口。本申请具有两个相对独立的内、外容腔,火焰热流从内、外容腔中穿过,使得内、外容器底部、侧壁均受到加热,再加上内、外容器采用一体成型的工艺,使得热效率大幅提升,受热面不同产生温差进而实现二级加热蒸发产生蒸汽的目的。

    带集汽箱的低NO<base:Sub>X</base:Sub>双锅筒燃气锅炉

    公开(公告)号:CN106958808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10311339.7

    申请日:2017-05-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B31/08 F22B37/221 F22D1/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集汽箱的低NOX双锅筒燃气锅炉,包括:炉膛、对流室、上、下锅筒,炉膛与对流室相连通,炉膛的点火口中设置有燃烧器,燃烧器分别与进风管和燃气管相连通,对流室连通有换热壳体,换热壳体内设置有省煤器,换热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烟囱,省煤器排气端的换热壳体上连通有回流烟道,回流烟道通过循环风机与进风管相连通,循环风机能将从省煤器中排出的烟气输送至进风管中;上锅筒的顶部设置有集汽箱,上锅筒与集汽箱之间通过若干蒸汽引出管相连通,集汽箱上设置有蒸汽输出管。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将从烟囱排放的烟气中的NOX的浓度降低至30 mg/m3,并能大大提高锅炉效率,还能大大提高输出的饱和蒸汽的品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