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94552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305000.0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天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H17/08 , C07B2200/13 , C07H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琥乙红霉素球形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在20~40℃下,配制2.0~4.0g/mL的琥乙红霉素‑四氢呋喃的混合溶液;加入架桥剂,搅拌1~60min;滴加水,持续搅拌至出晶;加入表面活性剂,待水滴加完毕后,维持温度或降温至10~20℃,保持搅拌5~120min,使晶体聚结成紧实球体;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琥乙红霉素球形晶体。其晶体的圆形度0.65~1,粒径范围100~300微米,振实密度高于0.6g/cm3。本发明解决了结晶过程中的成油问题带来的产品粒度差,流动性低,易聚结的缺点;且球形药物产品具有较优的填充性,压缩成形性,可直接进行压片,省去造粒和造粒后的干燥过程,降低工业化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395318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380031642.1
申请日:2013-06-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香港中文大学
IPC: C07D493/08 , A61K31/57 , A61K31/704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45/06 , C07D407/14 , C07H17/08 , C07J71/001 , C07J71/0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多氧孕甾烷化合物及其在制备用于逆转或抑制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药物中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7530365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80028253.7
申请日:2016-03-25
Applicant: 哈佛大学的校长及成员们
IPC: A61K31/70 , A61K31/7042 , A61K31/7056
Abstract: 本文提供用于治疗传染病和炎性病症的式(I)和(I‑N)的大环内酯化合物。本文所述的14‑元酮内酯和14‑、15‑和16‑元氮杂酮内酯包括修饰的糖,其为脱氧糖胺或碳霉糖类似物。还提供使用本发明的大环内酯治疗传染病和炎性病症的药物组合物和方法。本发明还提供通过偶联东半部和西半部制备大环内酯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513087A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610431679.9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刺糖多孢菌发酵液中提取多杀菌素的方法,包括发酵液预处理、过活性炭柱去除大量色素和胶粘性杂质、多杀菌素萃取、反萃取、精滤、析晶、分离及干燥等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预处理采用复合酶来处理刺糖多孢菌的菌丝体,使产生于菌丝体内的多杀菌素释放至发酵液中;同时应用活性炭柱来去除发酵液中含有的大量色素和胶质等杂质,大大有利于多杀菌素产品纯度的提高。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周期短、过程安全、成本低、收率和纯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383132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571232.6
申请日:2017-07-13
Applicant: 江西傲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溶性磷酸替米考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时,将含磷酸根的物质加入到水中溶解,加热到50~70℃,再加入替米考星,溶解,随后用碱性物质调节pH值为5.0~8.0,保温15min~30min,再加入固体吸附剂,搅拌后经过滤、浓缩、干燥,即可;制得的水溶性磷酸替米考星用于防治动物种畜以及宠物的呼吸道感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制备过程中以水为溶媒,避免使用DMF、甲苯、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媒对环境造成污染,制得的水溶性磷酸替米考星制成制剂适口性好,不影响动物采食,用于动物疾病的防控,产品质量均一性和稳定性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188915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588267.0
申请日:2017-07-19
Applicant: 苏州正永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塞拉菌素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在氧化剂和铜配合物催化体系作用下,将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进行氧化反应,得到塞拉菌素中间体,所述塞拉菌素中间体具有式II所示结构;所述氧化剂包括氧气或含有过氧键的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环境友好、生产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制备得到的塞拉菌素中间体的产率可达92.3%,纯度可达95%。
-
公开(公告)号:CN106928294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72442.8
申请日:2017-03-22
Applicant: 上海启雁实业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酮内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方法,所述制备酮内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侧链先与三光气反应生成异氰酸酯;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异氰酸酯与异氰酸酯对接,环合生成噁唑酮化合物;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噁唑酮化合物脱去羟基保护基得到泰利霉素。本发明不使用不稳定的羰基咪唑中间体,避免了具有大环内酯结构的杂质生成,获得了较高的反应收率以及更好产品纯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715452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80002477.0
申请日:2016-06-15
IPC: C07H17/04 , A61K31/7048 , A61P29/00 , A61P11/06 , A61P11/00 , A23L33/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H17/04 , A23L33/105 , A23L33/30 , A23V2002/00 , A61K9/0019 , A61K9/0095 , A61K9/2018 , A61K9/2059 , A61K36/80 , A61K47/02 , A61P11/00 , A61P11/06 , A61P29/00 , A61P37/08 , C07H17/08 , A23V2200/30 , A23V2200/314 , A23V225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的(1aS,1bS,2S,4S,5aR,6S,6aS)‑1a‑(羟甲基)‑4‑甲氧基‑2‑(((2S,3R,5S,6R)‑3,4,5‑三羟基‑6‑(羟甲基)四氢‑2H‑吡喃‑2‑基)氧基)八氢环氧乙烯并[2',3':4,5]环戊二烯并[1,2‑c]吡喃‑6‑基‑4‑羟基苯甲酸酯(KS‑513)、其异构体、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用于预防或治疗变应性疾病、炎性疾病、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包含该化合物、其异构体、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作为活性成分的组合物及它们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663255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02385.5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宁夏泰益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阿维菌素B1a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为:首先将阿维菌素发酵液采用微滤膜过滤,得到富含阿维菌素的膜浆,然后将该膜浆用复合溶媒浸提,所得浸提液浓缩后再经氧化铝层析柱吸附、丁醇解析,收集B1段解析液,经脱色过滤、一次结晶,得到阿维菌素B1粗品,再经乙酸乙酯重结晶即可得到阿维菌素B1a含量较高的成品。本发明采用微滤膜+复合溶媒浸提,结合氧化铝层析柱‑丁醇解析工艺的方式进行阿维菌素提取,可有效提高阿维菌素收率及产品质量,且工艺简单,溶媒损耗少,易回收,安全性高,同时可降低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6191155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510253481.1
申请日:2015-05-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IPC: C12P17/08 , C12N15/113 , C12N1/21 , C12R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70 , C07H17/08 , C12N9/1288 , C12N15/09 , C12N15/113 , C12N2320/12 , C12N2330/31 , C12N2330/50 , C12P17/08 , C12P19/62 , C12Q1/18 , C12R1/4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大肠杆菌异源合成聚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和用途。通过来弱化宿主菌中sucC、talB等72个基因的表达,显著提高大肠杆菌异源合成聚酮类化合物的产量,最高产量提高率可达到60%以上。红霉素是目前聚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研究最为清楚的模式化合物,本发明的生产菌株能够实现发酵过程中红霉素前体6-脱氧红霉内酯(6-dEB)的大量积累,为大肠杆菌异源合成红霉素的工业生产奠定基础。
-
-
-
-
-
-
-
-
-