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7670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711103930.X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北京华福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8F110/06 , C08F2/02 , C08F2/34 , C08F6/28 , C08F255/02 , C08F210/06 , C08F285/00 , C08F210/02 , C08F4/6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02 , C08F2/34 , C08F4/646 , C08F6/28 , C08F110/06 , C08F210/02 , C08F210/06 , C08F255/02 , C08F28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抗冲聚丙烯领域,公开了抗冲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液相丙烯携带聚合催化剂进行丙烯预聚合为含有丙烯预聚物的原料浆液;预聚合温度为40~45℃,预聚合压力为3.2~3.9MPaG,主催化剂为液相丙烯的0.02~0.05重量%;(2)将原料浆液、回收液相丙烯和氢气混为液相聚合原料,然后依次进行丙烯液相均聚和丙烯气相均聚,得到含聚丙烯的产物;(3)将所述含聚丙烯的产物进行分离,将分离出的聚丙烯与乙烯、第二丙烯进行共聚反应,得到抗冲聚丙烯。该方法可以降低抗冲聚丙烯聚合的单位产品能耗和丙烯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867611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504852.2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安徽新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F120/14 , C08F2/02 , C08F2/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120/14 , C08F2/02 , C08F2/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MA单体浇铸聚合法生产有机玻璃的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步骤为预聚处理、浇模、本体聚合、开模、后处理,其中预聚处理中添加了高效润滑剂体系作为整个反应体系的内润滑剂,其本身具有非常低的粘度,同时能改善整个反应体系的流动性,能有效避免凝胶效应和爆聚,降低生产难度,提高有机玻璃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349806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680068102.4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罗门哈斯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4/2647 , C04B24/246 , C04B24/2658 , C08F2/02 , C08F2/38 , C08F120/06 , C08G8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形成可用作超塑化剂或分散剂的高固含量聚合物多元酸或梳形聚合物的有效方法,所述方法包含:在(i)0.01到1重量%的一种或多种水溶性自由基引发剂或氧化还原对和(ii)2到22重量%的一种或多种含氧化磷的化合物存在下,将湿反应混合物加热到80到100℃持续第一时间段,并且然后依次加热到150到250℃的第二温度持续第二时间段,所述湿反应混合物具有80到99重量%的固体含量并且包含15到60重量%的一种或多种烯属不饱和酸或其盐,37到76.99重量%的一种或多种聚醚多元醇、烷基聚醚多元醇、聚醚胺或烷基聚醚,所有重量均以所述湿反应混合物的总重量计。
-
公开(公告)号:CN10654331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1053037.6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联泓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8F110/06 , C08F2/02 , C08K5/134 , C08K5/526 , C08K5/09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110/06 , C08F2400/02 , C08K5/098 , C08K5/1345 , C08K5/526 , C08F2/02 , C08F2500/18 , C08F2500/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丙烯生产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均聚聚丙烯的生产方法。该种均聚聚丙烯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丙烯原料净化供给(;2)丙烯聚合反应;(3)树脂脱气;(4)尾气回收;(5)造粒;(6)风送和包装。采用该方法生产的均聚料,产品性能稳定,丙烯单耗较低1.003左右,转产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04768984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380057901.8
申请日:2013-11-06
Applicant: 博里利斯股份公司
IPC: C08F110/06 , C08J5/18 , H01G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5/18 , B29C55/005 , B29K2023/12 , C08F110/06 , C08J2323/12 , H01G4/18 , C08F2/02 , C08F2/34 , C08F2500/12 , C08F250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双轴取向聚丙烯(BOPP)薄膜、该薄膜的制备方法、以及聚丙烯用于制备该薄膜的用途和包括该薄膜的制品。
-
公开(公告)号:CN104379616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380035409.0
申请日:2013-06-26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220/14 , C08F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02 , C08F22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生产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组合物的方法,其包括使包含原料单体和聚合引发剂的原料混合物通过反应器的供应口提供到完全混合式的反应器中,所述原料单体包含50 wt%或更多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在反应器中进行连续聚合;和从反应器的流出口取出所得到的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提供到反应器中的原料混合物的温度是?50℃至?10℃。通过该方法,可以生产适用于生产高热稳定的和耐热的树脂组合物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组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658725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80000726.8
申请日:2015-06-08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L51/04 , C08L25/14 , C08L77/00 , C08G69/40 , C08F2/44 , C08F2/02 , C08F279/02 , C08L33/04 , C08J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51/04 , C08F2/02 , C08F2/44 , C08F279/02 , C08G69/40 , C08L33/04 , C08L33/12 , C08L33/20 , C08L51/003 , C08L55/02 , C08L77/00 , C08L2201/08 , C08L2205/03 , C08L2205/06 , C08L77/12 , C08L25/12 , C08L2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的树脂组合物、制备该组合物的方法以及由该组合物制造的模制品,所述树脂组合物可以使用在医疗产品和食品储存容器中,具有优异耐化学性和透明性。更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优异耐化学性和透明性的热塑性透明树脂组合物、制备该组合物的方法以及由该组合物制造的模制品,所述树脂组合物包含:(A)接枝共聚物,在该接枝共聚物中,a)共轭二烯橡胶胶乳与b)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化合物或丙烯酸烷基酯化合物、c)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和d)乙烯基氰基化合物接枝共聚;(B)共聚树脂,在该共聚树脂中,i)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化合物或丙烯酸烷基酯化合物、ii)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和iii)乙烯基氰基化合物共聚;以及(C)聚醚-酰胺嵌段共聚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504139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1006236.7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深圳市昌华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8F220/14 , C08F226/10 , C08F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20/14 , C08F2/02 , C08F226/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N-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将甲基丙烯酸甲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与引发剂混合;于50℃至80℃聚合反应10至20小时,获得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N-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物。本发明还公开了使用该方法获得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N-乙烯基吡咯烷酮)无规共聚物,具有50000Da以上的数均分子量。本发明采用无溶剂合成方法简化了制备工艺,操作简单可控;避免了溶剂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产品品质的不利影响;且能够获得数均分子量在50000以上的无规共聚物,有利于在医疗器械及医用材料领域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411730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80034943.X
申请日:2013-06-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可乐丽
Abstract: 一种(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包括:将包含含有80~100质量%甲基丙烯酸甲酯和20~0质量%丙烯酸烷基酯的单体混合物、链转移剂以及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反应原料从两处以上的供给口连续地供给至槽型反应器的工序;在槽型反应器内使所述单体混合物进行本体聚合直至聚合转化率为40~70质量%而得到反应产物的工序;以及将反应产物中的单体混合物除去的工序,槽型反应器的完全混合时间(θM[小时])、槽型反应器内的温度下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半衰期(τ1/2[小时])、槽型反应器的搅拌动力(PV[kW/m3])、槽型反应器中的反应原料的平均停留时间(θ[小时])和反应原料中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浓度(I[ppm])满足θM>τ1/2和PV×θ×I×τ1/2<4。
-
公开(公告)号:CN105218715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753834.4
申请日:2015-11-08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8F120/14 , C08F120/18 , C08F120/32 , C08F112/08 , C08F2/02 , C08F293/00 , C07D33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35/14 , C08F2/02 , C08F112/08 , C08F120/14 , C08F120/18 , C08F120/32 , C08F29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芳香环状硫(氧)杂硫酮及其衍生物与自由基引发剂并用的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使用芳香环状硫酮(C=S-Ph2(X)),X为C,N,O,S(将二个苯环链接)及其衍生物作为引发控制剂,使乙烯基类单体进行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的方法。特点是将C=S-Ph2(X)及其衍生物与AIBN等传统自由基引发剂并用,在加热条件下可获得分子量及分布可控的一端带有休眠基团的聚合物;还可使用所得的聚合物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其他单体制备嵌段共聚物。本发明采用的聚合方法操作工艺简单,单体适用范围广,可应用于本体、溶液、乳液和悬浮等的热聚合等聚合方法中,为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工业化应用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