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97172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280039941.5
申请日:2012-03-08
Applicant: CTTEC公司
Inventor: 吉耶特·勒伦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6N7/0065 , B32B2471/02 , D04H11/04 , D05C15/18 , D05C17/02 , Y10T428/2397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绒头地毯或绒头地毯块的方法,其中绒头纱(8)通过绒头线保持件(1)连接至至少一个主背衬(7),其中绒头线保持件(1)包括多个绒头线引导通道(2),多个绒头线引导通道(2)通过两个相对侧穿孔于绒头线保持件(1),其中绒头线保持件(1)设置在第一穿孔侧(5)上的绒头线夹持站(14)与第二穿孔侧(6)上的主背衬(7)之间,以便绒头纱(8)经由第一穿孔侧(5)穿过绒头线引导通道(2)到第二穿孔侧(6)布置到背衬(7)之上、之内或布置为穿过背衬(7)。
-
公开(公告)号:CN103797172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280039941.5
申请日:2012-03-08
Applicant: CTTEC公司
Inventor: 吉耶特·勒伦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6N7/0065 , B32B2471/02 , D04H11/04 , D05C15/18 , D05C17/02 , Y10T428/2397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绒头地毯或绒头地毯块的方法,其中绒头纱(8)通过绒头线保持件(1)连接至至少一个主背衬(7),其中绒头线保持件(1)包括多个绒头线引导通道(2),多个绒头线引导通道(2)通过两个相对侧穿孔于绒头线保持件(1),其中绒头线保持件(1)设置在第一穿孔侧(5)上的绒头线夹持站(14)与第二穿孔侧(6)上的主背衬(7)之间,以便绒头纱(8)经由第一穿孔侧(5)穿过绒头线引导通道(2)到第二穿孔侧(6)布置到背衬(7)之上、之内或布置为穿过背衬(7)。
-
公开(公告)号:CN104695136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410487215.0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特吕茨施勒有限及两合公司
IPC: D04H1/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由多层纤维网形成无纺织物的交叉铺网机,包括至少一个带,该带将纤维网(3)从交叉铺网机(1)的输入区域运送至铺网滑车的铺网间隙(11),在这个过程中,所述铺网滑车将纤维网铺放在输出带上(15)。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带(15)具有用来至少在纤维网(3)在输出带(15)上的铺放部位的区域中形成水平的区段(15a)的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04695136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410487215.0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特吕茨施勒有限及两合公司
IPC: D04H1/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由多层纤维网形成无纺织物的交叉铺网机,包括至少一个带,该带将纤维网(3)从交叉铺网机(1)的输入区域运送至铺网滑车的铺网间隙(11),在这个过程中,所述铺网滑车将纤维网铺放在输出带上(15)。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带(15)具有用来至少在纤维网(3)在输出带(15)上的铺放部位的区域中形成水平的区段(15a)的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03860337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108194.7
申请日:2014-03-24
Applicant: 海宁市威灵顿新材料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为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13/627 , D04H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纺魔术贴,其包括基体和毛面,毛面位于基体的一面,所述基体由纤维直径为7-20μm的热塑性合成长纤维铺网、热轧而成,所述毛面由纤维直径为5μm以下的热塑性合成微细纤维杂乱铺设而成,毛面呈蓬松状,所述毛面与基体通过热轧粘结在一起,所述毛面上设有若干个凹槽。本发明通过热轧压出的特别设计的魔术贴主体,既保持其粘合性好和柔软,同时也使婴儿更感觉舒适,并通过热轧压缩处理的魔术贴主体更坚韧耐用,且其生产工序简单,生产成本低,更具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040059B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380003584.1
申请日:2013-10-18
IPC: D04H1/74 , D04H1/724 , B32B5/26 , D04H1/438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5/26 , B32B3/263 , B32B5/022 , B32B2262/02 , B32B2262/06 , B32B2262/10 , B32B2305/22 , D01D5/0985 , D04H1/4291 , D04H1/4382 , D04H1/559 , D04H1/56 , D04H1/724 , D04H1/736 , D04H1/74 , D04H1/76 , D04H11/04 , Y10T428/24612
Abstract: 本发明的起伏状熔喷纤维网,涉及用熔喷方法制造的纤维网,其特征在于,通过使熔喷极细纤维接触具有相互不同的表面速度的收集部而将其收集的方法来制造。本发明的起伏状熔喷纤维网的特征在于,熔喷极细纤维中的一部分到达低速收集部,层叠在横向的层上,形成横纤维层(10),熔喷极细纤维中的另一部分到达表面速度比所述低速收集部的表面速度大的高速收集部,形成弯弯曲曲形状的纵纤维层(20),所述纵纤维层(20)的上端相互缠绕,形成成为纤维网最上部的起伏状的起伏层(30)。
-
公开(公告)号:CN107780054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10947241.0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江阴龙阳纺织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仿毛丝制备仿毛针织物的针刺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仿毛丝作为原料,通过大圆机采用纬编双罗纹组织结构进行织造,得到底布;(2)将底布固定在预针刺机上,底布正面铺网叠放短纤维层,进行正面预针刺;(3)将底布送入主针刺机,进行正面针刺;(4)将针刺半成品面料进行热烫光,使布面平整,再经过拉幅定型炉的预烘、烘干和高温定型工序,得到成品仿毛针织物。通过针刺工艺将短纤维固定在针织物底布上,不仅增加了织物的厚度和克重,而且在使用较少毛纤维的基础上,使得针织物获得仿毛的外貌和手感,其针刺整理后织物的弯曲长度和普通缩呢整理的织物相近,说明这种生产工艺同样可以获得仿毛织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040059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380003584.1
申请日:2013-10-18
IPC: D04H1/74 , D04H1/724 , B32B5/26 , D04H1/438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5/26 , B32B3/263 , B32B5/022 , B32B2262/02 , B32B2262/06 , B32B2262/10 , B32B2305/22 , D01D5/0985 , D04H1/4291 , D04H1/4382 , D04H1/559 , D04H1/56 , D04H1/724 , D04H1/736 , D04H1/74 , D04H1/76 , D04H11/04 , Y10T428/24612
Abstract: 本发明的起伏状熔喷纤维网,涉及用熔喷方法制造的纤维网,其特征在于,通过使熔喷极细纤维接触具有相互不同的表面速度的收集部而将其收集的方法来制造。本发明的起伏状熔喷纤维网的特征在于,熔喷极细纤维中的一部分到达低速收集部,层叠在横向的层上,形成横纤维层(10),熔喷极细纤维中的另一部分到达表面速度比所述低速收集部的表面速度大的高速收集部,形成弯弯曲曲形状的纵纤维层(20),所述纵纤维层(20)的上端相互缠绕,形成成为纤维网最上部的起伏状的起伏层(30)。
-
公开(公告)号:CN1207667A
公开(公告)日:1999-02-10
申请号:CN96199686.2
申请日:1996-11-15
Applicant: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59/022 , A44B18/0011 , A61F13/627 , B29C59/04 , D04H1/559 , D04H3/14 , D04H11/04 , D04H11/08 , Y10T24/2775 , Y10T428/24008 , Y10T428/24017 , Y10T428/24446 , Y10T428/24826 , Y10T428/24992
Abstract: 本发明的起绉非织造层压环圈材料(10)包括一层附着在一个支撑层(14)上的起绉非织造层(12)。该起绉非织造层(12)例如可以是一种纺粘非织造纤维网或一种短纤维粘合梳理纤维网。所说支撑层(14)可以由能附着或粘合到所说起绉非织造层上的任何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包括泡沫体、塑料薄膜或其他非织造纤维网。起绉非织造层外露的上表面具有低纤维密度和高z轴纤维取向的起绒“环圈”区(16),它们用来容纳并接合从一种挂钩材料中凸出来的挂钩元件。所说起绉非织造层的起绒区(16)被非起绒区隔开,与所说起绒区的纤维密度和z轴纤维取向相比,所说非起绒区的纤维密度相对高些而z轴纤维取向则相对低些。所说非织造层的下表面与所说下支撑层的上表面相互粘合或附着的主要区域是非起绒区(20);另外,在非起绒区之外,所说非织造层与所说支撑层还有一些次要的粘合区域。支撑层(14)保持所说起绉非织造层压材料的结构完整性和所说起绉非织造层的尺寸稳定性。非织造层的起绉结构在使用中还能使构成容纳环圈材料的挂钩的纤维抵抗压缩,由此使得从挂钩材料中凸出来的挂钩元件很容易进入和接合。本发明的起绉非织造环圈层压材料(10)能够用作一种挂钩与环圈扣接系统的环圈材料,例如用在一次性个人护理吸收用品上的扣接系统。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